-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 共70题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探月卫星,12月6日17时47分卫星顺利进入环月轨道。已知地球半径为R1,月球半径为R2,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该卫星在地球、月球表面的重力分别为G1、G2则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一行星绕恒星作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动周期为T,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则恒星的质量为 ,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
正确答案
,
解析
略
知识点
2013年12月2日,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顺利升空。如图所示,A处为绕月轨道上运动的空间站,有一关闭动力的航天飞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向月球靠近,并与空间站在B处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引力常量G,被称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若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地球的半径R、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周期T,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则关于地球质量M,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如下图所示,“嫦娥三号”的环月轨道可近似看成是圆轨道,观察“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上的运动,发现每经过时间t通过的弧长为l,该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θ弧度,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月球的质量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卫星电话在抢险救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第一代、第二代海事卫星只使用静止轨道卫星,不能覆盖地球上的高纬度地区,第三代海事卫星采用同步和中轨道卫星结合的方案,它由4颗同步卫星与12颗中轨道卫星构成,中轨道卫星高度为10354km,分布在几个轨道平面上(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在这个高度上,卫星沿轨道旋转一周的时间为四分之一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由题意知,中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42400 km),所以,其线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选项B正确;中轨道卫星的周期T1=6 h,其经过地面某点的正上方的一天后,仍在该点,选项C正确;选项D中,中轨道卫星需经过t=(+nT1),T1=6 h,n=0,1,2,3,…,同步卫星需经过t′=(
+nT2)。T2=24 h,n=0,1,2,3,…二者再次在同一直线上,显然t′≠t,选项D错误。
知识点
为了探测月球背面的地貌特征,发射月球轨道勘测器是最理想的选择。勘测器沿近月轨道运行的速度为v、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通过,计算可以获得下列哪些有关月球的物理量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已成为我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2014年2月再次刷新我国深空探测最远距离纪录,超过7000万公里。嫦娥二号是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它先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为T.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已知一颗人造卫星在某行星表面上空做匀速圆周运动,经时间t,卫星的行程为s,它与行星中心的连线扫过的角度为θ(rad),那么,卫星的环绕周期为______,该行星的质量为_________ 。(设万有引力恒量为G)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我国“玉兔号”月球车被顺利送抵月球表面,并发回大量图片和信息。若该月球车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G1,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为G2。已知地球半径为R1,月球半径为R2,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