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共75题
16.向自己主动“开炮”,相互批评充满“辣味”,对待批评诚恳“认账”……党内民主生活会的开展有利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7.中央强调依法治国先要依法治党。依法治党,就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和党的法规来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通过党的各项具体制度来保证国家的宪法和党章成为党组织和党员的最高行为准则。要做到依法治党( )
①党员干部要自觉带头遵守法律法规
②国家应把党的各项制度逐步上升为法律
③政协作为参政党应该提高民主监督能力
④中国共产党要持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6.2014年l2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澳门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典范,自回归祖国之后,经济迅速增长,社会更加繁荣。澳门取得今天成就的主要原因有( )
①分享伟大祖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红利
②坚持一国两制、澳人治澳、民族自治的方针
③严格遵守澳门特区立法会制定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④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与保持澳门稳定相结合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5.地处中部的安徽不甘中游。某校高三(1)班举行了“中国梦·安徽崛起”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
发展民营经济,激发安徽发展活力
甲同学:2013年2月25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下表是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的部分数据。
安徽省民营经济同江浙发达省份比较(2011年)
注:2012年安徽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9618亿元,但民营经济总量仅相当于江苏的1/5,浙江的1/3,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
(1)结合表格反映的信息,说明安徽省重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经济学依据。
目标既定,安徽坚定前行
乙同学: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三个强省”争上游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安徽地方政府研究本地特色,寻求最优最美发展路径,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城市发展战略在唱响。2012年安徽共有2939万适龄公民履行了植树义务,携手共建美丽家园。
(2)结合乙同学的发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安徽应当怎样坚定前行。
正确答案
(1)
①我省民营经济不断发展,但同江苏浙江相比,在规模总量、产业层次、发展质量等方面均存在差距,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生产满足人民需要、吸纳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和国家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提高我省综合经济实力。
③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激发安徽发展活力。
(2)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省各级党组织应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方式,带领安徽人民坚定前行。
②各级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积极履行职能,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寻求最优最美发展路径。
③公民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共建美丽家园。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7.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如果一个国家出现动乱,那并非因为他们贫穷,而是因为他们想致富。”此为著名的“亨廷顿悖论”。我国要走出这一悖论,从政治体制改革的角度看必须( )
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化选举和监督机制
②建立一个强硬的政府,规范责任和决策机制
③完善党的领导方式,科学执政,依法行政
④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热情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实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4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立法机关、人民政协和公民应如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正确答案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使立法权,在法律的制定上,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保障和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中国共产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立法,坚持依法执政,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其职能,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人民政协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对立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④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和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参与立法决策,推进立法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解析
略
知识点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高效的()、严密的()、有力的(),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14.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材料二 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的道理。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包含的哲学道理。
正确答案
(1)宪法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才能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党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进行法治理论创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目的,总结成功的法治经验,围绕实践推进法治理论创新,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
解析
第(1)问是分析说明型试题,“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强调了党的领导地位,要做到依法执政;
第(2)问是体现类试题,注意限定的知识是“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包括唯物论、认识论两个方面的内容,不能遗漏任何一方面。
知识点
26.从党的十八大至今,短短几年时间,中纪委交出了震惊中外的反腐“成绩单”。数十万人被处分,数百名厅官被查处,百名高官落马,一长串名单透射着中央反腐的决心和力度。反腐败从根本上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