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 共36题
19.(1)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 cm.
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89.2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甲中秒表所示,则: 该单摆的摆长为__________cm,秒表所示读数为______s。
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乙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____.
(2)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要测量一个标有“3V 1.5W”的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现有如下器材:
①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选用 ( )(填 “D” 或 “E ” )
②某同学用导线a、b、c、d、e、f、g和h连接的电路如下图所示,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是完好的,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小灯泡不亮,则可确定断路的导线是( );若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小灯泡亮,则断路的导线是( );若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示数不能调为零,则断路的导线是 ( )。
③下表中的各组数据是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作出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④如图所示,将两个这样的灯泡并联后再与5Ω的定值电阻R0串联,接在电压恒定为4V的电路上,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 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9.(1)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由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得到。只要测量出多组单摆摆长l和运动周期T,作出T2 -l图象,就可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理论上T2 -l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直线。某同学在实验中,用一个直径为d的带孔实心钢球作为摆球,多次改变悬点到摆球顶部的距离l0,分别测出摆球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后,作出T2-l图象,如图所示.
①在某次实验中,用秒表测出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如图所示,则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___s.
②造成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甲同学选择了合理的实验装置后,测量出几组不同摆长l和周期T的数值,画出如图T2—l图象中的实线OM,并算出图线的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2)乙同学也进行了与甲同学同样的实验,但实验后他测量摆长时忘了加上摆球的半径,则该同学做出的T2—l图象应为( )。
A.虚线①,不平行OM
B.虚线②,平行OM
C.虚线③,平行OM
D.虚线④,不平行OM
正确答案
解析
知识点
22.如图所示,某同学采用双线摆和光电计数器测量重力加速度。设每根悬线长l,两悬点间相距s,金属小球半径为r,AB为光电计数器。现将小球垂直于纸面向外拉动,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较小的角度并由静止释放,同时启动光电计数器。当小球第一次经过图中虚线(光束)位置O时,由A射向B的光束被挡住,计数器计数一次,显示为“I”,同时由零开始计时,而后每当小球经过O点时,计数器都要计数一次。当计数器上显示的计数刚好为n时,计时时间为t。
(1)若双线摆的周期为T和等效摆长为L,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其中等效摆长L为( )。
(2)使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球直径如图甲所示,则测得摆球的直径D=( )×10-3m,
(3)当计数器上显示的计数次数刚好为“85”时,按停秒表。秒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测得双线摆的周期T=( )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2. 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0585m,用如图甲所示的游标卡尺(标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测摆球直径,用如图乙所示的秒表记录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由图甲读出摆球直径为_____________m,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__ S
(2)若测得摆球直径为d,摆线长为l,周期为T,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g=______
正确答案
(1) (2)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