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1906年2月17日,《大公报》报道:“本月二十三日(阴历,阳历为16日)为电车初次开车卖票……该电车往来次数甚密,搭客甚多,道旁观者如堵。” 这一新闻发生于( )
10.“华人铁路华人修,不可外人来资助。民间股本集多年,竭尽脂膏为何故……英、美、法,四面低头求外处。各洋何肯复相资,瓜分主义公然眼.未知政府是何心,令智昏终不悟。”这首《修铁路歌》抨击的“政府”应是( )
9. 杨绛(1911—2016)在晚年曾忆起她在8岁那年的5月4日的经历:她看着穿长袍的学生们,举着小旗子喊着口号,一队队走过去。旗子上除了有“抵制日货”,还有“恋爱自由”。下列历史场景的叙述应会在当时出现的是( )
12.在20世纪50年代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各国代表服饰各异。“一样是穆斯林,土耳其人的帽子是红的,印度尼西亚人的帽子是黑的,埃及人的帽子是白边红心的。一样是穿着高领的制服,扣子少而比较短的是中国人,扣子多而长到膝盖的是印度人”。中国代表在这一会议上( )
20.对下表所示世界人口变化状况分析的选项正确的是( )
①各大洲的人口数量处于持续增长状态
②世界大战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口增长
③欧洲人和具有欧洲血统的人增长最迅速
④美洲作物传播是促进人口增长的原因之一
19.“牛顿的宇宙理论如此完善和令人信服,以至于它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科学领域。他的成功让人们感到,理性分析对人类行为和制度同样有效。从苏格兰到西西里,从费城到莫斯科,欧洲和美洲的思想家雄心勃勃地展开了对人类思想的改造,他们期望用理性思想改变整个世界。”上述材料主要表达的观点是( )
18.“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此时,珍惜的倒还是尘世生活了。从前,贫穷备受尊敬……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过去,人们向来爱慕的是一种苦思冥想或沉思隐居的生活。此时……人类的整个光荣在于活动。诚然,同一个人经常有着两种观念。”这一情形所出现的时代应是( )
21.马克思在1872年曾说:“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砚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28.【加试题】1756年,多年不到浙江贸易的英国商船迭连北上宁波,引起乾隆疑虑:“顾向来洋船进口,俱由广东之澳门等处,其至浙江之宁波者甚少。……近年乃多有专为贸易而至者。将来熟悉此路,进口船只不免日增,是又成一市集之所。在国家绥远通商,宁波原与澳门无异,但于此复多一市场,恐积久留居内地者益众。海滨要地,殊非防微杜渐之道。”这说明当时( )
27.【加试题】汉代以后,中国在财产继承方面长、幼、嫡、庶之别已趋淡化。《大清律例》中与此相关的条文说:“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会导致( )
胡适和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载《新青年》第5卷第l号(1918年)
3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突出贡献。1995年,三联书店出版了胡适学生罗尔纲晚年写的回忆录《胡适琐记》,该书关于1930年胡适从上海迁居北平的叙述,与胡适日记有较大出入。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你认为谁的记录更可靠?请说明理由。(5分)
3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陈独秀的思想观点,并对其思想观点作出简要评价。(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今天从事很多目的在于在各国间创造持久的和平关系的国际活动。我们一直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大量援助,帮助这些国家维护国家完整,反对外来压力。但是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最重要的努力是支持重建世界经济,我们正在设法恢复受战争毁坏的世界贸易体制和医治许多国家发生的经济瘫痪。我认为最最重要的是,国会应核准于1948年4月l日至1952年6月30日期间对欧洲复兴计划的支持。
——据杜鲁门《国情咨文》(1948年1月7日)整理
材料二 1958年当选法国总统的戴高乐毅然抛弃法德宿怨,1963年1月22日,双方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1964年1月,又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3月,戴高乐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10月北约理事会被赶出法国。翌年3月,一切外国驻法部队均被赶出法国。
——摘编自余伟民《世界当代史》
3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复兴计划”的首倡者并评价这一计划。请另列举美国为支持战后重建世界经济所采取的两项措施。(5分)
34.概述材料二法国在外交土挑战美国的措施,并分析其产生的国际影响。(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成祖朱棣事迹简表
材料二 明清故宫平面示意图(局部)
35.依据材料一分析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3分)
36. 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故宫的布局特色,分析军机处选址在图中所示位置的主要因素。(7分)
【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吉萨金字塔群中的三大金字塔俯瞰示意图
材料二 1798年,拿破仑率领庞大的舰队进军埃及,除士兵外,随行的还有来自法兰西学院的天文学家、矿物学家、画家等200余人。进入埃及后,这些科学家、艺术家近乎贪婪地搜集任何可以看到的东西,不断观察、测量、研究。虽然拿破仑远征埃及在军事上以失败告终,但却打开了人类研究埃及文明的豁口。自此以后,国际上各个学科考察埃及、揭秘埃及的研究就没有停息。
——摘编自《失落的文明:远古文明发现之旅》
37.写出材料一中数字2对应的金字塔的名称,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三大金字塔的布局特色。(4分)
38.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的背景。你如何看待拿破仑远征“打开了人类研究埃及文明的豁口”这一观点?(6分)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