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 长沙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 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7.2015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要求广大县委书记,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和班子的带头人。这一要求有利于( )

①为改革提供强大的理论指导 ②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赋予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 ④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9.2015年7月,《捉妖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票房最高的影片。电影中大小妖怪的形象都取材于中国古代奇书《山海经》,电影中的故事灵感来源于《聊斋》中的《宅妖》。影片找到了当代观众的审美习惯、心理诉求的共鸣点,赢得众多观众的自发追捧。这说明( )

①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文化创作应面向市场、面向大众

③文化创作要充分利用文化的多样性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下列图示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5.现代流通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血脉,它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消费,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重大。但是,我国流通行业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流通速度慢、成本高、模式陈旧、信用危机、管理监督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可见,发展好现代流通业( )

①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发展质量和运行效率 ②有利于发挥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决定作用

③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④需要企业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依法诚信经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6.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许多新的农村社区不断形成,但是这些社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却没有跟上,城乡公共服务布局不平衡,村民自治机制和法律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

①可以保证村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能消除户籍居民和非户籍居民的差别

③有利于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 ④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8.如今,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70年。人类是否能在如此长的时间内避免世界范围的战争,实属不易。但是,局部战争与地区冲突,始终不断,维护和平仍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且艰巨的任务。这说明维护世界和平( )

①是人类社会而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②是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

③需要削弱大国力量,促进各国政治、经济同步发展

④需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0.近期接二连三发生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表明,安全发展理念更多要用实践来说话、靠实践来检验、用行动来牢固树立。灾难和事故是最无情的验收者,它们从来不看你说得有多频繁、态度有多坚决,唯一看的就是你有没有照着做、在多大程度上做了。材料体现的认识论观点有( )

①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1.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2.为美德点赞,向模范学习。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启动以来,各地群众踊跃参与,越来越多的典型人物推选出来,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的一盏盏明灯。材料表明( )

A道德模范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B道德模范的精神贡献大于物质贡献

C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坚定力量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6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建设海绵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城市建设领域内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举措。回答3—4题。

3.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存储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说明( )

①人与自然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建设海绵城市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②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人能够凌驾于自然界之上

③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

④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人与自然总是和谐相处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海绵城市的建设,必然拉动经济增长,从规划、设计、施工、软件模型开发,到带动其附属产品的制造、材料的更新和日常的运营维护等,能够促进多产业共同发展。预计未来海绵城市的建设规模可达万亿元。这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

A促进产业发展应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

B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C产业发展市场是建设的支撑和基础

D城市建设离不开各产业的共同发展

分值: 8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強国之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大国、区位、人口红利以及要素成本低廉等优势,大力承接国标产业转移,拓展国际市场,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增加率只有26.5%,远低于发达国家35%-40%的水平;我国制造业单位增加值是日本的9倍、德国的6倍、美国的4倍;80%以上的高端技术仍依靠从国外进口。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但多数产品还处于中低档。

材料二 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新意轮工业革命,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面临重大调整,许多国家纷纷提出制造业强国战略,我国也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未来制造业发展的目标、重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材料三 Q市以发展制造业为主,经济发达。但近年来当地企业大都遇到了巨大挑战和转型压力。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该市政府进行了大胆改革:一是着力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清理核准、备案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二是加大研发和技改的资金投入,“力挺撑腰”。如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税收减免、抵扣,对核心研发团队进行激励等。三是设立创新项目,搭建产学研平台,“筑巢引凤”。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型企业孵化器,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更大程度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13.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6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经济意义。(8分)

14.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Q市政府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的作用。(12分)

分值: 2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5.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互联网上为什么会出现抹黑英雄的现现象。(10分)

16.运用唯物史观知识,说明社会各界广泛开展“捍卫英雄”活动的正确性。(12分)

17.为英雄正名需要公众的参与,假如让你写一篇为英雄正名的心得,请你拟出文章的标题,并从文化或哲学角度给出核心观点。(4分)

分值: 2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 上一题
  • 1/12
  • 下一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