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和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
① 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
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3.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
改都城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4.下列各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6.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
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制致富强国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戎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7.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综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
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
读图,途径该区域的洋流(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图中所示山地(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该山地位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
读图,英国(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6.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该游牧活动(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2. 巴黎著名的协和广场曾几度闻名,见证了法国革命的曲折历史。1973年时它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改名为“协和广场”,1826年又改名为“路易十六广场”,1930年最终定名为“协和广场”。将这些名称与下列历史时期相对应,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②七月王朝时期
③ 雅各宾派专政时期
④督政府时期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3.图7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欧洲部分地区示意图。
下列各项历史事件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8.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9.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
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
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0.图5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读图,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1.图5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读图,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 )
图5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7.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4.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
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
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5. 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 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品 ( )
① 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
② 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
③ 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④ 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6.随着国际和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7.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 )
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化方法
②把握了矛盾之次方面的辩证统一
③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某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探究,甲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关于推动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发挥宗教团体在赈灾救济中的社会功能》、《论农村信教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新时期爱国宗教人士的培养研究》。据此推断,甲组的研究主题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某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如图9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4. 近年来,西藏青稞酒、山西老陈醋、新疆沙棘汁等各地名优土特产纷纷出现在北京的“商品大集”上,广受市民青睐。一系列“商品大集”的举办有利于( )
① 提升北京居民的消费结构
② 加快生产要素向北京聚集
③ 满足北京居民的消费需求
④ 推动商品的跨地区流通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9. 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规民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 、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下列内容能够纳入村规民约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8.图8漫画中人的困境启示我们,实现人生目标要(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 某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探究,乙组同学就所学《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内容,拟出以下命题准备展开研究,其中不成立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 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开辟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直通车”、“人民来访接室”、“政法民生热线”等民意渠道,对收集的民意进行分析,做到“警务跟着社情民意走、警力围着群众工作转”。这些做法强调 ( )
①坚持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
②重视代表提案,维护群众权益
③促进信息公开,审慎行使权力
④加强公民参与,主动接受监督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0.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5.经济波动的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政府可采取的措施也有所不同。下表中正确的选项是( )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7.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材料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
材料二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元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荀子》)
(1) 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所谓的“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苏通州,它们均与运河关系密切。但在近代以后,随着运河漕运的停止,北通州及运河沿线大多城市衰落,南通州却未停止发展的脚步。
1898年南通州大生纱厂创办,并获得20年方圆百里内独办企业的特权,税收负担减轻。此后建立的天生港承担了航运功能。到20世纪2-年代大生资本集团形成,包括棉花种植、碾米、造船、纺织机器制造、发电等企业及银行。其间,南通还创办了师范、农科、商业、织等学校,兴建了博物苑、剧院、公园等公共设施。
(2)阅读材料三和图11,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南通经济发展的原因。
材料四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 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期间,任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的干预了各州的权利。1935年全国范围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3)结合所学,从美国政治权利分配角度,对材料四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水与人类文明进步” 关键词表
(4)阅读上表,从“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正确答案
(1)思想:材料一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材料二体现出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铁骑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井田制瓦解,各国纷纷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从而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分封制。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促成了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局面。
(2)原因:南通依托江海,毗邻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经济发展。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和实践活动,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清政府予以政策扶持,使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相对完善,有利于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3)解读:材料表明,最初由于美国宪法没有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导致总统两次否决国会提出的议案。1823年最高法院法官对宪法相关条例的解释,解决了联邦政府可以治理河流的法律问题,但是仍然没有理顺联邦和地方在治理河流方面的权力关系,所以国会仍限于长期争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客观上要求联邦政府更多干预地方经济事务;罗斯福新政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这一切为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创造了条件。
以上内容表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权力制衡一方面表现为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立。另一方面表现为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割。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某些方面,联邦政府的权力有扩大趋势。
(4)示例
主题:水与社会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筒车、税利织布机、第聂伯河水电站
添加的关键词:漕渠
简要阐释:中国古代,修建漕渠,使用筒车灌溉农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水力织布机等,解放了劳动力,工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电力成为社会经济与生活的重要能源。第聂伯河水电站是水力发电的代表之一。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1.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欧洲中世界和中国地图的功用。说明两种地图所反映的社会思想背景。
正确答案
功用:欧洲中世纪地图主要用于宗教宣传;中国古代地图主要用于世俗事务。
背景:欧洲中世纪地图反映出当时基督教神权思想居于社会统治地位;中国古代地图反映出中国中心论的思想。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6.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图10
(1) 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2) 简述途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3) 比较图10(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
(4) 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5) 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产生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正确答案
(1)平原: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
山地和高原: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
(2)在滦河河口附近,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3)河道变窄,分叉减少。
主要由于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自滦河向流域外引水,滦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河流流量减少,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鱼塘。
(4)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集聚;促进当地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
(5)制约因素:降水偏少,水资源短缺,多旱涝、寒潮、冰雹、风沙、病虫害、土壤盐碱化等;
应对措施: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护林体系;增加农业技术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培育和种植优良作物品种。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0.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如图为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据图回答第(1)、(2)题。
(1)简述规划绿地的分布特点。
(2)阐述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原理。
正确答案
(1)城市中心为片状分布,边缘呈网状分布(环状分布,沿主干道呈楔形或条带状或放射状分布)。
(2)吸附飘(浮)尘,吸收污染气体,释放氧气。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3.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地图形式——数字地图,据下图,回答第(1)题
(1)与纸质地图相比,概括数字地图功能方面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增加了交互功能;信息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强,数据更新快,信息共享好。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8.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对外开放阶段的重大举措。
图12 1985-2010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1)读图12,描述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在各个阶段变化的基本特点,并说明加快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2)评析斯密关于分工的观点,并据此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截止2011年底,我国直接投资企业已达1.8万多家,遍及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对外投资审批环节多,对东道国政治、公共安全和社会民生等信息掌握不够,有的对外投资企业环保责任意思淡薄,个别国家对中国企业的到来怀有疑虑,有的国家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影响到我国企业人员和资产安全……
(3)结合材料,针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内遇到的问题,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4)运用《文化生活》中相关知识,淡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
正确答案
(1)第一阶段,我国开始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很少。第二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对外直接投资略有增加。第三阶段,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均快速增长。
对外直接投资是“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可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与各国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斯密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市场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斯密正确认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但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分工,有利于扩大市场规模,促进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3) ①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加强公共服务,减少企业对外投资的审批环节,提供海外市场环境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加强市场监管,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承担保护我国公民生命安全、企业和个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职能。②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与东道国的交往与合作,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缔结合作条约,便于企业更好地在当地开展投资和经营。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正当的国家利益,鼓励企业开展有利于改善当地民生的项目合作,实现共赢。(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9.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1)20世纪上半叶,孙中山和甘地分别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经济主张。请比较两者经济思想的异同。
(2)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试举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实例,并用《文化生活》中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相关知识加以简要说明。
正确答案
(1)相同点:两者都反对西方殖民掠夺,主体本民族的经济独立。
不同点:孙中山希望实现国家现代化;甘地则希望回归传统经济生活。孙中山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甘地则主张发展传统手工业。孙中山有比较系统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方案——《实业计划》;甘地发展经济的方案稍显简略。
(2)实例(略)。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2.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1)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正确答案
(1)世界地图的绘制历史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世界地图的精确绘制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日益精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否与地理实际相符合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绘制世界地图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践需要。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