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国古代有一朝代在社会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如“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该朝代的“新气象”还有( )
6.朱熹主张“天地之间,理一而已”,并强调“物格知至”,可与圣人比肩。王守仁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张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
9.中国近代有维新人士提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后人评他“立论锋利,条例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漓,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他是( )
11.阅读下表,导致“工矿企业状况”出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表(部分)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③国人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提倡国货运动
④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19.有政治家说:“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们早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在世界近代史上符合上述“政体”特点的典型国家是( )
18.16世纪伊始,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使美洲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锐减;小麦、马匹、牛等从欧洲来到了美洲;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①给美洲人民带来重大灾难 ②推动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③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
23.罗斯福新政第一阶段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以下国会通过的法律中,体现这一阶段特点的有( )
①《紧急银行法》②《全国劳工关系法》
③《工业复兴法》④《公平劳动标准法》
25.G20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上旬在中国杭州举行。作为国际合作论坛,G20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为主要运行形式,没有常设秘书处,主席采取轮换制。与G20运作方式相类似的国际经济组织是( )
29.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据此推断,孙中山认为( )
27.恩格斯在评价某文学作品时指出:它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历史;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下列关于这一作品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罪恶现象 ②再现了大革命时期的法国社会
③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 ④体现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卓越成就
材料一 曾经身为抗英主帅的林则徐对中英武装力量作了这样的对比:“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二)
材料二 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观之……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自其官工商贾章程明备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其民……德慧术知较而论之,又为吾民所必不及。
——严复《国强》(1895年)
31.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林则徐在“睁眼看世界”方面的主要史实。
32.阅读材料二,指出严复对西方认识的发展之处。结合时代背景,列举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对西方认识深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了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之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和地区性力量亦趁势蜂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33.请给材料一命制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出材料一中A、B处两个城市的名称。
34.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人类历史上的文化先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个论断:①“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追求知识被看作最高尚的活动,体现了古希腊爱智慧的传统;②“人是理性的动物”,人以理智为主宰,理智的生命就是最高的幸福;③“人是政治动物”,侧重从社会政治的角度对人进行考察,人只有结合在城邦和国家之中,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王善超《论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
35.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思想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得到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36.言行一致是许多文化先哲的优秀品质。阅读材料二,请您选择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的一个论断并结合他的生平事迹扼要予以展开说明。
明清时期,中国商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遥票号日升昌名扬九州,享誉全球……首开中国票号业先河,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乡下鼻祖”,使全国性的货币流通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促进了清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王夷典《日升昌票号》
材料二 明清时期城市商业组织上有新的变化。唐宋的飞钱、便换,至此形成票号、钱庄。行、团等行业组织发展成会馆、公所。这种行会性组织对本组织之外新设店铺有严格的限制——需有人作保,交纳很多的银两作公费,并宴请同业,否则不准设店营业,对内控制也较强,规定了行规,违反行规者开会议罚,对外争议由本行“董事”出面交涉。所有这些特点都标志着城市商业已发展到一个更高更新的水平。
——摘编自吴慧《中国古代商业》
37.根据材料一,请您用一句话概括“日升昌票号”的历史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创立的背景。
38.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城市商业“新的变化”。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