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真题 文综 (天津卷)
精品
|
前去估分
单选题 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4分,共1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3.读图3,回答第3题。

图3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岩层具有典型的层理结构,应为沉积岩;岩层多向一个方向倾斜,应该为内力挤压导致的褶皱构造,结合选项,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内力作用的有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岩石及山脉的成因,岩石按照其形成原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中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且可能含有化石。山地按照其成因可以分为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其中褶皱山是因岩层受到挤压形成的。结合图中信息,找出对应的岩石特征即可。

易错点

学生对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特点不了解,容易错选。其中断块山具有明显的断层存在、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5.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图4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运输

B劳动力成本

C技术水平

D距市场远近

正确答案

B

解析

河南、江西等地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东南沿海地区较落后,工资水平较低,且劳动力充足,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转移至河南、江西等地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结合选项,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考查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产业布局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工资水平高,纺织服装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转移到劳动力丰富廉价的地区。

易错点

学生对产业转移的原因不了解;不清楚影响纺织服装业布局的主导因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6.我国A市某中学(图5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正确答案

C

解析

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最短时,应该是当地12:00的时候,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4:08,则根据地方时原理和计算方法可得:当地的经度为:120°-(14:08-12:00)×15°/h=88°E,天津市经度为117°E,则该地位于天津市以西,排除A、B;A市冬至日昼长=(14:08-10:00)×2=8小时16分,天津市一年中昼长最短时(冬至日)大于9小时,根据冬至日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可知,A市的纬度较天津(39°N)靠北。因此,A市位于天津市西北。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卷为天津卷,天津考生在判断出A市位于天津市的西方后,可以通过直接经验,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规律,判断该地位于天津的北方。

易错点

不清楚时间的计算方法,不能将时间差转换为经度差,不能通过昼长判断纬度高低。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8.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7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乙地浮尘天气是由甲地沙源地经高空气流吹拂到乙地上空,通过下沉气流形成浮沉的,并非上升气流,结合选项,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热量环流的有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设问简单,只需仔细读题,将选项描述信息与图片对比分析即可。

易错点

学生会出现审题不清,题干要求选择不符合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选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读图回答1—2题。

盘山从山顶至山脚分上、中、下三盘,夏季常出现“三盘暮雨”的现象。图1中受“三盘暮雨”影响最明显的自然景观是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盘山的上盘是奇松景观,中盘是怪石景观,下盘是飞瀑景观。而“三盘暮雨”即为夏季多降水天气,应该对下盘飞瀑影响最明显。结合选项,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观赏,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盘山的上盘以松取胜,中盘以石取胜,下盘以水取胜。在黄昏暮霭、烟雾朦胧之时皆被云气笼罩,身处山中可见“似晴非晴、不雨是雨”之象。此时“山中云气郁勃弥漫,浩浩如雪海峰峦,水汽较多,容易形成降水,雨水下泄,在下盘地区汇聚成河,形成下盘飞瀑景观。

易错点

夏季常出现“三盘暮雨”的现象,学生认为下雨天气,大气透明度低,不能见到挂月景观,忽略其中秋挂月的特殊时间,易错选成D。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2.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读图回答1—2题。

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图2所示)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的扩展

B河流的改道

C人口的迁移

D文化的融合

正确答案

A

解析

天津凡带“沽”字的村镇地名,几乎都坐落在海河水系地区,近些年来,随着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化不断稳步推进,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很多原来的村落集中连片,范围不断扩大,距离原来河流也越来越远,因此再称之为“沽”已经名不符实,导致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难以寻觅,故本题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图中“沽”村落大多分布在天津市区内,受城市化的影响,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使原有的农村用地转变成城市用地,导致村落难以寻迹。

易错点

图中“沽”的村落都分布在海河沿岸,受此影响,部分学生会错选成B选项。图中河流为海河,并未出现改道。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4.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图4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据图4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 )

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

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京津沪地区经济发达,而纺织服装产业在京津沪地区产业份额下降,应该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结果,纺织服装产业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低,结合选项,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有关知识,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应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分析。由于区域产业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再根据选项信息,对比分析即可。

易错点

福建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利,有利于服装产品出口,是其份额增长快的主要原因,B错误;苏浙本地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其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是由于这里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C错误;新疆是我国的重要棉花产地,其产业份额历年较低与原料短缺无关,D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7.我国A市某中学(图5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排球场位于篮球场的北方,旗杆位于球场的西方,当日落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说明日落方位由西南方向西北方移动,即直射点由南半球移动到了北半球(过赤道),期间经过春分日,结合选项,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除极地地区外,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除极地地区外,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日落方位从西南转向西北,说明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移动到北半球,经过春分日。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不能将影子的朝向转换为太阳方位。不清楚日出和日落方位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0.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0题。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8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8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海洋表面增温速度加快,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但不是加速上升,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故本题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全球变暖的有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地球表明温度减缓,火山喷发频率增加,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再结合选项信息,判断出海平面变化曲线高于0,说明海平面仍在上升。

易错点

学生对选项信息判读错误,错选成C选项。读图可知,火山喷发频率增加,但海平面并非成像加速上升。容易受加速和减速上升的误导。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在2016年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针对较为普遍的人户分离现象,深圳实行了本市户籍选民可以自由选择在户籍地、工作地和居住地登记的办法,并通过网络实施选民资格转移,方便选民就近登记。这一做法(     )

A扩大了选民直接选举的范围

B确保了选举结果体现每个公民的意愿

C保障了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D发挥了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是以2016年县乡两级的人大换届选举为背景材料。在我国,乡级以下实行直接选举,而县级则实行的是间接选举,所以AB的说法错误,选项体现的是大多数人的意愿,D的说法与材料不符合。所以本题选C。

考查方向

民主选举

解题思路

本题难度适中,根据“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结合政治生活中的民主选举的方式,以及各个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从而可以推出正确选项C。

易错点

混淆民主选举方式的适用范围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中国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议。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这表明(      )

①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②中国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新的法理依据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试题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背景材料,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世界范围的认同”,可知,③④的说法是正确的,而①②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本题选D。

考查方向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解题思路

本题难度适中,根据“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结合政治生活中的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理论,从而可以推出正确选项D。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1.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1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

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正确答案

D

解析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活动层厚度变大,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春耕播种的时间提前,永冻土层上界下降,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结合选项,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答地理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先根据图中信息,理解冻土结构。再根据全球变暖,根据选项信息判读即可。

易错点

对图中信息判断错误,不能结合全球变暖的现状,正确判断各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2.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换挡提速,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氛围更加浓厚,行政审批加快了,执法扰民现象也在减少,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这表明法治政府建设有利于(         )

①提高政府的权威

②保障公民各种利益诉求

③提升公民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

④提高政府的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十八大以来法治政府的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法治政府建设的意义,②③表述错误,①④是从政府的角度来回答,所以正确,选择D。

考查方向

法治政府

解题思路

本题难度适中,根据“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换挡提速,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氛围更加浓厚,结合政治生活中的政府相关理论,从而可以推出正确选项D。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5.随着我国银行卡用卡环境的持续改善,在线支付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和使用。对银行卡用户而言,这不仅方便了国内的日常消费,也满足了境外消费的支付需求。这里的银行卡在线支付(       )

A体现了货币价值尺度职能

B规避了汇率波动的风险

C体现了货币流通手段职能

D增强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银行卡在线支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银行卡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且货币充当的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这体现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而不是价值尺度的职

能。B 的说法是错误的,D的说法也不妥。所以,本题选C。

考查方向

货币职能

解题思路

本题难度适中,根据“在线支付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和使用”,“方便了国内的日常消费,也满足了境外消费的支付需求”。结合必修一所学的货币理论,从而可以推出正确选项C。

易错点

混淆货币职能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4.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三年来,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走出了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道路。从下表可以看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

①推动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有序疏解

②促进了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的扩大

③使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得到根本改善

④有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是图表题,需要我们学会审题,很看具体年份PM2.5的平均浓度、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对比,纵看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状况的对比,①的说法从集中无法看出,PM2.5平均浓度。京津冀地区,从2013年到2016年,三地是呈现下降趋势,可见②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③的说法不妥,错在“根本改善”上。从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上看,京津冀地区,从2013年到2016年,三地也是呈现下降趋势,可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所以本题选B。

考查方向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本质

解题思路

本题是图示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深刻认识图表,结合必修一所学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本质,从而可以推出正确选项B。

易错点

不能正确理解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知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6.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这表明“一带一路”建设(     )

①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②提高了利用外资的总体效益

③拓宽了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空间

④推动了跨国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是以“一带一路”为背景材料,材料中的关键词,“贸易总额”“投资”“税收”“就业岗位”等,可以得出①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而②④在材料中未能体现出来,所以本题选B。

考查方向

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

解题思路

本题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贸易总额”“投资”“税收”“就业岗位”等“,结合必修一所学的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从而可以推出正确选项B。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8.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是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为背景材料,根据关键词 “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可知,符合该展览主题的是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而其他三个说法都不符合材料主旨。因此,本题选A。

考查方向

民族精神

解题思路

本题较为简单,根据“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结合文化生活中的民族精神,从而可以推出正确选项A。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9.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是以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的话为背景材料,注意关键词,“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因此他这么讲的原因主要在于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其他的说法与材料不符合,因此,本题选D。

考查方向

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解题思路

本题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关键词,“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结合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从而可以推出正确选项D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正确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可以看出君主制的出现和存在是和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有着其存在的历史条件,故D项正确;A项是材料的内容之一,但是不是中心内容;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说的是君主制的存在有着其特定的条件;C项明显与材料不符.

考查方向

古代君主专制制度

解题思路

仔细的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依据对材料的分析进行做答。

易错点

学生读不懂材料,无法从材料中概括核心思想,不能准确分析主旨意思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2.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下图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一般的地理常识可知,朱仙镇是在今天的河南省,而景德镇则在今天的江西省,据此再结合地图可知①③正确,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

考查方向

古代手工业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知道地图中的地名大概在哪个省份,同时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知道古代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

易错点

学生缺乏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看不懂图示说的是什么内容,地理知识缺乏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7.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汉服文化为背景材料,注意关键词“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所以,②④的说法是正确的,①在材料中未能体现出来,③也未能在材料中体现出来,所以本题选B。

考查方向

文化多样性

解题思路

本题难度适中,根据“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结合文化知识,从而可以推出正确选项B。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0.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

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

C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

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是以“中华祖神”为背景材料,从“专家依据”“确定”“中华祖神”,体现了这一研究成果反映的是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B的说法错在“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受自身立场的制约与题意不符,C不选;D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选A。

考查方向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解题思路

本题有一定的难度,结合材料,根据哲学生活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而可以推出正确选项A.

易错点

不能充分了解主观能动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1.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这表明(      )

①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和引导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是以编纂民法典为背景材料,注意关键词,“科学整理、修改完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定”,因此材料说明,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材料中提到的是民法典的编纂注意关键词,“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因此,体现了生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而②④说法不妥,不符合材料,因此本题选C。

考查方向

认识论

解题思路

本题难度适中,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科学整理、修改完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定”“市场经济的基本法”,结合认识论,从而可以推出正确选项C。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3.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题干说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得到了农民、手工业者和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也用实际行动在支持其主张,所以说明宗教改革的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故D项正确;A项中的“社会各阶层”明显说法绝对化;BC项是宗教改革的影响,材料没有体现宗教改革影响的内容。故选D。

考查方向

宗教改革

解题思路

学生解答此题需要掌握宗教改革的相关内容,同时也应该仔细的分析材料,理解材料的核心内容,明确材料中作者的观点。

易错点

学生缺乏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无法对材料进行归纳,找不到中心思想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7.“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约十万余人。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太会讨论’。津埠民众运动达到达高潮。”上述史实发生于(        )

A五四运动期间

B巴黎和会期间

C华盛顿会议期间

D开罗会议期间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在美”“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大会讨论”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在美国召开的有关中国的山东的一次国际会议,据此可以选择C项,排除ABD项。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华盛顿会议

解题思路

仔细的材料,找到材料的关键信息,分析材料明白材料中所涉及的会议是哪一次会议进而做答。

易错点

学生不能全面的把握材料,对材料一知半解,不知道材料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8.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①项错误,②正确,材料并不是总结的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③项材料无法体现; “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说明④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考查方向

抗日战争

解题思路

学生一个方面要对抗日战争的相关历史事实清楚,知道如“全面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地区抗战”等相关内容熟悉。

易错点

学生一方面对抗日战争的相关历史事实不清楚,造成做答本题的困难;另一个方面则是对材料没有读明白,不能形成正确的观点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1.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

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B两极格局的瓦解

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全球化进程加快

正确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美苏英法四国在德国的问题上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他们的外长与东西德国的外长签约,规定统一后的德国的问题,这说明战后世界格局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故A项正确;B项错误,两极格局的瓦解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C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东西德国尚未合并;D项材料没有体现。

考查方向

战后世界格局

解题思路

仔细的阅读材料是做答的关键,同时应该对苏东巨变的相关史实和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易错点

学生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关内容以及影响等不熟悉,不能准确的分析相关的史实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4.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正确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寻求经世之道”“着意边疆地理研究”“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等信息可以看出在19世纪20年代以后,清朝的进步人士已经开始关注于社会现实,关注于世界局势和中国的民族命运,故A项正确;BC项错误,材料没有特意说明史学研究方法的问题,也不是主要说明研究的重点是边疆史,材料重点说的是史学研究的领域不断地发生变化;D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查方向

鸦片战争前后史学著作著述的特点

解题思路

仔细的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寻找到所涉及到的变化的总体特征,依据材料的总体观点进行做答。

易错点

学生缺乏对材料的概括和归纳分析能力,材料中的所涉及到的清代史籍著述的变化学生无法提炼出核心观点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5.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正确答案

C

解析

题干说到中国近代发展海军主要是局限于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本能抵制,西方侵略的程度和频度决定了海军的发展程度,故C项正确;AB项与材料说法相反;D项错误,近代中国虽然发展了近代海军,但是都是对西方侵略的本能的抵制,并无顺应世界海军建设大潮的思想。故选C。

考查方向

近代中国洋务运动

解题思路

需要仔细的分析材料,找到材料的核心内容,理解材料的观点,准确的做答。

易错点

学生找不到材料的关键信息,不能提炼材料的观点、依据材料信息进行做答,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6.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必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说的是火车的出现使得英国立法决定全国的时间标准,所以人们生活就不再根据自然条件而是根据人为条件来进行,从而受制于国家统一规定的格林尼治时间,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中心内容并不是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是技术对传统生活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不是说时间的精确的重要性的问题,而是技术改变人们的时间观念,故C项错误;国家管理的内容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科技发展与观念的变化

解题思路

仔细的阅读材料,知道材料中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和精确计时的出现与技术发展的关系,明白因为技术的发展人们不能够向原来那样不重视时间。

易错点

学生缺乏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不能真正的看懂材料,不知道材料中所涉及到的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对时间的态度和要求所形成的关系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9.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时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正确答案

D

解析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等信息可以看出这应该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根据所学知识,只有D符合这一时间,AB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C项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均排除。故选D。

考查方向

毛泽东思想

解题思路

材料的关键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看到这一点就可以直接把建国之前发表的ABC项排除。

易错点

学生读不懂材料,找不到材料的关键词是做答错误的主要原因。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0.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正确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故A项正确;B项中的 “最重要”材料无法体现;C项中的劳动者的内容材料没有体现;D阿星信息化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才出现的。

考查方向

工业革命

解题思路

仔细的阅读材料,看懂材料图示的内涵,知道历史上的几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发展。

易错点

学生缺乏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不能看懂材料中的图示的内涵,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导致错选。

填空题 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共4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4分

9.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7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乙地区气流下沉,受高压控制,结合选项,D选项中乙地处于高压中心,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首先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乙地气流下沉,受高压控制,再结合选项信息,D选项图中乙地附近有H(高压中心)。

易错点

不清楚高低压系统中气流的运动方向;不会判读等压线图,不清楚H和L表示的含义。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168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1分

12.(21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

(1)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4分)

宁波—舟山港是义乌市对外贸易的便捷出海口。

(2)从宁波—舟山港出口到亚丁湾的商品,海运公司更愿意选择冬季运输。为什么?请按表格要求回答。(8分)

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喜爱。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3)怡保地区具备哪些种植优质咖啡的有利区位条件?提取图10中信息并说明。(9分)

正确答案

(1)商贸发达(商品集散地);就业岗位多(收入高);生活水平高(服务设施完善)。

(2)

(3)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云量较多);地形坡度和缓,土层较深厚(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利于排水;临近河谷,土壤肥沃);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

解析

(1)义乌是国际商贸之都,其商贸活动发达,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且基础设施完善,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2)读图可知,冬季我国东部盛行西北风,印度洋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海水自东向西流,省时省力;此时为冬季,海上的台风较少,因此巨浪较少,运行安全。

(3)读图可知,怡保地处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根据等高线图可知,怡保地形坡度和缓,利于排水;该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廉价。

考查方向

(1)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义乌市为国际商贸之都,主要从商贸活动、就业机会、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

(2)解答本题,主要从省时省力和航行安全角度进行分析。

(3)解答本题,要结合材料中咖啡的生长习性从气候、地形、土壤、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易错点

(1)注意按照题干要求,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说明即可。

(2)对沿线的季风和洋流不熟悉,不能理解洋流和季风对海洋运输的影响。

(3)回答时,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能从自然角度和社会经济角度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14.(15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图13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6分)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图13所示信息说明原因。(3分)

(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6分)

正确答案

(1)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2)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3)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

解析

(1)读图可知,京、津两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货物的中转量大,交通压力大。需要通过增加交通线路,环境其交通压力。此外,京津两地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建设难度小。

(2)读图可知,从唐山到承德需要穿越山地,地形复杂,工程量大。

(3)交通建设能够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扩大区域的就业、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经济收入,还能够提高人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

考查方向

(1)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因素,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解题思路

(1)解答本题,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看,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多,区域之间的联系越多,对交通的需求量越大;经济发达,经济基础和技术力量雄厚,利于交通建设;而且从图示来看,津、京两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货物中转量大,交通压力大。

(2)结合图中信息和影响铁路布局的因素,可知唐山至承德沿线地形条件复杂,工程难度较大。

(3)根据题干要求,从承德市旅游业对社会经济促进作用分析说明即可。

易错点

(1)不能结合图中信息,不清楚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因素,不能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

(2)本题设问简单,只需根据图中信息判读即可,注意语言规范,条理清晰。

(3)不能理解题干设问,会出现答完善铁路网对承德市的影响,而题干设问是承德市旅游服务对社会经济有何促进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0分

13.(2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 个月。(2分)

(2)说明图11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4分)

(3)据下列表格要求,提取图12中信息,评价白山市发展旅游业的条件。(8分)

(4)图11所示地区生产的矿泉水远近闻名,销量较大。矿泉水生产企业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6分)

正确答案

(1)6

(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

(3)

(4)矿泉水资源遭破坏;地下水位降低;地表径流减少;湿地面积减少;植被遭破坏。

解析

(1)根据表格内水运交通的累计数量变化可知,前四个月份累计数量为0,说明河流结冰不能通航;10月到11月、11月到12月2个月的累计量没有变化,判断这两个月结冰不能通航,故结冰期一共为6个月。

(2)读图可知,a河段上游支流众多,流量较大;森林覆盖率高,保持水土效果好,河流含沙量小;等高线密集,流速快;位于季风气候区,流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大。

(3)读图可知,该地区景点较多,且有5A级旅游景区;旅游资源种类多,通达信较好;但图示地区旅游景点的吸引力较差,多一般景点。缺少高等级的城市,地区接待能力较差。

考查方向

(1)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1)根据图中旅客发送量的大小,推断其水运条件,根据水运条件,判断其结冰期即可。

(2)解答本题,需结合区域的气候、植被覆盖率、地形等特征,从水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水能等方面分析。

(3)解答本题,应从旅游资源的质量、地域组合、集群状况、交通的通达度、市场距离、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容量等方面分析。

(4)结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从水资源过度开发对水资源、地下水、湿地、植被等方面的影响。

易错点

(1)容易判断成4个月,忽略10月,11月,12月发送量无变化,亦是结冰期。

(2)不能正确判断a点河段上游的水文特征;不清楚水文特征的答题要点。

(3)对图中信息提出不完整,不能针对旅游资源做出相应的评价。

(4)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注意答案要点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1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扶贫开发攻坚阶段,各民主党派受中共中央委托对8个中西部省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民主监督。同时,各民主党派围绕民族地区人口脱贫这一短板,发挥各自特长,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等事业,为改变民族地区落后面貌贡献智慧和力量。

结合材料,说明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正确答案

①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民主党派受中共中央委托,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进行民主监督,参与民族地区建设,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

③民主党派参与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解析

本题是以扶贫开发为背景材料,考查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结合材料,联系政治生活的知识,可从我国的政党制度、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民主党派坚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角度分析。

考查方向

我国的政党制度、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民主党派坚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解题思路

考生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较广,需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材料信息,可多角度进行组织答案。

易错点

本题考查的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容易漏掉知识点。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4分

14.(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天津在全国首创文化惠民卡,对市民观看演出进行补贴,大大降低了市民走进剧场的门槛。以前很多文艺院团演出上座率不到五成,“文惠卡”推出后,各院团演出的平均上座率超过八成。一张小小的“文惠卡”,不仅让普通市民享受到多种文化盛宴,而且倒逼各文艺院团转变经营理念,促进了更多优质剧目的产生。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惠民卡推出的意义。(8分)

材料二  第十三届全运会将于2017年8月在天津召开。体现全民参与、倡导全民运动、推动全民健康是本届全运会的鲜明特色,必将对我市全民健身运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发展国家体育事业,存在“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和“优先发展全民健身运动”两种不同观点。

(2)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列出3点理由)。(6分)

正确答案

(1)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②有利于用优秀文化塑造人,提高公民文化素养。③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推动文化市场繁荣。

(2)答案示例一

优先发展竞技体育

理由:①为国争光,实现人生价值;②振奋民族精神;

③提升国家软实力(综合国力)或提升国际地位(影响力);④带动相关产业和地区发展。

示例二

优先发展全民健身运动

理由:①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③转变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④带动相关产业和地区发展。

(如果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以天津在全国首创文化惠民卡和第十三届全运会将于2017年8月在天津召开为背景材料,第一问,考查文化惠民卡推出的意义。结合材料,联系文化生活的知识,可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或者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优秀文化的作用、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等角度分析。第二问,选择“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和“优先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其中一个观点进行阐述。如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可从实现人生价值、民族精神、提升国家软实力等角度回答,再如,优先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可从以人为本、转变消费观念、带动产业发展等角度分析。

考查方向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优秀文化的作用、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人生价值、民族精神、提升国家软实力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32分

12.(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指出,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

材料一

(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5分)

材料二 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2016年,国务院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文件,在财政支特、市场准入等方面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托,使老年消费需求背后隐藏着的巨大市场空间逐渐显露。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刺激下,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将迎来爆发期。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阐明政府和市场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8分)

(3)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模式的重要内容。请指出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并说明较高水平社会保障的利弊。(9分)

材料三  “幸福9号”取自“幸福就好”的谐音,是某企业打造的一种养老新模式。它通过“互联网+养老”发展养老服务业,依托网上商城、居家养老服务店、老人乐园三大平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养老产业生态链,提供衣、食、用、行、康、乐等服务,全面满足老年人需求,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精彩。

(4)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分析“幸福9号”养老模式的构建。(10分)

正确答案

(1)①2011~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呈持续增长态势。

②老年人在家政服务等领域的消费需求会促使养老服务业的产生。

③持续增长的老年人口会产生巨大的老年消费需求,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2)①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供求关系变化可以引导企业调整生产,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巨大的老年服务市场空间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②资源的优化配置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运用财政政策等手段为养老服务提供支持,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3)①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

②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另一方面会削弱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

(4)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幸福9号”养老模式将互联网与养老联系起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衣、食、用、行等全方位服务,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这种联系虽然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建立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仍然具有客观性。

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幸福9号”立足整体,搭建三大平台,构建养老产业生态链,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有机统一。(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幸福9号”依托三大平台构建的产业生态链,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解析

本题是以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为背景材料。

(1)第一问,考查材料中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的两个图,是趋势图与柱状图的组合,我们首先要看标题,2011-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数据和预测,其次,要横看是时间的比较,从2011到2050年,再其次,纵看,趋势表示的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我们观察发现,这个趋势是随着年份不断上升的,可见,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柱状图表示老年人口总数,观察发现,不同的年份,柱状图也是在不断增加的,因此老年人口也是随着年份在不断增加的。我们再接着分析,第二个图,老年消费,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四个方面,可以表述为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与养老服务业的关系,老年人口产生消费需求,以此带动养老产业的发展等。

(2)第二问,以国务院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文件为背景材料,要求结合经济生活知识,阐明政府和市场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本题考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来回答,二市场则是决定作用。

(3)第三问,考查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并说明较高水平社会保障的利弊。本题是选秀部分的试题,三种模式分别是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而较高水平的保障,有利于社会公平,但是却加重今年财政负担。

(4)第四问,以一种养老模式为背景材料,限定范围唯物辩证法联系管,分析“幸福九号”养老模式的构建。结合材料,可从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的特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角度分析。

考查方向

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社会保障;联系;整体与部分

解题思路

本题答题范围涉及整个高中阶段政治理论知识,考生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较广,需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材料信息,可多角度进行组织答案。

易错点

本题考查的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容易漏掉知识点。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6分

12.(16分)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4分)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2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6分)

正确答案

(1)郡国并行制度。失礼仪,乱制度。

(2)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

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

(3)儒学成为正统。

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

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不客观、充分。

解析

(1)从材料 “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可以看出这是和西汉初年实行的郡国并行制有关;从材料“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可以看出刘贺“失礼仪”;从材料“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可以看出其乱制度。(2)从材料“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亲信昌邑旧臣”“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可以看出刘贺被废黜的原因。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刘贺被废的原因的解释不同主要是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的分析。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一些重要的历史史实。材料体现的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些说明此时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主流思想,以至于墓葬中放置这些东西。历史研究一般是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相互印证来进行分析,此时出土的内容验证了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根据材料三中“轻易判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根据历史研究孤证不立的原则,应该说客观地讲,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不客观、论据并不充分。

考查方向

刘贺被废的原因考查

解题思路

(1)仔细的阅读材料,找到材料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形成答案要点;(2)解答本题还是要仔细的阅读材料,针对材料的信息找到有关刘贺被废的原因;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分析找到二者的不同;(3)对于史学研究的史料和史学研究方法要有所了解,同时要仔细的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信息形成答案。

易错点

(1)学生缺乏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不能从材料中战找到刘贺封号出现的原因;缺乏对材料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提炼不出《汉书》中的刘贺被废的原因。(2)学生看不懂材料,无法从材料中提取核心内容,形不成答案要点导致回答错误或者遗漏答案;(3)学生对史学研究的史料种类和作用不清楚,不知道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导致错误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0分

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

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1)材料反映了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如何?(2分)它们依据的经济理论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6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的表现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2分)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试分析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经济理论为何不能解决“滞胀”问题。

(3)综上,你对经济政策及经济理论有何认识?(4分)

正确答案

(1)经济高速增长。

凯恩斯主义。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通过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2)70年代物价上涨,30年代物价下跌。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国家干预经济,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剧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则会进一步阻碍经济增长,扩大失业人数。

(3)凯恩斯主义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当经济出现新问题时又无法予以解决。

因此,经济政策或理论需根据实际调整和完善,与时俱进。

解析

(1)从材料“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可以看出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纷纷在战后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是奉行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指导思想。这一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通过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这个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直接进行回答。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在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是物价下跌,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但是在1973年,根据材料数据“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可以从中比较二者的不同。根本原因可以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的角度进行分析。凯恩斯主义不能解决经济危机的可以从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弊端进行分析。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当国家干预经济,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剧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则会进一步阻碍经济增长,扩大失业人数,所以无论怎样干预都没法解决问题。

(3)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可知在二战后,凯恩斯主义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当经济出现滞涨的局面的时候,已经无法进行解决。从这可以看出,经济理论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进行不断的调整。

考查方向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

解题思路

(1)仔细的阅读材料数据,总结观点,得出认识;(2)解答本题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一个是知识的识记和迁移的能力,另一个是对材料的阅读能力,对材料数据进行分析,找到两次经济大危机的不同之处;(3)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得出自己的认识。

本题是以天津在全国首创文化惠民卡和第十三届全运会将于2017年8月在天津召开为背景材料,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建议要结合材料,点明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易错点

(1)学生缺乏概括分析材料的能力,不能从材料数据中找到关键信息,得不出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学生对所学知识不熟悉,不知道材料中起指导作用的经济理论是什么。(2)学生看不懂材料,不能从材料数据中找到关键信息,不能有效的分析材料和理解材料导致回答错误或者遗漏答案;(3)学生缺乏对材料的整体把握和理解的能力,不能够分析经济理论对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经济理论要不断的发展的认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0分

13.(20分)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二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材料三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4分)

(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4分)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分)

正确答案

(1)参与西方法律编纂。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2)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1)从材料“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可以看出清末的民法立法参考了西方法律的内容开进行编纂。民法典的编纂是和民法活动的增多分不开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的发展,西方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政治上维新运动的进行,进行了思想启蒙等等这些都是民法典编纂的背景。新法典没有实施是由于很快辛亥革命就发生了,它推翻了清朝统治。

(2)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二”概括,由材料二中的“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因‘四清’运动而中断”可知政治运动的干扰;由“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可得出是因为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根据所学1962-1964年的相关史实可知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由材料三中的“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归纳我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由“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归纳为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由“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归纳为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根据上述过程的归纳可以概括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其有利因素,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

考查方向

近代以来中国法制建设

解题思路

(1)仔细的阅读材料,找到材料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形成答案要点;(2)仔细的阅读材料二,理解材料二中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找到民法典制定工作中断的原因;(3)解答本题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一个是知识的识记和迁移的能力,另一个是阅读材料的能力,二者结合进行作答。

易错点

(1)学生缺乏概括分析材料的能力,不能从材料中战找到关键信息,形不成答案要点;(2)学生看不懂材料,不能有效的分析材料和理解材料导致回答错误或者遗漏答案;(3)学生缺乏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不能概括归纳材料信息,往往照搬材料导致失分。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