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高考真题 文综 (天津卷)
前去估分
单选题 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4分,共1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3.读图3,回答第3题。

图3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5.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图4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运输

B劳动力成本

C技术水平

D距市场远近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6.我国A市某中学(图5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8.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7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读图回答1—2题。

盘山从山顶至山脚分上、中、下三盘,夏季常出现“三盘暮雨”的现象。图1中受“三盘暮雨”影响最明显的自然景观是

Aa

Bb

Cc

Dd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读图回答1—2题。

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图2所示)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的扩展

B河流的改道

C人口的迁移

D文化的融合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4.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图4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据图4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 )

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

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7.我国A市某中学(图5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0.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0题。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8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8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在2016年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针对较为普遍的人户分离现象,深圳实行了本市户籍选民可以自由选择在户籍地、工作地和居住地登记的办法,并通过网络实施选民资格转移,方便选民就近登记。这一做法(     )

A扩大了选民直接选举的范围

B确保了选举结果体现每个公民的意愿

C保障了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D发挥了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中国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议。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这表明(      )

①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②中国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新的法理依据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1.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1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

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换挡提速,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氛围更加浓厚,行政审批加快了,执法扰民现象也在减少,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这表明法治政府建设有利于(         )

①提高政府的权威

②保障公民各种利益诉求

③提升公民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

④提高政府的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5.随着我国银行卡用卡环境的持续改善,在线支付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和使用。对银行卡用户而言,这不仅方便了国内的日常消费,也满足了境外消费的支付需求。这里的银行卡在线支付(       )

A体现了货币价值尺度职能

B规避了汇率波动的风险

C体现了货币流通手段职能

D增强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4.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三年来,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走出了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道路。从下表可以看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

①推动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有序疏解

②促进了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的扩大

③使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得到根本改善

④有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6.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这表明“一带一路”建设(     )

①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②提高了利用外资的总体效益

③拓宽了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空间

④推动了跨国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8.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9.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下图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7.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0.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

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

C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

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1.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这表明(      )

①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和引导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3.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7.“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约十万余人。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太会讨论’。津埠民众运动达到达高潮。”上述史实发生于(        )

A五四运动期间

B巴黎和会期间

C华盛顿会议期间

D开罗会议期间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8.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1.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

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B两极格局的瓦解

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全球化进程加快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4.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5.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6.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必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9.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时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0.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填空题 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共4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9.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7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168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12.(21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

(1)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4分)

宁波—舟山港是义乌市对外贸易的便捷出海口。

(2)从宁波—舟山港出口到亚丁湾的商品,海运公司更愿意选择冬季运输。为什么?请按表格要求回答。(8分)

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喜爱。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3)怡保地区具备哪些种植优质咖啡的有利区位条件?提取图10中信息并说明。(9分)

分值: 21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4.(15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图13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6分)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图13所示信息说明原因。(3分)

(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6分)

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3.(2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 个月。(2分)

(2)说明图11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4分)

(3)据下列表格要求,提取图12中信息,评价白山市发展旅游业的条件。(8分)

(4)图11所示地区生产的矿泉水远近闻名,销量较大。矿泉水生产企业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6分)

分值: 20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扶贫开发攻坚阶段,各民主党派受中共中央委托对8个中西部省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民主监督。同时,各民主党派围绕民族地区人口脱贫这一短板,发挥各自特长,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等事业,为改变民族地区落后面貌贡献智慧和力量。

结合材料,说明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分值: 10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4.(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天津在全国首创文化惠民卡,对市民观看演出进行补贴,大大降低了市民走进剧场的门槛。以前很多文艺院团演出上座率不到五成,“文惠卡”推出后,各院团演出的平均上座率超过八成。一张小小的“文惠卡”,不仅让普通市民享受到多种文化盛宴,而且倒逼各文艺院团转变经营理念,促进了更多优质剧目的产生。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惠民卡推出的意义。(8分)

材料二  第十三届全运会将于2017年8月在天津召开。体现全民参与、倡导全民运动、推动全民健康是本届全运会的鲜明特色,必将对我市全民健身运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发展国家体育事业,存在“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和“优先发展全民健身运动”两种不同观点。

(2)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列出3点理由)。(6分)

分值: 1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2.(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指出,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

材料一

(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5分)

材料二 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2016年,国务院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文件,在财政支特、市场准入等方面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托,使老年消费需求背后隐藏着的巨大市场空间逐渐显露。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刺激下,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将迎来爆发期。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阐明政府和市场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8分)

(3)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模式的重要内容。请指出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并说明较高水平社会保障的利弊。(9分)

材料三  “幸福9号”取自“幸福就好”的谐音,是某企业打造的一种养老新模式。它通过“互联网+养老”发展养老服务业,依托网上商城、居家养老服务店、老人乐园三大平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养老产业生态链,提供衣、食、用、行、康、乐等服务,全面满足老年人需求,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精彩。

(4)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分析“幸福9号”养老模式的构建。(10分)

分值: 3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2.(16分)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4分)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2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6分)

分值: 1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

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1)材料反映了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如何?(2分)它们依据的经济理论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6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的表现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2分)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试分析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经济理论为何不能解决“滞胀”问题。

(3)综上,你对经济政策及经济理论有何认识?(4分)

分值: 20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3.(20分)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二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材料三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4分)

(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4分)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分)

分值: 20分 查看题目解析 >
  • 上一题
  • 1/42
  • 下一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