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① 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 使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③ 使人类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④ 使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1.《韩非子·有度》记载:“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韩非子强调()
7.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
6.1938年2月蒋介石下令重要钢铁厂择要迁移,国民政府组建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开始钢铁厂的大规模内迁,在重庆大渡口建成了抗战后方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生产企业,如下图所示: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钢铁厂的内迁()
3. 日前,证监会出台了新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其“出现一家、退市一家”的坚定态度被市场解读为“史上最严退市规则”。实行严格退市制度带来的积极效果有( )
①增加上市公司经营利润
②健全公司的组织结构
③保护企业投资者的利益
④促使企业增强竞争力
4. 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从而使国有资本、民营资本都能在平等的条件下进入银行业,小微企业、普通百姓将有更多金融服务可供选择。这意味着( )
①银行客户将获得更好服务和更高收益
②银行业的竞争程度会进一步加剧
③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主导国民经济发展
④价值规律的作用在银行业将得到更充分体现
5. 2014年6月国务院启动全面大督查,并在自查和实地督查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评估,成为此次国务院督查最大的创新和亮点。根据部署,邀请全国工商联等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展开评估,以便与自查和督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这是为了( )
6.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谭志娟参加了2014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气象法执法检查。她建议各级政府在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规划、审批时应充分考虑探测环境保护要求,确保气象探测工作不受影响。她的这一意见被写进全国人大常委会气象法执法检查报告。在这里,谭志娟( )
12.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是因为( )
1.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2013年中国以近1亿人次出境旅游,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同时,中国也以境外旅游消费1020亿美元,一举超过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一。这( )
①有利于增强我国出口创汇能力
②表明中国与美国、德国经济联系加强
③反映出我国居民收入得到提高
④会推动我国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和进步
7.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有利于( )
①增强我国公民国家安全意识
②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推动中日钓鱼岛问题尽快解决
④消除威胁和平的因素
11.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在14年里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从亩产700公斤到亩产1026.70公斤,但一些超级杂交稻品种对生态环境异常“挑剔”,难以走出试验田,从试验田走入普通农民的大田,还需要一个过程。超级杂交稻难以从试验田走入普通农民的大田,说明( )
①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是具体的
③事物的联系呈现出多种多样
④事物始终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一词,已不再是商品“丝绸”之狭义,而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所以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域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通过丝绸之路原产域外的葡萄、苜蓿、胡麻、琉璃、地毯等商品货物也传入中国。从汉朝以来,东罗马、阿拉伯、印度的医药、音乐、歌舞、历法等外来文化技艺大量涌入中国。另一方面,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逐渐传至西方,反映了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耿昇《丝绸之路研究在中国》
材料二 唐朝时陆上丝绸之路相当繁荣,不仅继续着汉代以来的陆上交通,而且沿天山南北还开辟了新的道路。迨至宋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使得陆上交通常遭阻滞,以致逐渐衰落。伴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多产于东南沿海地区。同时宋代造船和航海技术日臻发展完善。在古代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陆路的地位被海路取代在所难免。
——陈潮《重新审视海上丝路的开拓》
材料三 从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形成了由广州起航的七条国际航线。其中从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欧洲的商品主要是生丝、绸缎、瓷器、茶叶等。由里斯本到广州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仅1585~1591年,经澳门运入广州的白银达20万两。17世纪初,中国广州金银的价格比为l:5.5~l:7,而欧洲等地金银比价为l:16,欧洲商人把大量的白银输入从而换取中国的黄金,运回西方。
——孙继亮《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明代银本位制度的确立》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 新华网北京2015年1月6日电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丝绸之路上中外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大发明对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宋时期丝绸之路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观点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会议诸条约构成的华盛顿体系标志着美日在远东角逐均势的形成,美国通过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使“门户开放”原则在东亚再次得以遵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扩张,改善了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地位。日本虽然吐出了一些既得利益,但也迫使美国在太平洋防御上做出了让步,同时列强也承认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上的一些权益。
——马龙《论华盛顿体系下的美日和平与冲突》
材料二 1951年美、英、法等国在旧金山召开会议,签署《旧金山对日媾和条约》。该合约宣告自条约生效之日起,日本与签字国之间的战争状态结束;承认日本是主权国家。同年,美国和日本签署美日安保条约,美国承担日本的防务。同年,美国总统特使杜勒斯访日,美国占领军总司令部随即发表美日经济合作的方针,表示日本将多方面的获得美国的经济援助;美国政府及民间将向日本提供贷款、技术援助等。
材料三 在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对日军事政策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求日本在加强自身防务能力的同时,两国在军事战略上作必要的分工,日方为美国分担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安全责任和减轻美国的军事负担,以配合美国的对苏战略和全球战略。1981年美日联合公报就两国在亚太的分工做了说明。在整个八十年代中,日本为美国在日驻军所分担的费用不断上升。日本国内对此虽有反对的言论,但政府仍然慢慢满足着美国的要求。但在经济上美国却感受到了日本的威胁,双方在这一领域针尖对麦芒,有许多的摩擦,比如“彩电战”、“随声听战”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阐释“华盛顿体系标志着美日在远东角逐均势的形成”。
(2)根据材料二,1945—1951年美国对日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二战”后东亚国际局势的变化,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美日关系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给美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2015年3月20日,欧洲各地出现日全食现象。下图为“地月系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甲乙丙丁为月球绕地公转的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日全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次日,恰逢农历二月初二,俗称春龙节。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分节气
B.春龙抬头,各地观测北极星仰角开始增加
C.春龙播雨,农事活动开始
D.冬季结束,舞龙庆祝
下图为我国中部某省区1961年以来冬季日数统计曲线图,据此回答3-4题
3.该省区大部分年份冬季“缩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冬季风势力减弱
C.距海近
D.纬度较低
4.2013年该省区夏季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20.6天,利于( )
A.冬小麦的成熟与收获
B.冬小麦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C.避免病虫害灾害
D.秋作物的播种
传统民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读下图回答5-6题。
福建土楼 陕西窑洞
四合院 云南竹楼
5.传统民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福建土楼主要受地形条件影响
B.陕西窑洞主要受科技水平影响
C.四合院主要受交通条件影响
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6.从风水学上说,我国的建筑物都要求“坐北朝南”(大门、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边),关于这一说法从地理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
A.南面河流湖泊密布
B.朝南阳光足气温高
C.南面地形平坦开阔
D.朝南土壤肥沃深厚
红绿灯的时间分配主要根据路口交通流量的大小、各种车辆车道行车的比例、车行的路面状况等决定的。人流量很大的地方,红绿灯时间设置还要充分考虑到车让人。下表为某城区甲、乙、丙、丁四个路口的红绿灯时间长度统计表,下为甲路口主要交通示意图。读图表回答7-8题。
7.丙地最有可能位于( )
A.中心商务区
B.工业区
C.居住区
D.行政区
8.通过图文分析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城区交通联系上,107国道比城市干道更重要
B.在交叉路口遵循的是行人让车的原则
C.107国道与城区交通相互干扰,通达率低
D.107国道应当长久保持从城区通过
拆船业,是将报废船只拆毁的工业,拆船业做为钢铁资源的重要补充途径,是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但拆船过程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对环境和工人健康造成危害。近年来,国际相关组织对拆船行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国际安全和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下图为“1956年~2006年世界废船年拆解量和拆船中心国际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拆船业属于( )
A.资源密集型工业
B.劳动密集型工业
C.技术密集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10.伴随拆船业转移的最可能是( )
A.拆船技术
B.拆船工人
C.环境污染
D.企业资金
11.从长远角度看,拆船业属于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原因是( )
A.技术含量高
B.节能环保
C.经济效益高
D.提高资源利用率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为季节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5—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泥土和木头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
(1)分析古城所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
(2)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述古城选址的依据。
(3)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层顶),分析其原因。
1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玛咖是一种保健及药用价值极高的农产品,因产量极低而价格昂贵。玛咖原产于海拔3500~4500米的秘鲁安第斯山区,在极为苛刻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对环境污染相当敏感,当地亦有“玛咖一季休耕三年”的说法,种植全过程完全使用人工。美国和日本已经引种成功,终因质量差而不能规模生产。2003年中国云南玉龙雪山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引种成功,目前成为世界第二大优良玛咖产区,种植规模仍在扩大。
(1)推断玛咖生长的“极为苛刻”的自然条件。
(2)分析说明玛咖是一种真正的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原因。
(3)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从质量和成本的角度分析中国云南玛咖种植的优势条件及原因。
(4)目前广东、浙江许多投资商在云贵高原兴建玛咖种植园,你认为这会给当地带来怎样的影响?
13.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和手段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6月北京市各项经济指标增长情况(单位:%)
材料二 2014年8月,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的相关举措:有序放开市场准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支持各类科技服务企业发展;对认定为高新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让科技服务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供支撑。
材料三 当前,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产业链条发展不够完善,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不能形成相互扶持的产业链。许多科技投资领域仍然由政府来“埋单”,惯性思维依然存在。
(1)概括材料一中北京市2014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的特点。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材料一、二,评析国务院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3)结合材料三,运用 “政府的职能”的知识,为解决科技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并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提出相应的科学方法。
14.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材料二 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的道理。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包含的哲学道理。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