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古代雅典,每个官员在任职前,经过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审查后,受审人就走向那块宰牲祭供的石头,登上这块石头宣誓说,他们将公正地和依法地从政,而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如果他们接受任何东西,他们就要立一金像。宣誓之后,他们就到卫城去,在那里再次进行这样的宣誓,然后才就职。这表明雅典政治( )
2.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阿指出:“如果人们只注意执政官的权力,那罗马国家就完全是 君主制政体;如果人们只注意元老院的权力,它又完全是贵族政体;而如果只注意民 众的权力,它显然又是民主政体。”这体现了当时的罗马( )
3.雅典城邦时代戏剧流行,在戏剧公演上众多的雅典公民在同一个场合中,在同一个时 段里经历同一种感受,他们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政治中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这表明戏剧公演( )
7.有学者认为,15世纪欧洲的绘画把人放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它严格按照物理学规律来绘画,肯定自然主义,反对中世纪的象征主义,为近代科学创造了一个理论前提。该观点( )
6.“通俗文学大大超过了拉丁文学,大量的、极其丰富的通俗文学作品表达了新的艺术思 想,体现了当代社会的特色。科学工作开始动摇了对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的盲目崇拜,但大部分仍保留着先验的、异想天开的纯理论研究。”由此判断,材料所述历史时期的杰出代表应是( )
5.公元前287年,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规定的不足,颁布《阿奎利亚法》,规定:“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按照它们被杀前一年中的最高价格予以赔偿,而对其他财物的损害,以它们在最后30天中的最高价格为准。” 这一规定( )
4.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认为: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居民,不应该根据他们各自的正义的原则, 分为独立的城邦和团体;而应认为,所有人都是属于一个团体和一人制度,我们应有 一种共同的生活,对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秩序。这一原则( )
8.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 )
9.“我们可以看出,法律将对象的普遍性与意志的普遍性结合起来,所以一个人,不管他是谁,擅自发号施令不能构成法律,即使是主权者对于某个个别对象所发出的指令也不能成为一条法律,而只是一道命令;它不可能是主权的行为,只是行政的行为。”(摘自《社会契约论》)卢梭在此强调( )
14.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此,美国推行( )
13.有学者认为:“这个初时不受欢迎的意外诞生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现在博得了绝大多数法国人民的忠诚。……共和主义向来都是最好斗的革命运动之一,如今在法国却已经显示出与秩序、法律、议会政府和经济繁荣的和谐性,以及一种阶级间的相互容忍。”这反映出( )
11. 在1689年到1834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英国国王利用其行政权,通过任命内阁、收买议员、安插亲信等手段,对国会和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操纵。这充分说明( )
1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间接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15.1865年恩格斯在分析德国经济时写到:“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在自 己的工业活动的领域中依赖政府到什么程度。租让权及行政上的控制像噩梦一样压迫他们.”恩格斯的这一分析( )
16.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犬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下列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
18.到了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开始发现,他们已经不再是占社会一小部分的群体,国家的大部分财富掌握在他们手里,他们所代表的是一个新的正在兴起的社会的选民,只是还没有被目前的选举制度所容纳,他们必须干预国家政治,因为政治总是干预他们。”这一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产生这一认识充分说明( )
19.莫奈名画《伦敦国会大厦》把伦敦雾描绘成了紫红色,伦敦人对此颇感不解。但人们观察后发现,工厂烟囱中喷出带有火星的烟雾在阳光映射下的确是紫红色的。该作品( )
23.1929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 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 )
22.1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在 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 )
20.1896年,一位英国记者发表《德国制造》文章:“看看你们的周围……各位的衣服的布料是德国织的……甚至各位喜欢看的报纸的纸张也是同一个地方产的。即使烧掉德 国制造的包装纸,手拿的拨火棍也是‘德国制造’。”其意在说明( )
24.前苏联经济学家布哈林认为:“加速流通,扩大市场,在此基础上发展生产——这里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价格,进一步扩大市场,这是我们的生产道路。”“扩大市场的容纳量,提高商品总量,加速工农业之间和工农业内部的流转……是加快我们经济生产速度的主要方法”,它“将提供使生产力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余地。”此观点的核心是( )
25.1926年苏共提出:“合作社和国营商业的任何削弱,私人中间商、收购商和商人阵地 的加强,都是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关系的统治领域的扩大。因此扶助合作社,发展国营商业,使它们通过竞争来夺取私人商业资本的阵地,并使它们在经济上利用私人商业资本,就是党的经济政策中的首要任务。”这表明苏联( )
26.学者陈义初指出,苏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视发展农业,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基 建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19 61-1965年是19. 80%,1966-1970年为23.4%,1971
——1975年则是26.5%,这在当时世界备大国中居首位。由此可见( )
27.1929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同时政府用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用于公共工程开支高达7亿美元。这说明当时政府( )
32.1950年英国担心在煤钢方面与欧洲国家合作,会影响到帝国内部的生产与贸易,拒绝加入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谈判;1957年煤钢共同体转变成欧洲经济共同体,英国再次袖手旁观,生怕过多的欧洲色彩会影响它的帝国性质。以上政策( )
31.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
28.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紧急救济拨款法》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1950年美国政治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有纪律和协调一致的政党,通过内阁和其他机构把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能够超越宪法分权而造成的沟壑.”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
36.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 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 )
35.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截至2015年4月13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7个。虽然遭到美国的反对,但几乎美国所有的主要盟友都已经加入,其中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意大利、菲律宾和韩国。这表明( )
34.某学者指出:“欧盟对文化认同的构建是文化民族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新的表现形式, 也是一体化与多元化国家矛盾和民族利益的反映……它是多元与共同文化层次兼容互动的新民族文化。”这里的“兼容互动的新民族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 )
37.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 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
38.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文版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对材料解读表述最准确的是 ( )
40.畔派是18-19世纪英国的一种诗歌流派。该流派在诗歌题材上,主张写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强调诗人的内心探索和感情的自然流露;在诗体方面,主张发展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采用民间口语,发挥诗人的想象力。下列同湖畔派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西欧政治传统和思想文化中,分权自治的观念可谓源远流长,古希腊、罗马就有许多关于分权政治的实践和思想。……(雅典)公民大会的职责是选举500人议事会成员、制定法律、决定重大事项,另有一项特殊的权力,即对被怀疑有独裁倾向的官员和军事将领进行投票并将其驱逐出境,此即有名的“陶片放逐法”。……执政官是最高的行政长官,军事将领统帅军队,负责防务,他们虽然拥有巨大的权力,但其权力受到多方面的约束。……任何希腊公民,不一定是受害者,都可以控告国家官员。……同时在政治思想史上,古希腊很早就开始了对政体问题的探讨。亚里士多德主张一种由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各种成分组成的混合政体,即由一个人、少数几个人、许多人相混合为整个国家的利益进行统治。
——摘编自刘田玉《中西权力监督模式的演化和特征》
材料二 防止滥用权的第一道防线当然是人民,人民掌握选举、监督和罢免官员的权力。
国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钱袋主要由民选的众议院来掌管,表达自由的权利保证了舆论监督的实施。总统虽然由选举团产生,但选举人不得由议员或官员兼任,保证了立法和行政两大部门的人选由选民决定。
——摘编自钱满素《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美国)宪法的核心问题是要在限制政府权力和利用政府的权能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宪法不仅要完成对民族国家横向权力的划分,而且要完成对民族国家纵向权力的划分。申央与地方同时分权与制衡,防止国家权力集中到任何一个群体,有利于防止专断独裁。通过……授权有限政府之职能,宪法起草者们确信减少了政府脱离人民控制的机会。
——摘编自《美国宪法分权制衡和法治原则之浅祈》
41.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二者思想的异同点。(4分)
4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国是如何实践材料二中宪法理念的?(8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651年英国发布第一个航海法令,规定欧洲货物只能用英国船只运往英国领土,在非洲、亚洲,美洲出产的货物只能由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船只运达。1660年又颁布第二个航海法令,特别规定船长和至少四分之三的船员必须是英国人。……《航海法令》1849年受到限制,只适用于联合王国的沿海贸易,到1851年,该法被彻底废止。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1930-193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太危机”的措施
——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整理
材料三 英美两任霸权国家在其走向富强的长期历程中,恰恰都是依靠了持久且严格的贸易保护而非自由贸易,才确立了产业优势地位。只有当自己的产业优势明显压倒竞争对手时,英美才转而实施自由贸易或者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图使自身利益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进一步最大化。而一旦自己的优势地位受到威胁,它们便又退向保护主义,在“公平贸易”等冠冕堂皇的旗号下寻求贸易保护和产业庇护。……英美之外其他大国崛起的历史也证明,走向富强的要害决不是自由贸易,而在于殖产兴业,从法国、德国、日本,到俄国/苏联、中国,历史真相无不如此。
——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辩》
43.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废除《航海条例》的原因,并指出《航海条例》的
颁布与废除所体现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变化。(8分)
44.根据材料二,面对危机各国在国际贸易领域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有何共同特点?
(4分)
4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对“自由贸易”有何认识?(4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关于这些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须特别提到的另一特点是,它们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互相依赖,连续地一者对另一者起作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6.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的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