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据《归田录》记载,宋真宗时,太子的老师鲁宗道家来了客人,因家中酒具不齐备,于是换了便装,领着客人到仁和楼酒店进行招待。恰逢宋真宗有急事召见,当他赶到宫里时,宋真宗劈头责问:“何故私人酒家?”还说:“卿为宫臣,恐为御史所弹。”该事例反映出( )
3.(明朝)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仁宗以杨荣、金幼孜、杨士奇、黄淮等正三品官员兼任大学士。其后,仁宗又复设官品高达一品的公狐官虚衔,并授之以内阁大学士。宣德时,阁臣已获得票拟权,开始直接参与处理国家政事。这反映出( )
5.传统上,罗马平民不可占有公地。公元前367年,罗马通过了李锡尼—赛克斯图法案。该法案规定:全体罗马公民,不论贵族还是平民,都可占有公地,但最高数额不得超过500犹格。这表明( )
8. 1935年5月,红军布告称:“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夷人太毒;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凡我夷人群众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此类宣传( )
12. 1949年9月,林伯渠曾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本质上是全国人民的代表大会。我们在许多事情上,譬如国家的大政方针采取了协商的办法,真正地发扬了民主的精神,使各方面的意见集合起来。”这反映出( )
11.圣彼得堡斯莫尔尼宫的一个20世纪初的办公室极其普通。然而。这里却是俄国革命的“心脏”。当年,从这里批出的每一份文件、打出的每一个电话,都决定着俄国的命运,影响着世界的进程。这主要是因为列宁在此( )
10.公社不懂得管理和建立坚强的有战斗力的政权领导机关的必要性,只强调民主,未能建立起统一、敏捷高效的政治领导体制。公社领导机关中严重存在的无政府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公社革命事业。据此,我们需要从巴黎公社吸取的教训是( )
15.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微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该“暴乱”是指( )
18.太平军进入天京后,就广为宣扬:“正是万国来朝之候、大兴土木之时。”天王府门上有天王御笔手书五尺大的朱字诏令:“大小众臣工,到此止行踪。有诏方准进,否则云中雪(太平军形容“杀头”的隐语)”。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1.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
22.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舟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23.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
24. 1987年8月,台湾《自立晚报》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认为民众前往大陆探亲“早就应该开放了”的比例达64%,“现在正是适当的开放时机”24%。此调查表明( )
28.《冷战》一书描述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环境中处境孤立时写到:毛泽东提醒他的同事们说,现在有两条狗(美国和苏联)正在为争夺中国这根骨头而打得不可开交,正因为两家都在争,所以哪家也得不到。毛泽东的话反映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
26. 1949-1956年,先后有20多个国家向中国派出大使或公使。其中既有较早与中国建交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印度、瑞典、丹麦等非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外交成就说明( )
25. “从政治上看,第一部宪法不仅坚持了共同纲领确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而且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材料中的“新发展”体现在( )
29.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
30. 2015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7月访问希腊和葡萄牙,出席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峰会,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古巴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在访问巴西期间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这表明中国( )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偶然与必然
工业革命 英国 明清时期的中国 禁烟运动
材料二 商务与碰撞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今天有的历史学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
材料三 破坏与建设
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3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料准确,史论结合;调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50字左右
32.材料二中“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鸦片战争的?其本质意图在于什么?材料二中“两种文明碰撞”的新认识的立场又是什么?
3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民主的核心问题是解决“权利”与“权力”的关系问题。纵观西方民主政治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主题和发展脉络,那就是:限制权力,保障权利。西方的民主说到底是西方资产阶级用以实现自身统治和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因此,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大量内容就是围绕着限制政府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和实践,而这也正是西方所谓“宪政”的实质性内容。______过萍萍《从中西民主政治差别中观中国的民主政治及其现状》
材料二 中国的政治制度抑或说中国的民主,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必须最大限度地给予人民经济、政治、文化权利,给予国家主人翁的地位,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的政治制度必须是高度集中的,必须集中有效的社会资源,集中民力、民智,高效率地进行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________过萍萍《从中西民主政治差别中观中国的民主政治及其现状》
34.根据材料一回答,西方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以美国为例说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是怎样“围绕着限制政府”而进行制度设计和实践的?
35.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民主政治的原则是什么?在制度建设上是如何体现的?
36.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西方民主的“民”有何不同?两种民主的实质差异是什么?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