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检验Cl-离子的试剂是硝酸银和硝酸

B检验SO42-离子的试剂是氯化钡和盐酸

C检验CO32-离子的试剂是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D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证明有SO42-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A.检验Cl-,加入硝酸银和稀硝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Cl-,故A正确;

B.检验SO42-,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SO42-,故B正确;

C.某溶液中滴加用盐酸,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离子可能是碳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不一定是CO32-,故C错误;

D.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可能是CO32-,不一定是SO42-,故D错误;

故选C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无色水样的成分进行检验,已知该水样中只可能含有K+、Mg2+、Fe3+、Cu2+、Al3+、Ag+、Ca2+、CO、SO、Cl-中的若干种离子.该小组同学取100mL水样进行实验,向水样中先滴加硝酸钡溶液,再滴加1mol/L的硝酸,实验过程中沉淀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1)水样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

(2)写出BC段所表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由B到C点变化过程中消耗硝酸的体积为______

(4)试根据实验结果推测K+是否存在?______(填“是”或“否”);若存在,K+的物质的量浓度c(K+)的范围是______.(若K+不存在,则不必回答该问).

(5)设计简单实验验证原水样中可能存在的离子:_____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正确答案

解:该水样为无色溶液,水样Fe3+、Cu2+不存在,依据图象分析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证明水样中一定含有SO42-,CO32-,又因为Al3+与CO32-发生双水解,CO32-与Ag+、Ca2+、Mg2+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存在,所以Al3+、Ag+、Ca2+、Mg2+不存在;n(SO42-)==0.01mol,n(CO32-)=n(BaCO3)==0.02mol;c(SO42-):c(CO32-)=1:2;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l-,依据电解质溶液中电荷守恒,阳离子K+一定存在;根据电荷守恒得到:0.01mol×2+0.02mol×2+n(Cl-)=n(K+)推知n(K+)≥0.06mol,则c(K+)≥0.06mol/L;

(1)水样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SO42-,CO32-;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

故答案为:SO42-,CO32-;1:2;

(2)BC段所表示反应是碳酸钡溶于稀硝酸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CO3+2H+=Ba2++CO2↑+H2O,故答案为:BaCO3+2H+=Ba2++CO2↑+H2O;

(3)由B到C点变化过程中依据图象分析得到的碳酸钡n(BaCO3)==0.02mol;消耗稀硝酸物质的量为0.04mol,消耗硝酸的体积===0.04L=40ml,故答案为:40ml;

(4)依据电解质溶液中电荷守恒,阳离子K+一定存在;根据电荷守恒得到:0.01mol×2+0.02mol×2+n(Cl-)=n(K+)推知n(K+)≥0.06mol,则c(K+)≥0.6mol/L,故答案为:是;≥0.6mol/L;

(5)可能存在的离子是Cl-,实验设计为:取少量水样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待沉淀完全和无气体生成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水样中 含有Cl-,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无Cl-存在,

故答案为:取少量水样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过量升温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待沉淀完全和无气体生成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水样中 含有Cl-,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无Cl-存在.

解析

解:该水样为无色溶液,水样Fe3+、Cu2+不存在,依据图象分析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证明水样中一定含有SO42-,CO32-,又因为Al3+与CO32-发生双水解,CO32-与Ag+、Ca2+、Mg2+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存在,所以Al3+、Ag+、Ca2+、Mg2+不存在;n(SO42-)==0.01mol,n(CO32-)=n(BaCO3)==0.02mol;c(SO42-):c(CO32-)=1:2;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l-,依据电解质溶液中电荷守恒,阳离子K+一定存在;根据电荷守恒得到:0.01mol×2+0.02mol×2+n(Cl-)=n(K+)推知n(K+)≥0.06mol,则c(K+)≥0.06mol/L;

(1)水样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SO42-,CO32-;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

故答案为:SO42-,CO32-;1:2;

(2)BC段所表示反应是碳酸钡溶于稀硝酸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CO3+2H+=Ba2++CO2↑+H2O,故答案为:BaCO3+2H+=Ba2++CO2↑+H2O;

(3)由B到C点变化过程中依据图象分析得到的碳酸钡n(BaCO3)==0.02mol;消耗稀硝酸物质的量为0.04mol,消耗硝酸的体积===0.04L=40ml,故答案为:40ml;

(4)依据电解质溶液中电荷守恒,阳离子K+一定存在;根据电荷守恒得到:0.01mol×2+0.02mol×2+n(Cl-)=n(K+)推知n(K+)≥0.06mol,则c(K+)≥0.6mol/L,故答案为:是;≥0.6mol/L;

(5)可能存在的离子是Cl-,实验设计为:取少量水样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待沉淀完全和无气体生成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水样中 含有Cl-,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无Cl-存在,

故答案为:取少量水样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过量升温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待沉淀完全和无气体生成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水样中 含有Cl-,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无Cl-存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正确的操作是(  )

A取样,滴加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样,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C取样,先加稀H2SO4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取样,加入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HNO3,看白色沉淀是否消失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碳酸根离子也能够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氯离子,故A错误;

B.加入盐酸酸化,溶液中引进了氯离子,无法证明原溶液中是否存在氯离子,故B错误;

C.硫酸根离子能够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干扰了氯离子的检验,故C错误;

D.检验氯离子时,先加入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加入硝酸,若白色沉淀不消失,则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否则不含氯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Ⅰ.某无色溶液X,由K+、NH、Ba2+、Al3+、Fe3+、CO、SO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如图1)

(1)白色沉淀甲是______

(2)试写出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A、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可确定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要确定可能存在的离子,需补加的实验是______

Ⅱ.A、B、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如图2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A溶液、足量的B溶液、足量的C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16g.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图如图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M为电源的______极(填写“正”或“负”)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

(2)计算电极e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

(3)写出乙烧杯的电解池反应______

(4)如果电解过程中B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5)若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16g,要使丙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操作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无色溶液,判断Fe3+不存在,加过量盐酸生成气体和溶液,判断溶液中一定含CO32-;则一定不含有Ba2+、Al3+;气体A为CO2;溶液I加入过量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气体B为氨气,一定有铵根离子,白色沉淀甲是硫酸钡,原溶液一定含有硫酸根.

(1)白色沉淀甲是硫酸钡,故答案为:BaSO4

(2)碳酸钠溶液与过量稀盐酸混合完全反应生成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铵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NH+4+OH-=NH3↑+H2O,故答案为:CO32-+2H+=H2O+CO2↑;NH+4+OH-=NH3↑+H2O;

(3)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H+4、CO32-、SO2-4,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Ba2+、Al3+,尚未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K+,故答案为:NH+4、CO32-、SO2-4;K+

Ⅱ.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16g,则乙中含有Cu2+,结合离子的共存可知,B为CuSO4,丙中pH不变,则C为硫酸钠或硫酸钾,甲中pH增大,则A为KOH或NaOH,

(1)乙中c电极铜离子得电子,则c为阴极,即M为电源负极,则b为阳极,碱溶液中OH-放电,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故答案为:负;4OH--4e-=O2↑+2H2O;

(2)e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n(Cu)==0.25mol,由Cu~2e-~H2↑可知生成标况下氢气的体积为0.25mol×22.4L/mol=5.6L,故答案为:5.6L;

(3)乙烧杯中为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总反应为2CuSO4+2H2O2Cu+O2↑+2H2SO4

故答案为:2CuSO4+2H2O2Cu+O2↑+2H2SO4

(4)B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析出,电解质为硫酸,电解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放电,能继续电解,

故答案为:能;因为CuSO4溶液已转变为H2SO4溶液,反应变为电解水的反应;

(5)丙中电解质为硫酸钠或硫酸钾,实质为电解水,由电子守恒可知H2O~2e-~Cu,则要恢复原状,加0.25mol×18g/mol=4.5g水,故答案为:加入4.5g水.

解析

解:Ⅰ.无色溶液,判断Fe3+不存在,加过量盐酸生成气体和溶液,判断溶液中一定含CO32-;则一定不含有Ba2+、Al3+;气体A为CO2;溶液I加入过量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气体B为氨气,一定有铵根离子,白色沉淀甲是硫酸钡,原溶液一定含有硫酸根.

(1)白色沉淀甲是硫酸钡,故答案为:BaSO4

(2)碳酸钠溶液与过量稀盐酸混合完全反应生成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铵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NH+4+OH-=NH3↑+H2O,故答案为:CO32-+2H+=H2O+CO2↑;NH+4+OH-=NH3↑+H2O;

(3)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H+4、CO32-、SO2-4,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Ba2+、Al3+,尚未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K+,故答案为:NH+4、CO32-、SO2-4;K+

Ⅱ.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16g,则乙中含有Cu2+,结合离子的共存可知,B为CuSO4,丙中pH不变,则C为硫酸钠或硫酸钾,甲中pH增大,则A为KOH或NaOH,

(1)乙中c电极铜离子得电子,则c为阴极,即M为电源负极,则b为阳极,碱溶液中OH-放电,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故答案为:负;4OH--4e-=O2↑+2H2O;

(2)e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n(Cu)==0.25mol,由Cu~2e-~H2↑可知生成标况下氢气的体积为0.25mol×22.4L/mol=5.6L,故答案为:5.6L;

(3)乙烧杯中为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总反应为2CuSO4+2H2O2Cu+O2↑+2H2SO4

故答案为:2CuSO4+2H2O2Cu+O2↑+2H2SO4

(4)B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析出,电解质为硫酸,电解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放电,能继续电解,

故答案为:能;因为CuSO4溶液已转变为H2SO4溶液,反应变为电解水的反应;

(5)丙中电解质为硫酸钠或硫酸钾,实质为电解水,由电子守恒可知H2O~2e-~Cu,则要恢复原状,加0.25mol×18g/mol=4.5g水,故答案为:加入4.5g水.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15秋•冀州市校级期末)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盐酸后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B通入Cl2后溶液变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有I-

C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D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有NH4+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A、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盐酸后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含有SO42-或是含有银离子中的至少一种,故A错误;

B、氯气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水呈黄色,淀粉溶液遇碘变蓝,故B正确;

C、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含有CO32-、SO32-、HCO3-、HSO3-中的至少一种,故C错误;

D、只有铵根离子可以和强碱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氨气,故D正确.

故选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则溶液中肯定存在CO32-

B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氯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

C为防硝酸分解,一般将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瓶中,阴凉处放置

D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只有二氧化碳,能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白色沉淀只有碳酸钙,所以可以确定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故A正确;

B、二氧化硫可以被高锰酸钾、氯水等氧化剂氧化,使高锰酸钾、氯水退色,体现了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C、硝酸是见光易分解的液体,要保存在细口棕色试剂瓶中,并放在阴凉处,故C正确;

D、酸雨的形成和氮的氧化物以及硫的氧化物有关,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秋•长春期末)有一瓶溶液只含Cl-、CO32-、SO42-、Na+、NH4+、K+、Mg2+ 七种离子中的某几种.经如下实验:

①原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将①所得溶液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③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

④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

(2)请写出实验①、②、④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产生白色沉淀______

②产生气体______

④产生白色沉淀______

(3)有同学认为实验④可以省略,你认为呢?(填“可以”或“不可以”)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

正确答案

解:Cl-、CO32-、SO42-、Na+、NH4+、K+、Mg2+ 七种离子中只有有Mg2+ 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

说明一定含有Mg2+;Mg2+和CO32-反应生成沉淀,二者不能共存,故无CO32-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证明原溶液含NH4+;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不含SO42-

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含Cl-

(1)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Cl-、NH4+、Mg2+,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CO32-、SO42-,可能含有Na+、K+

故答案为:Cl-、NH4+、Mg2+;CO32-、SO42-

(2)氢氧化钠和Mg2+ 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NH4+反应生成氨气,Cl-和Ag+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2+(OH)2↓,NH4++OH-NH3↑+H2O,Cl-+Ag+=AgCl↓.

故答案为:①Mg2++2OH-=Mg2+(OH)2↓;②NH4++OH-NH3↑+H2O;④Cl-+Ag+=AgCl↓;

(4)溶液显电中性,故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所以一定存在Cl-,所以实验④可以省略,

故答案为:可以;溶液显电中性有阳离子存在必有阴离子存在.

解析

解:Cl-、CO32-、SO42-、Na+、NH4+、K+、Mg2+ 七种离子中只有有Mg2+ 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

说明一定含有Mg2+;Mg2+和CO32-反应生成沉淀,二者不能共存,故无CO32-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证明原溶液含NH4+;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不含SO42-

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含Cl-

(1)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Cl-、NH4+、Mg2+,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CO32-、SO42-,可能含有Na+、K+

故答案为:Cl-、NH4+、Mg2+;CO32-、SO42-

(2)氢氧化钠和Mg2+ 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NH4+反应生成氨气,Cl-和Ag+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2+(OH)2↓,NH4++OH-NH3↑+H2O,Cl-+Ag+=AgCl↓.

故答案为:①Mg2++2OH-=Mg2+(OH)2↓;②NH4++OH-NH3↑+H2O;④Cl-+Ag+=AgCl↓;

(4)溶液显电中性,故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所以一定存在Cl-,所以实验④可以省略,

故答案为:可以;溶液显电中性有阳离子存在必有阴离子存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无色溶液,由Na+、Ba2+、Al3+、Cl-、AlO2-、MnO4-、CO32-、SO42-中的若干离子组成,将溶液平均分为两份置于两支试管:

①取其中一支试管,加入过量HCl.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溶液;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出现白色沉淀;

③取另一支试管,先加入过量的HCl酸化,再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甲的质量为3.9g;

④在③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2)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3)判断沉淀乙成分的方法是______

(4)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①:____________

(5)通过实验③可知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______,原溶液中该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正确答案

Ba2+,Al3+,MnO4-

Na+、AlO2-、CO32-

向沉淀中加入过量HCl,全部溶解沉淀为碳酸钡,部分溶解沉淀为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混合物

CO32-+2H+=CO2↑+H2O

AlO2-+4H+=Al3++2H2O

AlO2-

0.05mol

解析

解: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MnO4-

①取适量试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溶液,说明一定含CO32-、CO32-与Ba2+、Al3+反应产生沉淀,一定不含Ba2+,Al3+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出现白色沉淀,由于①中引入氯离子,故不能判断此溶液中一定含有Cl-

③取另一支试管,先加入过量的HCl酸化,再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甲的质量为3.9g,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AlO2-,沉淀甲为氢氧化铝,且物质的量为0.05mol;

④在③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乙析出,氢氧化钡和过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或者与原溶液中的硫酸根生成硫酸钡沉淀,依据电中性原则得出,溶液中一定含有:Na+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2+,Al3+,MnO4-;故答案为:Ba2+,Al3+,MnO4-

(2)依据分析可知:一定存在的是:Na+、AlO2-、CO32-;故答案为:Na+、AlO2-、CO32-

(3)向沉淀中加入过量HCl,全部溶解沉淀为碳酸钡,部分溶解沉淀为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混合物,

故答案为:向沉淀中加入过量HCl,全部溶解沉淀为碳酸钡,部分溶解沉淀为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混合物;

(4)碳酸根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偏铝酸根与氢气反应生成铝离子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32-+2H+=CO2↑+H2O,AlO2-+4H+=Al3++2H2O,

故答案为:CO32-+2H+=CO2↑+H2O;AlO2-+4H+=Al3++2H2O;

(5)依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AlO2-,3.9g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故答案为:AlO2-;0.05mol.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待测液中一定存在SO42-

B加入稀盐酸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待测液中一定存在CO32-

C加入硫酸放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则待测液中一定存在SO32-

D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色,再加入少量氯水变成血红色,则待测液中存在Fe2+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待测液中可能存在SO42-、Cl-中的至少一种离子,故A错误;

B、加入稀盐酸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待测液中可能存在CO32-、HCO3-、SO32-;HSO3-等离子中的至少一种,故B错误;

C、加入硫酸放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则待测液中可能存在亚硫酸根离子或是亚硫酸氢根离子中的至少一种,故C错误;

D、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色,证明不含有三价铁离子,再加入少量氯水变成血红色,则三价铁离子出现,说明是亚铁离子被氯气氧化为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遇到硫氰酸钾显示红色,则待测液中存在Fe2+,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滕州市校级期末)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

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32-时,用硝酸酸化后再加BaCl2溶液

B为增强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向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硝酸酸化后,加KSCN溶液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用盐酸酸化后,加BaCl2溶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硝酸可以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32-时,可以用盐酸酸酸化后再加BaCl2溶液,故A错误;

B.高锰酸钾可以将盐酸氧化为氯气,不可以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故B错误;

C.硝酸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加KSCN溶液会显示红色,如果只含有三价铁离子时,也会产生此现象,应该先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再加入硝酸,故C错误;

D.用盐酸酸化后,无现象,加BaCl2溶液,可以生成白色不溶于酸的沉淀是硫酸钡,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无色溶液中若含有大量Na2SO4、Na2CO3、NaOH,为验证其中所含的阴离子,若限定只取一次待测液,加入试剂顺序正确的是

(  )

A盐酸、BaCl2、酚酞

BBaCl2、盐酸、酚酞

CBaCl2、酚酞、盐酸

D酚酞、盐酸、BaCl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加入盐酸,可以检验碳酸钠,现象为产生气泡,加入氯化钡,会和碳酸钠、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

B、加入氯化钡,会和碳酸钠、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再加入盐酸,可以鉴别有碳酸根离子,但是也和氢氧根中和了,无法鉴别氢氧根离子,故B错误;

C、先加入氯化钡,会和碳酸钠、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再加酚酞,变红,可以鉴别氢氧根的存在,最后加盐酸,产生气泡,可以鉴别碳酸根的存在(碳酸钡可以和盐酸反应),故C正确;

D、加酚酞,变红,可以鉴别氢氧根和碳酸根的存在(碳酸钠水解显示碱性),再加入盐酸,可以与碳酸根以及氢氧根反应,但是氢氧根无法鉴别是否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O42-、CO32-、HCO3-、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仍不变

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g

C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D该溶液中一定不含Al3+、Ba2+、Cl-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向该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则一定发生Fe2+、NO3-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铁和NO,阴离子种类不变,则原溶液中存在SO42-,又溶液中含有四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由电荷守恒可知,含有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即一定含有Na+

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则一定发生Fe2+、NO3-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铁和NO,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仍不变,故A正确;

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为氧化铁,其质量为:0.5mol×160g/mol=80g,故B错误;

C.该溶液中加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则加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故C正确;

D.由上述推断可知,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2+、Na+、SO42-、NO3-,一定不含Al3+、Ba2+、Cl-,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氯化钡,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  )

A一定含有SO42-

B一定含有Ag+或SO42-

C一定含有SO32-

D可能含有Ag+或SO42-或SO32-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氯化钡在溶液中会电离出Cl-和Ba2+,若向其中加入含有Ag+的溶液,则会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若向其中加入含SO42-的溶液,也会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若向其中加入含有亚硫酸根的溶液,则会被硝酸氧化为硫酸根,也会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SO42-、Cl-、CO32-的某一种.

(1)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2)若向(1)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根据(1)、(2)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正确答案

解:由于是可溶性盐,所以溶液中存在的盐离子和阴离子对应物质一定是可溶性,根据盐类物质溶解性情况可知:Ba2+不能和SO42-、CO32-共存,而只能和NO3-、Cl-共存;Ag+不能和SO42-、Cl-、CO32-三种离子共存,而只能和NO3-共存,则阴阳离子的组合一定是BaCl2、AgNO3.Cu2+不能和CO32-共存,所以只能为CuSO4;Na+对应CO32-为Na2CO3.即四种物质为BaCl2、AgNO3、CuSO4、Na2CO3

(1)中由于C盐是蓝色的,所以为CuSO4

(2)四支试管加入盐酸,B有沉淀,则B溶液为AgNO3;而D生成无色气体,则为二氧化碳,即D为Na2CO3

故答案为:BaCl2;Ag NO3;CuSO4;Na2CO3

解析

解:由于是可溶性盐,所以溶液中存在的盐离子和阴离子对应物质一定是可溶性,根据盐类物质溶解性情况可知:Ba2+不能和SO42-、CO32-共存,而只能和NO3-、Cl-共存;Ag+不能和SO42-、Cl-、CO32-三种离子共存,而只能和NO3-共存,则阴阳离子的组合一定是BaCl2、AgNO3.Cu2+不能和CO32-共存,所以只能为CuSO4;Na+对应CO32-为Na2CO3.即四种物质为BaCl2、AgNO3、CuSO4、Na2CO3

(1)中由于C盐是蓝色的,所以为CuSO4

(2)四支试管加入盐酸,B有沉淀,则B溶液为AgNO3;而D生成无色气体,则为二氧化碳,即D为Na2CO3

故答案为:BaCl2;Ag NO3;CuSO4;Na2CO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NO2-、SO42-、SO32-、CO32-、Cl-、I-等阴离子.某同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pH计测得溶液pH大于7

②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

③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

④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

⑤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酸化的(NH42Fe(SO42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

该同学最终确定在上述六种离子中共含NO2-、CO32-、Cl-三种阴离子.请分析,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  )

A①②④⑤

B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由实验④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可知白色沉淀是BaCO3,气体是CO2,所以可以排除SO42-和SO32-

实验③可以证明含有Cl-,由于要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所以只能是亚硝酸的自身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HNO2═H2O+NO↑+NO2↑所以因此该同学只需要完成③④两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选项B正确.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化学与材料的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