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一个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段为圆弧,半径为R,BC段水平且长度为R,一小物块质量为m与轨道间动摩擦因数为。当它从轨道顶端A无初速下滑时,恰好运动到C点静止,求:

(1)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若选A点所在的水平面为零势能面,物体到达B点时的机械能。

正确答案

解:(1)设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f对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

解得:

(2)设物体到达B点时动能为

则从B到C根据动能定理有:

物体在B点时的机械能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在这个过程中物体所具有的动能____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正确答案

不变,减少,减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说明下列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

(1)雪橇从山坡上滑下;

(2)炮弹从炮口斜向上射出,又落到远处地上;

(3)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

(4)小孩坐在秋千上,在妈妈推了一次以后,自己荡着。

正确答案

(1)势能转化为动能;

(2)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下降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

(3)势能转化为动能;

(4)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下降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质量为0.5kg的小球,从某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中小球受到大小为1N的恒定的空气阻力。若小球落地速度为16m/s。求:

(1)小球下落的高度?

(2)小球下落过程中损失了多少机械能?(g=10m/s2

正确答案

解:(1)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根据动能定理

代入数值,解得h=16m

(2)小球减少的机械能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皮带始终保持v="3" 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一个质量为m="1.0" kg、初速度为零的小物体放在传送带的左端,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传送带左右两端距离为s="4.5" m.

(1)求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

(2)设皮带轮由电动机带动,求物体在皮带上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消耗的电能.

正确答案

(1)2.5 s  (2)9 J

(1)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之后随传送带做匀速直线运动,μmg·t1=mv-0,所以t1="2" s,s1=at12=μgt12="3" m,s-s1=vt2,所以t2="0.5" s.知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为:t=t1+t2="2.5" s.

(2)加速过程摩擦力做功为:Wf=μmg·s1="4.5" J,转化为内能,物体动能的增量为:ΔEk=mv2="4.5" J,知消耗的电能为:E=Wf+ΔEk="9" J.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一块均匀的正方形板的边长为a,重为G,可以绕通过O点的水平轴转动,从AO呈水平位置开始将板释放,摆动一定时间后最后静止,B在O点的正下方,在这个过程中,方形板损失的机械能为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物体以J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当该物体经过斜面上某一点时,动能减少了80J,机械能减少了32J,则物体滑到斜面顶端时的机械能为____________。(取斜面底端为零势面)

正确答案

60J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有关做功的问题。

(1)如图甲,在保持M>>m条件下,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在控制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在实验中,该同学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纸带,如图乙是在m=100g,M=1kg情况下打出的一条纸带,O为起点,A、B、C为过程中的三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标出,有关数据如图乙,则打B点时小车的动能为Ek=        J,从开始运动到打击B点时,绳的拉力对小车做功W=      J。(保留2位有效数字)(g=9.8m/s2)

(2)在第(1)中绳的拉力对小车做功W大于小车获得的动能EK,请你举出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写出一种即可)

正确答案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瞬时速度求解B点速度,再根据动能表达式求动能;根据功的定义式求解拉力的功;(2)可以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系统误差,从测量角度分析偶然误差.

解:(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瞬时速度,故vB=≈1.0m/s

故动能为Ek=Mv2=×1×12=0.50J 绳的拉力对小车做功为W=mg?xB=0.1×9.8×0.5155≈0.51J

(2)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系统误差,从测量角度分析偶然误差;主要原因摩擦没有能完全抵消,沙与沙桶的重力大于绳的拉力(写出一种即可).

点评:本题关键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计算动能的增加量和合力做的功,同样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误差来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9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MN的半径为R,MP为粗糙水平面.两个小物块A、B可视为质点,在半圆形轨道圆心O的正下方M处,处于静止状态.若A、B之间夹有少量炸药,炸药爆炸后,A恰能经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N,而B到达的最远位置恰好是A在水平面上的落点.已知粗糙水平面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A在轨道最高点的速度大小;

(2)B到达的最远位置离M点的距离;

(3)A与B的质量之比.

正确答案

(1)(2)x=2R (3)

试题分析:(1)A恰能经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  

解得              (2分)

(2)A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    

B到达的最远位置离M点的距离即为  x=2R               (3分)

(3)炸药爆炸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                   (1分)

A上升到N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1分)

对B,由动能定理                   (1分)

解得               (1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小球自高为h的斜槽轨道的顶端A开始下滑,如图所示,设小球在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小球到达轨道底端B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因为小球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所以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作功,从顶端A点到低端B点下降的高度为h,根据动能定理可得,所以v=

下一知识点 :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机械能守恒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