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心源性)起病24小时后的治疗应选用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阿司匹林

C低分子肝素

D重组人纤维酶原激活剂(rt-PA)

E巴曲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心源性)起病24小时后的应选用抗凝治疗,选低分子肝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应选用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阿司匹林

C低分子肝素

D重组人纤维酶原激活剂(rt-PA)

E巴曲酶

正确答案

B

解析

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应选用抗血小板聚集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起病3小时内的治疗应选用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阿司匹林

C低分子肝素

D重组人纤维酶原激活剂(rt-PA)

E巴曲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起病3小时内的应选用溶栓治疗,选重组人纤维酶原激活剂(rt-P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32岁。购物时感头晕,恶心,乏力,随即意识消失,摔倒在地,约1分钟自行苏醒,无大小便失禁,无遗留意识或肢体功能障碍。其意识丧失最可能的病因为

A分离(转换)性障碍

B低血糖症

C迷走神经张力异常增高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E心率失常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动脉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TIA好发于34〜65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突然,多在体位改变、活动过度、颈部突然转动或屈伸等情况下发病。发病无先兆,有一过性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一般无意识障碍,历 时5〜20分钟,可反复发作,但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无后遗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超过2小时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下列哪项不符合脑缺血中的表现

A多发生在60岁以上

B多静态起病

C多动态起病

D意识障碍轻或无

E脑脊液无色透明

正确答案

C

解析

脑缺血卒中的起病状态多为安静或睡眠中,而脑出血卒中多为动态起病。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脑血栓形成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

A抽烟史

B蛛网膜下腔出血史

C脑出血史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

E梅毒史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1/3可形成血栓。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关于TI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发于50〜70岁

B发作突然,历时短暂

C颈动脉系统TIA以发作性偏瘫或单肢轻瘫最常见

D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以阵发性眩晕为最常见

E症状恢复不完全,留有神经功能受损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系指脑血管病损所致短暂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症状突起又迅速消失、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必定在24小时内缓解。不留任何后遗症。有反复同样发作的趋势。可有单肢或局部无力,感觉异常或失语等颈动脉系统表现;也可有偏盲、言语不清或共济失调等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症状。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65岁。半年内出现3次突然不能言语,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第3次伴右侧肢体麻木,既往有房颤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癫痫小发作

B偏头痛

C颈椎病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E顶叶肿瘤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伴有局灶症状的短暂的脑血液循环障碍,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症状和体征在24小时内消失。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是指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缺血导致的相应区域一过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但常有反复发作。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60岁,有高血压病史,突然出现双下肢无力倒地,随即自行站起,整个过程中意识清楚,并出现眩晕、恶心,不伴耳鸣,持续数分钟后恢复,诊断考虑

A头痛型癫痫

B颅内动脉瘤

C脑栓塞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E梅尼埃病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好发于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发作突然,历时短暂,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通常为5〜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不超过24小时。症状完全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常见症状为眩晕,平衡障碍,与该患者的表现相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脑复苏治疗重点是

A降低大脑耗氧量

B防治脑水肿

C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

D降低脑细胞能量消耗

E维持血压,保证脑部血液供应

正确答案

B

解析

脑细胞缺血缺氧后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脑复苏的主要任务是防治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以减轻或避免脑组织的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细胞功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72岁,脑血管病患者。住院期间突然半夜起床活动。无目的地摸床,摸墙,摸病友的头,自语,白天安静入睡。下列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CT检查

BMRI检查

C脑电图

D超声检查

ESPETCT检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患者有脑血管病病史,结合其症状,首先考虑为血管性痴呆,MRI检查可清楚显示脑实质及脑血管病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72岁,脑血管病患者。住院期间突然半夜起床活动。无目的地摸床,摸墙,摸病友的头,自语,白天安静入睡。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阿尔兹海默病

B脑肿瘤

C帕金森病

D老年性病呆

E血管性痴呆

正确答案

E

解析

患者有脑血管病病史,结合其症状,首先考虑为血管性痴呆,其症状通常包括记忆力、认知力、情绪与行为等一系列的症状与体征,并且持续到数月或半年以上。疾病病因主要是脑内血管病变。诊断血管性痴呆的最基本要素:①痴呆症状;②病史,临床检査和脑影像学检査证实有脑血管疾病(CVD)两者必须有相关性。丙戊酸钠为抗癫痫药,故不宜选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72岁,脑血管病患者。住院期间突然半夜起床活动。无目的地摸床,摸墙,摸病友的头,自语,白天安静入睡。该患者治疗不宜选用的药物是

A胆碱脂酶抑制剂

B氟哌啶醇

C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

D阿司匹林

E丙戊酸钠

正确答案

E

解析

患者有脑血管病病史,结合其症状,首先考虑为血管性痴呆,其症状通常包括记忆力、认知力、情绪与行为等一系列的症状与体征,并且持续到数月或半年以上。疾病病因主要是脑内血管病变。诊断血管性痴呆的最基本要素:①痴呆症状;②病史,临床检査和脑影像学检査证实有脑血管疾病(CVD)两者必须有相关性。丙戊酸钠为抗癫痫药,故不宜选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49岁,骑自行车于路口转弯处,扭头后视时突觉全身松软无力,犹如“骨架消失”,人和车倒,神志淸楚,四肢无法动弹,持续约3分钟后,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梗死

B偏头痛

CTIA跌倒发作

D神经官能症

E内耳眩晕症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结合患者的症状,首先考虑为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其表现常为眼前一过性黑蒙、雾视、视野中有黑点、眼前有阴影摇晃,光线减少或肢体出现无力、麻木,有时也会表现出眩晕、头昏、偏头痛、跌倒发作、共济失调、复视、偏盲或双侧视力丧失等症状。偏头痛多起病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以偏侧头痛、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为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男,78岁。晨起四肢乏力。2小时前行走中跌倒,不能起立。体检:意识清楚,只能以眼球上下运动示意。双侧周围性面瘫,张口伸舌和吞咽不能,留置鼻饲。四肢肌力0级,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阳性。感觉无异常。脑梗死部位在

A中脑

B脑桥基底部

C内囊后肢

D丘脑底部

E基底节区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临床表现为闭锁综合征,符合脑桥基底部病变的表现。

下一知识点 :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百度题库 > 临床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精神、神经系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