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共7306题
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处是
[ ]
正确答案
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达50%——7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 ]
正确答案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②重视实用技术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④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
[ ]
正确答案
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中国在公元3世纪——l3世纪之问保持着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属于此时期的科技成就有
①雕版印刷术②记录太阳黑子③实测地球子午线④铸铁柔化处理技术⑤计算圆周率的方法
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 ]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内容丰富,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正确的是①“蔡侯纸”的发明②胶泥活字印刷术的出现③《齐民要术》的编写④《授时历》的颁布
[ ]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②重视实用技术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④理论体系完整
[ ]
正确答案
下列关于古代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选项属于干支纪年的是
[ ]
正确答案
以帝王的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法,下列历史文化名词涉及帝王年号的是
[ ]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 ]
正确答案
明代玉米和甘薯的传入对中国粮食与人口增加影响极大。这两种作物传入后不久,一部图书就详细记载其特性以及推广的情形。这部图书应该是
[ ]
正确答案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发明,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划分的。下列中国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是
[ ]
正确答案
据《明史·外国传》载:“崇祯时,历法益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令其徒罗雅谷、汤若望等,以彼国新法相参较,开局纂修。”文中的“其”是指曾与徐光启长期合作的
[ ]
正确答案
下列人物,翻译过西方科学著作的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