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共7306题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共730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 ]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四部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人便足半年之粮,民间渐次(逐渐)广(推广)种(种植)”一语的只能是

[ ]

A《汜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历史纪年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农历以干支来纪年,一个周期为六十年

B乾隆四十年,指的是乾隆皇帝四十岁的那一年

C公元纪年以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零年

D公元前209年是公元前二世纪早期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元代郭守敬编订《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其揭示的是

[ ]

A《授时历》名称的由来

B《授时历》名称的含义

C《授时历》是最先进的立法

D《授时历》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与《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之先的一点是

[ ]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业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孟、仲、季分别指代第一、第二、第三,那么仲夏指的是阴历

[ ]

A五月

B六月

C七月

D八月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能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有

①《齐民要术》②北方的民歌③云冈石窟④顾恺之的绘画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 ]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四洲志》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一般是在农历

[ ]

A二月

B三月

C四月

D五月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有一个在玉米地中作战的片断。在我国关于玉米的种植最早可能出自

[ ]

A《齐民要术》

B《汜胜之书》

C《农政全书》

D《农桑辑要》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初,秉忠(刘秉忠)以《大明历》自辽、金承用二百余年……议欲修正而卒……守敬首言:‘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今司天浑仪,宋皇祐中汴京所造,不与此处天度相符,比量南北二极,约差四度;表石年深,亦复欹侧(倾斜)。’”因此,当时的科学家

[ ]

A创制简仪

B修订《大明历》

C进行经度测量

D颁布《太初历》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发明,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划分的。下列中国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是

[ ]

A重阳

B中秋

C清明

D端午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历史纪年方法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秦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三世纪晚期②康熙是爱新觉罗·玄烨的谥号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农历己丑年④民国1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实现了合作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齐民要术》与《农政全书》

[ ]

A都记载了少数民族的畜牧业生活

B都介绍了西方先进的水利技术

C都对传统农学进行了总结

D都形成了完整的农学体系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记载,王祯的《农书》(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这三部农书,后两部书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全是前一本书的重复。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从宋朝到清朝农具的品种没有增加

B从元朝到清朝农具的性能没有变化

C从明朝到清朝农书的编写水平停滞不前

D从元朝到清朝农业生产技术几乎停滞不前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