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共7306题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共730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具体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冬至、小寒、大寒”。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节气反映中国传统农业与四季变化密切相关

B节气体现了国家的“重农抑商”政策

C节气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与生活

D节气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进步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 ]

A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B多种经营

C商品生产

D重农抑商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徐光启思想和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支持“反清复明”活动

B积极引进西学

C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D领导东林党的政治活动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国古代的农书中,把生产工具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详细记载了转轮排字盘等重大发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

A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B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C王祯的《农书》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有很大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南朝祖冲之最早运用极限理论,推算出比外国早1000多年的圆周率

B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C南朝范缜所著《神灭论》以无神论思想批判了“形神统一、形亡神灭”的谬论

D北朝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必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 ]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是

[ ]

A《氾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我国古代科技著作中最早记载西方科技成果的是:

[ ]

A《梦溪笔谈》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概(既声,稠密之意)种,七、八月犁掩杀(遮盖)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同。”这段记述主要表明

①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农民就知道使用绿肥②绿肥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地力,增加粮食作物产量

③绿豆、小豆和胡麻是培植绿肥的主要作物④先民的勤劳和智慧造就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262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主持编订了《授时历》,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授时历》其名取意于“敬授民时”。这主要说明:

①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特色②统治者重视天文立法是“重农”政策的体现

③中国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

A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注重因地制宜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与贾思勰《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 ]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徐光启在其翻译的《几何原本》序言中写道:“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人不当学。”这表明徐光启主张

[ ]

A大量翻译西方书籍

B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运用西方思想改造中国

D传播西方基督教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 ]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甘薯的传入对中国粮食和人口增加影响很大,这种作物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科技图书记载其特性以及其推广的情形。这部图书应该是

[ ]

A《齐民要术》

B《氾胜之书》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