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差数列
- 共11217题
已知两个等差数列an、bn的前n项和分别为An和Bn,若=
,则使
为整数的正整数的个数是______.
正确答案
=
=
=
=
=
=7+
验证知,当n=1,2,3,5,11时为整数.
故答案为:5
一个有限项的等差数列,前4项之和为40,最后4项之和是80,所有项之和是210,则此数列的项数为______.
正确答案
由题意可得:
前4项之和为a1+a2+a3+a4=40①,
后4项之和为an+an-1+an-2+an-3=80②,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①+②可得:
4(a1+an)=120⇒(a1+an)=30,
由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得:Sn== 15n=210,
所以n=14.
故答案为:14
数列{an}是首项为23,公差为整数的等差数列,且第六项为正,第七项为负.
(1)求数列的公差;(2)求前n项和Sn的最大值;
(3)当Sn>0时,求n的最大值.
正确答案
(1)由已知a6=a1+5d=23+5d>0,a7=a1+6d=23+6d<0,
解得:-<d<-
,又d∈Z,∴d=-4
(2)∵d<0,∴{an}是递减数列,又a6>0,a7<0
∴当n=6时,Sn取得最大值,S6=6×23+(-4)=78
(3)Sn=23n+(-4)>0,整理得:n(50-4n)>0
∴0<n<,又n∈N*,
所求n的最大值为12.
在等差数列{an}中,a1+3a8+a15=60,则a8的值为______.
正确答案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a1+a15=2a8
∴a1+3a8+a15=5a8=60
∴a8=12
故答案为:12
(本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且
(Ⅰ)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Ⅱ)若,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正确答案
(Ⅰ)(Ⅱ)
(Ⅰ)数列为等差数列,公差
,所以
,
故 2分
由已知得当时,
,所以有
两式相减得:,即
,所以
5分
又,从而
,
所以是以
为首项,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于是
6分
(Ⅱ)
∴ 7分
9分
两式相减得 11分
所以 12分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考查“错位相减法”求和,意在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转化与化归思想的运用.
数列满足
,则
的前
项和为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当为奇数时,
,
因此每四项的和依此构成一个以10为首项,16为公差等差数列,所以
的前
项和为
若实数a,b,c成等差数列,点P(-1,0)在动直线ax+by+c=0上的射影为M,已知点N(3,3),则线段MN长度的最大值是______.
正确答案
∵a,b,c成等差数列,
∴2b=a+c,即a-2b+c=0,
可得方程ax+by+c=0恒过Q(1,-2),
又点P(-1,0)在动直线ax+by+c=0上的射影为M,
∴∠PMQ=90°,
∴M在以PQ为直径的圆上,
∴此圆的圆心A坐标为(,
),即A(0,-1),半径r=
|PQ|=
=
,
又N(3,3),
∴|AN|==5,
则|MN|max=5+.
故答案为:5+
已知(2+)n展开式中的第五、第六、第七项的二项式系数成等差数列,求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的系数.
正确答案
由于第四、第五、第六项的二项式系数成等差数列可得
Cn4+Cn6=2Cn5建立关于n的方程得
+
=2•
,
化简得n2-21n+98=0,
解得n=14或7,
当n=14时,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是T8,
其系数为C147•27•()7=3432;
当n=7时,
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是T4和T5,T4的系数为C73•24()3=70,T5的系数为C74•23(
)4=
.
已知数列{an}中,a1=、点(n、2an+1-an)在直线y=x上,其中n=1,2,3….
(Ⅰ)令bn=an-1-an-3,求证数列{bn}是等比数列;
(Ⅱ)求数列{an}的通项;
(Ⅲ)设Sn、Tn分别为数列{an}、{bn}的前n项和,是否存在实数λ,使得数列{}为等差数列?若存在,试求出λ.若不存在,则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I)由已知得a1=,2an+1=an+n,
∵a2=,a2-a1-1=
-
-1=-
,
又bn=an+1-an-1,bn+1=an+2-an+1-1,
∴=
=
=
=
.
∴{bn}是以-为首项,以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II)由(I)知,bn=-×(
)n-1=-
×
,
∴an+1-an-1=-×
,
∴a2-a1-1=-×
,a3-a2-1=-
×
,
…
∴an-an-1-1=-×
,
将以上各式相加得:
∴an-a1-(n-1)=-(
+
+…+
),
∴an=a1+n-1-×
=
+(n-1)-
(1-
)=
+n-2.
∴an=+n-2.
(III)存在λ=2,使数列{}是等差数列.
由(I)、(II)知,an+2bn=n-2
∴Sn+2T=-2n
=
=
+
Tn
又Tn=b1+b2++bn==-
(1-
)=-
+
=
+
(-
+
)
∴当且仅当λ=2时,数列{}是等差数列.
对于数列,把
作为新数列
的第一项,把
或
(
)作为新数列
的第
项,数列
称为数列
的一个生成数列.例如,数列
的一个生成数列是
.已知数列
为数列
的生成数列,
为数列
的前
项和.
(1)写出的所有可能值;
(2)若生成数列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3)证明:对于给定的,
的所有可能值组成的集合为
.
正确答案
(1)(2)
(3)详见解析.
试题分析:(1)列举出数列所有可能情况,共
种,分别计算和值为
,本题目的初步感观生成数列
(2)已知和项解析式,则可利用
求通项. 当
时,
,而
当且仅当
时,才成立.所以
(3)本题实际是对(1)的推广.证明的实质是确定集合
的个数及其表示形式.首先集合
的个数最多有
种情形,而每一种的值都不一样,所以个数为
种情形,这是本题的难点,利用同一法证明. 确定集合
的表示形式,关键在于说明分子为奇数.由
得分子必是奇数,奇数个数由范围
确定.
试题解析:解:(1)由已知,,
,
∴,
由于,
∴可能值为
. 3分
(2)∵,
当时,
,
当时,
,
,
, 5分
∵是
的生成数列,
∴;
;
;
∴
在以上各种组合中,
当且仅当时,才成立.
∴. 8分
(3)共有
种情形.
,即
,
又,分子必是奇数,
满足条件的奇数
共有
个. 10分
设数列与数列
为两个生成数列,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从第二项开始比较两个数列,设第一个不相等的项为第
项.
由于,不妨设
,
则
,
所以,只有当数列与数列
的前
项完全相同时,才有
.12分
∴共有
种情形,其值各不相同.
∴可能值必恰为
,共
个.
即所有可能值集合为
. 13分
注:若有其它解法,请酌情给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