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焓变、反应热
- 共2059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H-T△S>0,反应非自发进行,反应△S>0,满足△H-T△S>0,则△H>0,故A正确;
B、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所以△S>0,故B错误;
C、△H-T△S<0反应自发进行,所以熵不一定增加,故C错误;
D、液态水可自发挥发成水蒸气的过程,属于熵增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A.
(2015秋•抚州校级期中)偏二甲肼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CH3)2NNH2(l)+2N2O4(l)═2CO2(g)+3N2(g)+4H2O(g) (Ⅰ)
(1)反应(Ⅰ)中氧化剂是______.
(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2O4(g)⇌2NO2(g) (Ⅱ)
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Ⅱ)为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一定温度下,反应(Ⅱ)的焓变为△H.现将1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如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4)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25℃时,将a mol 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向该溶液滴加b 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_____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______mol•L-1.(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b=2×10-5 mol•L-1)
正确答案
解:(1)反应(Ⅰ)中,N2O4(l)中N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N2O4(l)是氧化剂,(CH3)2NNH2(l)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
故答案为:N2O4;
(2)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即△H>0,
故答案为:吸热;
(3)a、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的质量不相等,密度不变,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反应过程中,反应热不会变化,不是变量,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根据反应速率大小,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故c错误;
d、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4)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25℃时,将a mol 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是因为铵根离子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加入氨水溶液抑制铵根离子水解,平衡逆向进行;将a mol NH4NO3溶于水,向该溶液滴加b L 氨水后溶液呈中性,依据电荷守恒计算可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10-7mol/L,c(NH4+)=c(NO3-);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b=2×10-5 mol•L-1,设混合后溶液体积为1L,(NH4+)=c(NO3-)=amol/L;根据一水合氨电离平衡得到:NH3•H2O⇌NH4++OH-,平衡常数K=


故答案为:NH4++H2O⇌NH3•H2O+H+;逆向;
解析
解:(1)反应(Ⅰ)中,N2O4(l)中N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N2O4(l)是氧化剂,(CH3)2NNH2(l)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
故答案为:N2O4;
(2)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即△H>0,
故答案为:吸热;
(3)a、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的质量不相等,密度不变,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反应过程中,反应热不会变化,不是变量,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根据反应速率大小,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故c错误;
d、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4)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25℃时,将a mol 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是因为铵根离子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加入氨水溶液抑制铵根离子水解,平衡逆向进行;将a mol NH4NO3溶于水,向该溶液滴加b L 氨水后溶液呈中性,依据电荷守恒计算可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10-7mol/L,c(NH4+)=c(NO3-);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b=2×10-5 mol•L-1,设混合后溶液体积为1L,(NH4+)=c(NO3-)=amol/L;根据一水合氨电离平衡得到:NH3•H2O⇌NH4++OH-,平衡常数K=


故答案为:NH4++H2O⇌NH3•H2O+H+;逆向;
(2015秋•濮阳校级期中)已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所致.图为N2(g)和O2(g)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人们通常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则N≡N键的键能为______kJ•mol-1.根据上图写出N2(g)和O2(g)生成N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NO(g)分解生成N2(g)和O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当有16g O2(g)生成时,该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kJ.
正确答案
解:(1)由图可知:N≡N键的键能为946kJ•mol-1,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946kJ•mol-1+498kJ•mol-1-2×632kJ•mol-1=180 kJ•mol-1,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H=+180 kJ•mol-1;
故答案为:946;N2(g)+O2(g)═2NO(g)△H=+180 kJ•mol-1;
(2)由N2(g)+O2(g)═2NO(g)△H=+180 kJ•mol-1可知,其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g)=N2(g)+O2(g)△H=-180kJ/mol,当有16g O2(g)(即0.5mol)生成时,该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90kJ;
故答案为:2NO(g)=N2(g)+O2(g)△H=-180kJ/mol;90.
解析
解:(1)由图可知:N≡N键的键能为946kJ•mol-1,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946kJ•mol-1+498kJ•mol-1-2×632kJ•mol-1=180 kJ•mol-1,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H=+180 kJ•mol-1;
故答案为:946;N2(g)+O2(g)═2NO(g)△H=+180 kJ•mol-1;
(2)由N2(g)+O2(g)═2NO(g)△H=+180 kJ•mol-1可知,其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g)=N2(g)+O2(g)△H=-180kJ/mol,当有16g O2(g)(即0.5mol)生成时,该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90kJ;
故答案为:2NO(g)=N2(g)+O2(g)△H=-180kJ/mol;90.
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硫固体变化为硫蒸气吸热,所以前者放出热量更多,故A错误;
B、从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1,可知金刚石能量高于石墨,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越不稳定,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故B错误;
C、由H+(aq)+OH-(aq)═H2O(l)△H=-57.3kJ•mol-1,可知:含0.5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浓硫酸溶解放热,所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大于57.3kJ,故C错误;
D、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
故选C.
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的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CH3OH(g)+H2O(g)=CO2(g)+3H2(g)的△H<0,故A正确;
B、当盐酸的体积超过20是的曲线应该迅速下降,故B错误;
C、根据图③(S表示溶解度),A点在由线乙的上方,由线甲的下方,所以表示T1°C时甲为不饱和溶液,乙溶液过饱和溶液,故C错误;
D、升高温度v(逆)>v(正),所以平衡逆向移动,故D错误;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