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8分)1.已知一般钾盐均为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在某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1)试将上述反应改写成离子议程式                                           

(2)该离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3)在水溶液中为红色,在水溶液中为黄色。某条件下该反应建立平衡后,体系为两种离子的混合液,颜色为橙色。

若加水将其稀释,溶液颜色将偏              (红、黄)原因是                  

                                                                             

若在在上述平衡体系的溶液中中加入硫酸钾固体体系颜色有何变化?为什么?

                                                                                   

Ⅱ.固定和利用,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正在研究利用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

某科学实验将6mol和8molH充入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右图中实线所示(图中字母后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

问题:

(1)由图分析,在下列时间段内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是        (填答案编号)。

a.0~1min     b.1~3min      c.3~8min    d.8~11min

(2)仅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与实线相比,曲线Ⅰ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曲线Ⅱ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3)下列表述能表示该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填答案编号)

a.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容器内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d.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正确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全球能源紧张及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

(1)如图为C及其氧化物的变化关系图,若①变化是置换反应,则其化学方程式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变化过程哪些是吸热反应________(填序号)。

(2)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可用如下方法合成甲醇:

方法一 CO(g)+2H2(g)CH3OH(g)

方法二 CO2(g)+3H2(g)CH3OH(g)+H2O(g)

在25℃、101 kPa下,1克甲醇完全燃烧放热22.68 kJ,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火力发电厂CO2的年度排放量是2 200万吨,若将此CO2完全转化为甲醇,则理论上由此获得的甲醇完全燃烧放热约是________k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金属钛冶炼过程中其中一步反应是将原料金红石转化:TiO2(金红石)+2C+2Cl2高温,TiCl4+2CO 已知: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TiO2(s)+2Cl2(g)=TiCl4(s)+O2(g) ΔH=+141 kJ·mol-1

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ΔH=________。

(4)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饮用水消毒,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臭氧几乎可与除铂、金、铱、氟以外的所有单质反应。如:

6Ag(s)+O3(g)=3Ag2O(s) ΔH=-235.8 kJ·mol-1

已知:2Ag2O(s)=4Ag(s)+O2(g)ΔH=+62.2 kJ·mol-1

则O3转化为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H2O(g)高温,H2+CO(合理即可,如与CuO、FeO、SiO2等反应) ①③

(2)CH3OH(l)+O2(g)=CO2(g)+2H2O(l) ΔH=-725.76 kJ·mol-1 3.63×1014

(3)-80 kJ·mol-1

(4)2O3(g)=3O2(g) ΔH=-285 kJ·mol-1

(1)由信息可知反应①是置换反应,所以应为吸热反应;(2)1 mol甲醇燃烧放出热量22.68 kJ×32=725.76 kJ,依据信息生成物水为液态;依据碳原子守恒n(CH3OH)=n(CO2)==5×1011 mol,放出热量725.76 kJ·mol-1×5×1011 mol=3.63×1014 kJ;(3)对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编号从前到后分别为①②③,③-②+①×2即可得所求方程式,所以ΔH=+141 kJ·mol-1-(-566 kJ·mol-1)+(-393.5 kJ·mol-1)×2;(4)首先写出所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O3(g)=3O2(g),前式×2+后式×3即可得所求热化学方程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已知 2 mol SO2 (g) 氧化为2 mol SO3 (g)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SO2 (g) 氧化为SO3 (g) 的热化学方程式:                                                      

(2)氧化SO2时,工业上常加入V2O5作催化剂,其反应机理可表示为

SO2 + V2O5 = SO3 + 2VO2,   4VO2 + O2 = 2V2O5

上图中表示加入V2O5的反应曲线为            (填“a”或“b”)。

(3)若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 (g)和1 mol O2 (g),如图甲所示,经2 min达到平衡,测得放出热量为178.2 kJ,则:

①2 min内 O2的化学反应速率v(O2)=                          

②若再充入1 mol O2重新达到平衡时,SO3平衡浓度的取值范围是:                  

(4)若将2 mol SO2 (g)和1 mol O2 (g)充入容积可变的容器乙中,初始体积为2 L,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kJ,则Q     178.2 kJ(填“>”,“=”或“<”)。

正确答案

(1)2SO2(g) + O2(g) 2SO3(g),ΔH=-198 kJ/mol (2)b

(3)① 0.225 mol·L1·min1    ② 0.9mol/L<c(SO3)<1 mol/L      (4)>

(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 + O2(g) 2SO3(g),ΔH=-198 kJ/mol。

(2)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热,所以答案是b。

(3)①放出热量为178.2 kJ,则消耗的氧气是178.2÷198=0.9mol,所以氧气的反应速率是

②在冲入氧气之前生成三氧化硫是1.8mol,但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无论冲入多少氧气,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不能超过2mol,所以浓度范围是0.9mol/L<c(SO3)<1 mol/L。

(4)乙是保持恒压的,又因为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所以乙中反应物的转化率要大于甲中的,即放出的热量大于Q kJ。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6分)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叫煤化工。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

C(s)+H2O(g) CO(g)+H2(g)  ΔH=+131.3 kJ•mol-1

①该反应在常温下   自发进行(填“能”与“不能”);

②恒温,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上可逆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Ⅰ混合气体的密度;              Ⅱ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Ⅲ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ⅣCO物质的量浓度

A.只有Ⅳ    B.只有Ⅰ和Ⅳ  C.只有Ⅱ和Ⅲ  D.Ⅰ、Ⅲ和Ⅳ    

(2)水煤气再进一步反应可制取氢气。反应为H2O(g)+CO(g) H2(g)+CO2(g),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4/9。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只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mol/L

D.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3)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右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在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反应

①下列措施中能使c (CH3OH)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②在温度T1时,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H2) =" 2.4" mol;其它条件不变,在温度T2时,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CO2) =" 0.82" mol,则T2    T1。(填“>”、“<”或“=”),

(4)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家从烟道气中分离出CO2与太阳能电池电解水产生的H2合成甲醇。CH3OH、H2的燃烧热分别为:△H=-725.5kJ/mol、△H=-285.8kJ/mol。

①写出工业上以CO2、H2合成CH3OH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该转化的积极意义是   

③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CO2=C+O2(△H>0、△S<0)来消除CO2对环境的影响。请你判断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   

正确答案

(1) ①不能  ②  D    (2)C         (3) ① CD    ② >

(4)①CO2(g)+3H2(g)→CH3OH(l)+H2O(l)  △H=-131.9kJ/mol

②可降低温室效应和弥补资源短缺

③不可行,该反应是一个焓增、熵减的反应,所以不能自发进行

(1)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吸热放热可逆反应,所以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因为恒温,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所以I、Ⅱ、Ⅲ均不能说明。只有当CO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时可以说明。

(2)反应开始时丙中浓度最大,甲中浓度最小,反应速率丙最快,甲最慢。因为反应前后体积不变,而甲和丙中反应物的浓度之比相同,所以其平衡是等效的,所以C不正确。根据方程式可知             H2(g)+CO2(g)  H2O(g)+CO(g)

起始量(mol)                    0.010    0.010        0     0

转化量(mol)                      x         x         x     x

平衡量(mol)                  0.010-x    0.010-x     x     x

所以,解得x=0.006,即转化率是60%。乙中最大氢气的浓度,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

(3)根据图像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则原体系的物质的浓度将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降低生成物水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CH3OH)增大。若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相当于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CH3OH)增大。在温度T2时,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CO2) =" 0.82" mol,则此时n(H2) ="2.46" mol.因为反应放热,温度越高氢气的物质的量越多,所以T2大于T1

(4)根据盖斯定律和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CO2、H2合成CH3OH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在反应中消耗二氧化碳,所以可以降低温室效应,同时生成甲醇可以弥补资源短缺。因为△H>0、△S<0,所以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已知: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

H2(g)=H2(l) ΔH=-0.92 kJ·mol1

O2(g)=O2(l) ΔH=-6.84 kJ·mol1

H2O(l)=H2O(g) ΔH=+44.0 kJ·mol1

请写出液氢和液氧反应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373 K时,反应A(g)2B(g)在前110 s内的反应进程。

①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

②373 K时反应进行到70 s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反应进行到90 s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

③请在图中画出反应物A在0~70 s时的浓度变化曲线。

正确答案

 (1)H2(l)+1/2O2(l)=H2O(g)  ΔH=-237.46 kJ·mol1

H2+2OH-2e=2H2O

(2)① ②B D ③如图

 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反应原理内容,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的移动、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由盖斯定律,利用题给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推导可得要求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l)+1/2O2(l)=H2O(g) ΔH=-237.46 kJ·mol1

(2)②反应进行到70 s时B的浓度和A的浓度均降低为原来的1/2,且平衡移动时B的浓度逐渐增大,A的浓度逐渐减小,即平衡向右移动,可以判断改变的条件是扩大容器体积。反应进行到90 s时A的浓度突然增大,平衡移动时A的浓度逐渐变小,B的浓度逐渐变大,即平衡向右移动,可以判断改变的条件是增大A的浓度。③由图可以看出反应起始时B的浓度为0,进行到60 s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A的浓度为0.040 mol·L1,B的浓度为

0.120 mol·L1,由化学计量数关系知B的浓度变化量是A的浓度变化量的2倍,可以求出A的起始浓度为+0.040 mol·L1=0.100 mol·L1,可以画出对应曲线。

下一知识点 :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焓变、反应热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