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合成氨工业用氢和氮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合成,下表表示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作用下达到动态平稳时氨的含量。

达到平稳时混合气体中氨的含量(体积百分比)(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3)

右图是一透热性能很好的坚固容器,活塞C可左右移动。其总体积为44.8L,现将400℃、300大气压的氢气33.6L和400℃、

300大气压的氮气11.2L充入容器中,当两者反应达到动态平稳

时,若保持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压强仍为400℃和300大气压,求:

(1)容器是向外界放热,还是吸热?为什么?

(2)试计算充入容器中氮气质量是多少克?

(3)活塞C要向左侧移动的距离与容器全长之比是多少?

正确答案

(1)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若保持反应时温度不变,容器必须向外界放热.

(2) 1.7×103g

(3)活塞C向左移动距离与活塞全长之比为=0.24

(1)由表中查出在400oC、300大气压条件下氢、氮混合达到动态平衡时的氨的含量为47%。

氢和氮反应方程如下

N2+3H2 2NH3+92.4kJ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若保持反应时温度不变,容器必须向外界放热.

(2)因为

所以V0==1363L,则

m=×28=1.7×103g

(3)动态平衡时氢和氮的含量均为53%,其总体积为V'=(33.6+11.2)×0.53=23.74L

反应后生成氨的体积为

V"=(33.6+11.2)×0.47÷2=10.53L

则反应后总体积为

V=V'+V"=34.72L

活塞C向左移动距离与活塞全长之比为=0.24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煤作为燃料有两种途径:

Ⅰ.C(s)+O2(g)===CO2(g) ΔH1<0

Ⅱ.C(s)+H2O(g)===CO(g)+H2(g) ΔH2>0

2CO(g)+O2(g)===2CO2(g) ΔH3<0

2H2(g)+O2(g)===2H2O(g) ΔH4<0

请回答:(1)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____途径Ⅱ放出的热量(填“>”、“<”或“=”)。

(2)ΔH1、ΔH2、ΔH3、ΔH4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H1=(2ΔH2+ΔH3+ΔH4)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共12分)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用0.50mol·L-1KI、0.2%淀粉溶液、0.20mol·L-1K2S2O8、0.10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S2O82-+2I-==2SO42- +I2(慢)    I2+2 S2O32-==2I-+S4O62-(快)

(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__________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成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2-):n(S2O82-)_______。

(2)为探讨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表中Vx=_______________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3,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82-)~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地标注)

(4)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该电池反应为:

2Li(s)+I2(s)=2LiI(s)     △H

已知:4Li(s)+O2(g)=2Li2O(s)      △H1

4LiI(s)+O2(g)=2I2(s)+2Li2O(s)      △H2

则电池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共12分)(1) Na2S2O3(1分),<2 (2分)

(2) 2(1分) 保证反应物K2S2O8浓度改变,而其他的不变,才到达实验目的(2分)

(3) (4分,文字和线画对各给1分)

 (4) (△H1-△H2)/2(2分)

试题分析:(1)由于Na2S2O3能被单质碘氧化,即Na2S2O3是消耗单质碘的,所以当溶液中的Na2S2O3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成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则Na2S2O3应该是不足的,所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恰好反应时,S2O32-与S2O8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因此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2-):n(S2O82-)<2︰1。

(2)由于要保证保证反应物K2S2O8浓度改变,而其他的不变,才到达实验目的,所以根据实验中的数据可知,溶液的总体积是20ml,因此Vx=20ml-8.0ml-4.0ml-4.0ml-2.0ml=2.0ml。

(3)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降低,则需要的反应时间增加。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需要的反应时间减少,所以正确的图像是(见答案)。

(4)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2即得到反应2Li(s)+I2(s)=2LiI(s),所以该反应的△H=(△H1-△H2)/2。

点评:该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熟练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试写出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查阅资料:丁烷的燃烧热为---2900kJ/mol。)

(1)                                                                    

(2)已知:C(s)+O2(g)=CO2(g);ΔH=-393.5 kJ/mol;

2H2(g)+O2(g)=2H2O(g);ΔH=-483.6 kJ/mol,现有0.2 mol的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且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 kJ热量,则混合物中C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正确答案

(1)C4H10(g)+13/2O2(g)=4CO2(g)+5H2O(l) △H=-2900kJ/mol

(2)1:1

(1)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所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4H10(g)+13/2O2(g)=4CO2(g)+5H2O(l) △H=-2900kJ/mol。

(2)设混合物中C为xmol,H2为(0.2-x)mol,依题意有:393.5 kJ/mol ×xmol+241.8kJ/mol ×(0.2-x)mol =63.53 kJ   x=0.1,则混合物中C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能源危机当前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

(1)下列做法有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      (填字母)。

a.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b. 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c.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 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2)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在氧气充足时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a)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相比较,      (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为              

(b)12 g石墨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36 g,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      

(3)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 kJ ▪mol-1、497 kJ ▪mol-1

N2 (g)+ O2 (g)="==" 2 NO (g) H="+180.0" kJ ▪mol-1

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     kJ ▪mol-1

(4)综合上述有关信息,请写出用CO除去NO的热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

(1)acd         (2)石墨  -393.5 kJ ▪mol-1  252.0 kJ          (3)631.5

(4)2NO(g)+2CO(g)="==" N2(g)+ 2CO2 (g) △H=-746.0 kJ ▪mol-1

(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是错误的,不可取的,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cd。

(2)(a)根据图像可知,金刚石的总能量大于石墨的,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所以根据图像可以看出石墨的燃烧热是110.5kJ/mol+283.0kJ/mol=393.5kJ/mol。

(b)12g石墨完全生成CO2,质量是44g,完全生成CO是28g,所以36g气体是混合气。设CO2和C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和y,则x+y=1mol、44x+28y=36g,解得x=y=0.5mol,所以实际放出的热量是0.5mol×(110.5kJ/mol+393.5kJ/mol)=252.0kJ。

(3)反应热就是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所以946kJ/mol+497kJ/mol-2x=+180.0kJ/mol,解得x=631.5kJ/mol,即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631.5kJ/mol。

(4)根据图像可知①2CO(g)+O2 (g)="==" 2CO2 (g) △H=-566kJ/mol,又因为②N2 (g)+ O2 (g)="==" 2 NO (g) H="+180.0" kJ ▪mol-1,所以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即得到2NO(g)+2CO(g)="==" N2(g)+ 2CO2 (g),所以反应热△H=-566kJ/mol-180kJ/mol=-746.0 kJ ▪mol-1

下一知识点 :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焓变、反应热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