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根据化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常温下,取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 ml, 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_____ (填“A”或“B”)。

Ⅱ、丙烷在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它也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作为能源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已知:①2C3H8(g)+7O2(g)=6CO(g)+8H2O(l),△H1=-2741.8kJ/mol

②2CO(g)+O2(g)=2CO2(g)  △H2=-566kJ/mol

(1)写出丙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现有1mol C3H8在不足量的氧气里燃烧,生成1mol CO和2mol CO2以及气态水,将所有的产物通入一个固定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CO(g)+H2O(g)=CO2(g)+ H2(g) △H1=+41.2kJ/mol

①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体系中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v(H2)=v(CO)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    d.CO2的浓度不再反生变化

②5min后体系达到平衡,经测定,H2为0.8mol,则v(H2)=                  

③向平衡体系中充入少量CO,则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依据(1)中的反应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丙烷气体;燃料电池内部是熔融的掺杂着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其内部可以传导O2-。在电池内部O2-移向         极(填“正”或“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为                    

正确答案

Ⅰ、B     (2分)

Ⅱ、(1)C3H8(g)+5O2(g)==3CO2(g)+4H2O(l),△H=-2219.9KJ/mol (2分)

(2)①b、d;(2分)②0.16 mol/L•min;(2分) ③不变 (2分)

(3)负极(1分), O2+4e- = 2O2-(2分)

试题分析:Ⅰ、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盐酸是强酸,全部电离,因此在pH相等的条件下醋酸溶液的浓度大于盐酸溶液的浓度。与锌的反应过程中醋酸还可以继续电离出氢离子,所以醋酸与锌反应的速率大,因此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B。

Ⅱ、(1)已知①2C3H8(g)+7O2(g)=6CO(g)+8H2O(l),△H1=-2741.8kJ/mol、②2CO(g)+O2(g)=2CO2(g)  △H2=-566kJ/mol,则依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3)÷2即得到热化学方程式C3H8(g)+5O2(g)==3CO2(g)+4H2O(l),其中△H=(-2741.8kJ/mol-566kJ/mol×3)÷2=-2219.9KJ/mol。

(2)①a.由反应可知,反应前后的压强始终不变,则体系中的压强不发生变化,不能判断平衡,故a错误;b.v(H2)=v(CO),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b正确;c.因体积不变,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不发生变化,不能判断平衡,故c错误;d.C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由平衡的特征“定”可知,则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故d正确;故答案为:bd;

②5min后达到平衡,H2为0.8mol,其浓度是0.8mol÷1L=0.8mol/L,则v(H2)=0.8mol/L÷5min=0.16mol/(L•min);

③因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3)原电池内部阴离子向由正极向负极移动,所以电池内部O2-由正极移向负极;原电池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丙烷在负极放电,与O2-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与水,电极反应式为C3H8+10O2--20e-=3CO2+4H2O,正极是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 =2O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Ⅰ)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制备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H

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O中的C与O之间为叁键连接,该反应的△H=               

(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合成甲醇的反应,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molCO和2molH2,加入合适催化剂(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后在250°C开始反应,并用压力计监测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

 

则从反应开始到20min时,以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若升高温度则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A.2v(H2)=v(CH3OH)

B.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CO的同时生成2nmolH2

(Ⅱ)回答下列问题:

(1)体积均为100ml pH=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Ka(HX) ______ Ka(CH3COOH)(填>、<或=)

(2)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____________mol·L-1(填精确值)。

正确答案

Ⅰ(1)-116 KJ/mol    (2)0.0125mol/(L·min);   4; 减小。  (3)B C 

Ⅱ(1)>  (2)9.9×10-7

试题分析:Ⅰ(1)△H=(1072+2×436-3×413-358-463)KJ/mol ="-116" KJ/mol。(2)在恒温、恒压下,P1:P2=n1:n2.12.6:8.4=3:X解得X=2. CO(g)+2H2(g)  CH3OH(g) 在反应开始时n(CO)=" 1mol;" n(H2) =2mol;n(CH3OH)=0mol.假设反应消耗CO的物质的量为a,则20min时n(CO)="(1-a)mol;" n(H2)=" (2-2a)mol;" n(CH3OH)=amol. (1-a)+(2-2a)+a=2.解得a=0.5mol.所以V(CO)=△C/△t=0.5mol÷2L÷20min= 0.0125mol/(L·min) .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C(CH3OH)÷{C(CO)·C(H2)}= (0.5÷2)÷{(0.5÷2)×(1÷2)2}=4. 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即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化学平衡常数减小。(3)A.若反应达到平衡,则v(H2)v(CH3OH)=2:1;而A选项的则为v(H2)v(CH3OH) ="1:2" 。不相等。未达到平衡。B. 该反应是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若达到平衡,则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平均摩尔质量也不变。正确。C.该反应是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若达到平衡,则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由于容器的容积不变,所以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正确。D.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在任何时刻,每生成nmolCO的必同时生成2nmolH2。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C。Ⅱ(1)当溶液稀释时溶液的酸性越强,PH变化就越大。故Ka(HX) >Ka(CH3COOH)。(2)由于溶液呈电中性,所以C(Na+)+C(H+)=C(OH-)+C(CH3COO-).25℃时,Kw=10-14,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的pH=6,C(H+)=10-6,则C(OH-)="Kw/" C(H+)=10-14÷10-6=10-8。则溶液中C(CH3COO)-c(Na+)= C(H+)- C(OH-)=10-6-10-8=9.9×10-7(mol/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随着大气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拟于“十二五”期间,将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减少8%,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减少10%。目前,消除大气污染有多种方法。

(1)处理NOx的一种方法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已知: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kJ·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为                                  

(2)降低汽车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排气管上安装催化 转化器,发生如下反应:

2NO(g)+2CO(g)N2(g)+2CO2(g) △H<0。        

若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NO、1molCO充入1L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           

若保持温度不变,20min时再向容器中充入CO、N2各0.6mol,平衡将      移动(填“向左”、 “向右”或“不”)。

20min时,若改变反应条件,导致N2浓度发生如上图所示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序号)。

①加入催化剂  ②降低温度  ③缩小容器体积  ④增加CO2的量

(3)肼(N2H4)用亚硝酸(HNO2)氧化可生成氮的另一种氢化物,该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其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为0.977。写出肼与亚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

(1)CH4(g)+2NO2(g)= N2(g)+CO2(g)+2H2O(g)  △H=-867kJ·mol­-1(2分)

(2)k=" 5/144" 或0.0347 (2分);   不(1分);     ② (1分)

(3) N2H4 +HNO2==HN3 + 2H2O(2分)

试题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H=1/2∆H1+1/2∆H2=-867kJ·mol­-1,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NO2(g)= N2(g)+CO2(g)+2H2O(g)  △H=-867kJ·mol­-1

(2)根据图中所示浓度可知c(CO2)=0.4mol/L,则

K==

再向容器中充入CO、N2各0.6mol, Q仍为 5/144,所以平衡不移动;20min时,从图中看出平衡正向移动,N2起始浓度没变,所以选②。

(3) 根据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其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为0.977,可求得分子式为HN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 +HNO2==HN3 + 2H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二甲醚(CH3OCH3,沸点为-24.9℃)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能源。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与从烟道气中分离出的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二甲醚,并开发出直接以二甲醚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其合成流程如下:

(1)已知:CH3OCH3(g)、H2(g)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H= -1455.0kJ·mol-1、△H=" -285.8" kJ·mol-1。写出以CO2、H2合成CH3OCH3的热化学方程式:                  

(2)15~20%的乙醇胺(HOCH2CH2NH2)水溶液具有弱碱性,上述合成线路中用作CO2吸收剂。写出吸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一定条件下用CO2和H2合成二甲醚,反应物气流量对CO2的转化率、二甲醚的选择性(是指转化生成二甲醚的碳占已转化碳的比例)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当控制气流量为28mL· min-1时,则生成0.3mol二甲醚需要通入CO2的物质的量为            

图1                                      图2

(4)图2为二甲醚燃料电池示意图。

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若以1.12 L·min-l(标准状况)的速率向该电池中通入二甲醚,用该电池电解50mL2 mol·L-1 CuSO4溶液,通电0.50 min后,计算理论上可析出金属铜的质量为        

正确答案

(1)

(2)

(3)20mol    

(4)① CH3OCH3-12e-+3H2O=2CO2+12H+ 

② 6.4g (每空2分)

试题分析:(1)已知:CH30CH3(g)、H2(g)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H=-1455.OkJ•mol-1、△H=-285.8kJ•mol-1,①CH30CH3(g)+3O2(g)═2CO2(g)+3H2O(l)△H=-1455.0kJ•mol-1

②H2(g)+1/2O2(g)═H2O(l)△H=-285.8kJ•mol-1,依据盖斯定律②×6-①得到:

2CO2(g)+6H2(g)⇌CH3OCH3(g)+3H2O(l)△H=-259.8kJ•mol‾1,写出以CO2、H2合成CH3OC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6H2(g)⇌CH3OCH3(g)+3H2O(l)△H=-259.8kJ•mol‾1

(2)15~20%的乙醇胺.(HOCH2CH2NH2)水溶液具有弱碱性,上述合成线路中用作C02吸收剂,乙醇胺水溶液呈弱碱性是取代基氨基结合氢离子,使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结合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OCH2CH2NH2+H2O+CO2⇌(HOCH2CH2NH32CO3

(3)生产0.3mol二甲醚,理论上应生成二甲醚物质的量0.3mol÷5%=6mol,反应的反应的CO2的物质的量为12mol,实际通入的CO2的物质的量为12mol÷60%=20mol。

(4)①反应本质是二甲醚的燃烧,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二甲醚在负极放电,正极反应还原反应,氧气在正极放电.由图可知,a极为负极,b为正极,二甲醚放电生成二氧化碳与氢离子,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H3OCH3-12e-+3H2O═2CO2+12H+

②若以1.12L•min-1(标准状况)的速率向该电池中通入二甲醚,用该电池电解500mL 2mol•L-1 CuS04溶液,通电0.50min后,通入二甲醚物质的量=1.12L/min×0.50min÷22.4L/mol

=0.025mol;依据电极反应电子守恒,CH3OCH3~12e-,n(e‾)=0.025mol×12=0.3mol, 50mL2 mol·L-1 CuSO4溶液,Cu2+共0.05mol×2mol•L‾1=0.1mol,Cu2+完全反应,所以m(Cu)=0.1mol×64g/mol=6.4g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Fe2O3(s)+3CO(g)2Fe(s)+3CO2(g) △H= -28.5 kJ·(mol-1

(1)已知:C(石墨)+CO2(g)2CO(g) △H=" +" 172.5 kJ·mol-1

则反应:Fe2O3(S) +3C(石墨)2Fe(s)+3CO(g) △H=        kJ·mol-1

(2)冶炼铁反应  Fe2O3(s)+3CO(g)2Fe(s)+3CO2(g) △H=-28.5 kJ·mol-1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温度降低后,K值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在To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7,在1L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中,分别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①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为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乙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小于甲容器

b.甲、乙容器中,CO2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3

c.当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时,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当容器中气体密度保持不变时,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4)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请回答钢铁腐蚀与防护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①下列哪个装置可防止铁棒被腐蚀   (填编号)。

②在实际生产中,可在铁件的表面镀铜防止铁被腐蚀。装置示意图如图:A电极对应的金属是     (写元素名称),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③镀层破损后,镀铜铁比镀锌铁更容易被腐蚀,请简要说明原因                       

正确答案

(1)(2分)489

(2)(2分)(1分);增大(1分)

(3)75%(1分);b,d(2分)

(4)(7分)BD(2分);铜(1分);Cu2++2e‾="Cu" (2分)

锌、铁、铜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镀层破损后在潮湿空气中形成原电池,镀锌铁铁为正极受到保护,而镀铜铁铁做负极更容易被腐蚀。(2分)

试题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要求反应的∆H与已知两个反应∆H的关系为:∆H = ∆H1 +3∆H2,代入数据可得结果。

(2)Fe2O3、Fe为固体,所以平衡常数表达式只含气体CO、CO2;该反应正反应放热,所以降低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3)①设转化的CO浓度为x,按照三段式带入数据:

Fe2O3(s)+3CO(g) 2Fe(s)+3CO2(g)

初始浓度:            1.0                    1.0

转化浓度:            x                       x

平衡浓度:           1.0-x                    1.0+ x

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1.0+x)3÷(1.0-x)3="27" 得x=0.5,

CO的转化率为:0.5÷1.0×100%=50%

②按照①的计算方法可求出乙容器中CO转化率为62.5%,故a项错误;甲容器CO2平衡浓度为1.5mol•L‾1, 乙容器CO2平衡浓度为2.25mol•L‾1,可得浓度之比为2:3,b项正确;本反应气体系数不变,所以压强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项错误;当容器中气体密度保持不变时,说明气体质量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d项正确。

(4)B中铁为原电池的正极,D中铁为电解池的阴极,可防止铁棒被腐蚀;铜为镀层金属,为阳极材料,阴极为Cu2+得电子,镀层破损后,形成原电池,若铁为正极可防止腐蚀,若铁为负极则加快腐蚀速度。

下一知识点 :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焓变、反应热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