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研究人员将CO和O附着在一种钌催化剂表面,用激光脉冲将其加热到2000K,成功观察到CO与O形成化学键生成CO2的全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2属于酸性氧化物

BCO与O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放出能量

C钌催化剂可以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DCO与O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有电子转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CO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

B.形成化学键时放出热量,故B正确;

C.催化剂只改变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的焓变,故C错误;

D.CO转换成二氧化碳时碳的化合价升高,所以CO与O形成化学键过程中有电子转移,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加热时,浓硫酸与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  CuSO4+SO2↑+2H2O,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是氧化还原反应

B铜是还原剂

CH2SO4表现了氧化性和酸性

D反应中Cu发生了还原反应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硫酸中部分S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4价,部分S元素化合价不变,

A.该反应中有电子转移,所以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所以铜是还原剂,故B正确;

C.硫酸中部分S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4价,部分S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硫酸表现了氧化性和酸性,故C正确;

D.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所以铜是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制备硅单质时,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1)SiO2+2CSi+2CO↑  

(2)Si+2Cl2SiCl4  

(3)SiCl4+2H2Si+4HCl

下列对上述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3)为置换反应

B(1)(2)(3)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2)为化合反应

D三个反应的反应物中硅元素均被还原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单质与化合价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显然(1)(3)为置换反应,故A正确;

B.上述三个反应中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则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为化合反应,显然(2)为化合反应,故C正确;

D.(1)(3)中S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2)中S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

ASO2→S

BSO32-→SO2

CI-→I2

DHCO3-→CO3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S元素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A错误;

B.S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应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C正确;

D.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1.9g金属锡(Sn)跟100mL 12mol•L-1 HNO3共热一段时间.完全反应后测定溶液中c(H+)为8mol•L-1,溶液体积仍为100mL.产生的气体全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消耗氢氧化钠0.4mol.由此推断氧化产物可能是(  )

ASnO2•4H2O

BSn(NO34

CSn(NO32

DSn(NO32和Sn(NO34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11.9g金属锡的物质的量==0.1mol,l2mol/L HNO3为浓硝酸,完全反应后测得溶液中的c(H+)=8mol/L,则浓硝酸有剩余,即锡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二氧化氮被氢氧化钠吸收生成盐,根据钠原子和氮原子的关系知,n(Na)=n(N)=0.4mol,所以生成的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0.4mol,

设金属锡被氧化后元素的化合价为x,

由电子守恒可知,

0.1mol×(x-0)=0.4mol×(5-4),

解得x=+4,

又溶液中c(H+)=8mol/L,而c(NO3-)==8mol/L,根据溶液电中性可判断溶液中不存在Sn(NO34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