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高锰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强氧化剂,实验室制备高锰酸钾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如下:MnO2熔融氧化:3MnO2+KClO3+6KOH 3K2MnO4+KCl+3H2O;

K2MnO4歧化: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已知K2MnO4溶液显绿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MnO2熔融氧化应放在______中加热(填仪器编号).

①烧杯 ②瓷坩埚 ③蒸发皿 ④铁坩埚

(2)在MnO2熔融氧化所得产物的热浸取液中通入CO2气体,使K2MnO4歧化的过程在如图装置中进行,A、B、C、D、E为旋塞,F、G为气囊,H为带套管的玻璃棒.

①为了能充分利用CO2,装置中使用了两个气囊.当试管内依次加入块状碳酸钙和盐酸后,关闭旋塞B、E,微开旋塞A,打开旋塞C、D,往热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未反应的CO2被收集到气囊F中.待气囊F收集到较多气体时,关闭旋塞______,打开旋塞______,轻轻挤压气囊F,使CO2气体缓缓地压入K2MnO4溶液中再次反应,未反应的CO2气体又被收集在气囊G中.然后将气囊G中的气体挤压入气囊F中,如此反复,直至K2MnO4完全反应.

②检验K2MnO4歧化完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3)将三颈烧瓶中所得产物进行抽滤,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浓缩至______,自然冷却结晶,抽滤,得到针状的高锰酸钾晶体.本实验应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来干燥产品,原因是______

(4)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进行高锰酸钾纯度分析,原理为: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现称取制得的高锰酸钾产品7.245g,配成500mL溶液,用移液管量取25.00mL待测液,用0.1000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液进行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体积为50.00mL(不考虑杂质的反应),则高锰酸钾产品的纯度为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已知M(KMnO4)=158g•mol-1).若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或烘干,则测定结果将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正确答案

解:(1)熔融固体物质需要在坩埚内加热,加热熔融物中含有碱性KOH,瓷坩埚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够与氢氧化钾反应,所以应用铁坩埚,所以④正确,

故答案为:④;

(2)①待气囊F收集到较多气体时,需要将气囊F中二氧化碳排出到热K2MnO4溶液中,所以需要关闭A、C,打开B、D、E,轻轻挤压气囊F,从而使CO2气体缓缓地压入K2MnO4溶液中再次反应,

故答案为:A、C;B、D、E;

②由于K2MnO4溶液显绿色,所以用玻璃棒蘸取三颈烧瓶内的溶液点在滤纸上,若滤纸上只有紫红色痕迹,无绿色痕迹,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故答案为:用玻璃棒蘸取三颈烧瓶内的溶液点在滤纸上,若滤纸上只有紫红色痕迹,无绿色痕迹,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3)蒸发溶液获得高锰酸钾时不能蒸干,避免固体飞溅及高锰酸钾的分解,所以应该加热到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并且应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来干燥产品,避免高锰酸钾晶体受热发生分解,

故答案为:溶液表面出现晶膜为止;高锰酸钾晶体受热易分解;

(4)50mL 0.1000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中含有醋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05L=0.005mol,根据反应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可知,消耗0.005mol醋酸钠需要消耗高锰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0.002mol,

500mL配制的样品溶液中含有高锰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2mol×=0.04mol,

则样品中含有高锰酸钾的质量为:0.04mol×158g•mol-1=6.32g,

则高锰酸钾产品的纯度为:×100%=87.23%;

若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或烘干,则导致待测液浓度减小,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87.23%;偏小.

解析

解:(1)熔融固体物质需要在坩埚内加热,加热熔融物中含有碱性KOH,瓷坩埚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够与氢氧化钾反应,所以应用铁坩埚,所以④正确,

故答案为:④;

(2)①待气囊F收集到较多气体时,需要将气囊F中二氧化碳排出到热K2MnO4溶液中,所以需要关闭A、C,打开B、D、E,轻轻挤压气囊F,从而使CO2气体缓缓地压入K2MnO4溶液中再次反应,

故答案为:A、C;B、D、E;

②由于K2MnO4溶液显绿色,所以用玻璃棒蘸取三颈烧瓶内的溶液点在滤纸上,若滤纸上只有紫红色痕迹,无绿色痕迹,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故答案为:用玻璃棒蘸取三颈烧瓶内的溶液点在滤纸上,若滤纸上只有紫红色痕迹,无绿色痕迹,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3)蒸发溶液获得高锰酸钾时不能蒸干,避免固体飞溅及高锰酸钾的分解,所以应该加热到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并且应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来干燥产品,避免高锰酸钾晶体受热发生分解,

故答案为:溶液表面出现晶膜为止;高锰酸钾晶体受热易分解;

(4)50mL 0.1000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中含有醋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05L=0.005mol,根据反应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可知,消耗0.005mol醋酸钠需要消耗高锰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0.002mol,

500mL配制的样品溶液中含有高锰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2mol×=0.04mol,

则样品中含有高锰酸钾的质量为:0.04mol×158g•mol-1=6.32g,

则高锰酸钾产品的纯度为:×100%=87.23%;

若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或烘干,则导致待测液浓度减小,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87.23%;偏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活性氧化锌用作橡胶硫化的活性剂、补强剂.以氧化锌粗品为原料制备活性氧化锌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一些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1)“溶解”前将氧化锌粗品粉碎成细颗粒,目的是______

(2)“溶解”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Zn2+、SO4 2-,另含有Fe2+、Cu2+等杂质.先加入______(填“Na2CO3”或“H2SO4”)调节溶液的pH至5.4,然后加入适量KMnO4,Fe2+转化为Fe(OH)3,同时KMnO4转化为MnO2.经检测溶液中Fe2+的浓度为0.009mol•L-1,则每升溶液中至少应加入______mol KMnO4

(3)杂质Cu2+可利用置换反应除去,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

(4)“沉淀”得到ZnCO3•2Zn(OH)2•H2O,“煅烧”在450~500℃下进行,“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溶解”前将氧化锌粗品粉碎成细颗粒,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溶解时的反应速率;

(2)“溶解”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Zn2+、SO42-,另含有Fe2+、Cu2+等杂质.先加入Na2CO3 调节溶液的pH至5.4,使溶液的酸性减弱,然后加入适量KMnO4,Fe2+转化为Fe(OH)3,同时KMnO4转化为MnO2.在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该反应中作为氧化剂.调节溶液的pH至5.4,然后加入适量KMnO4,Fe2+转化为Fe(OH)3,同时KMnO4转化为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4-+3Fe2++7H2O=MnO2+3Fe(OH)3↓+5H+

        1         3

        n         1L×0.009mol•L-1

n=0.003mol,

故答案为:0.003;

(3)由于制备活性氧化锌,杂质Cu2+可利用置换反应除去,应选择的试剂是锌粉,

故答案为:锌粉;

(4)“沉淀”得到ZnCO3•2Zn(OH)2•H2O,“煅烧”在450~500℃下进行,“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CO3•2Zn(OH)2•H2O 3ZnO+CO2↑+3H2O↑.

故答案为:ZnCO3•2Zn(OH)2•H2O3ZnO+CO2↑+3H2O↑.

解析

解:(1)“溶解”前将氧化锌粗品粉碎成细颗粒,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溶解时的反应速率;

(2)“溶解”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Zn2+、SO42-,另含有Fe2+、Cu2+等杂质.先加入Na2CO3 调节溶液的pH至5.4,使溶液的酸性减弱,然后加入适量KMnO4,Fe2+转化为Fe(OH)3,同时KMnO4转化为MnO2.在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该反应中作为氧化剂.调节溶液的pH至5.4,然后加入适量KMnO4,Fe2+转化为Fe(OH)3,同时KMnO4转化为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4-+3Fe2++7H2O=MnO2+3Fe(OH)3↓+5H+

        1         3

        n         1L×0.009mol•L-1

n=0.003mol,

故答案为:0.003;

(3)由于制备活性氧化锌,杂质Cu2+可利用置换反应除去,应选择的试剂是锌粉,

故答案为:锌粉;

(4)“沉淀”得到ZnCO3•2Zn(OH)2•H2O,“煅烧”在450~500℃下进行,“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CO3•2Zn(OH)2•H2O 3ZnO+CO2↑+3H2O↑.

故答案为:ZnCO3•2Zn(OH)2•H2O3ZnO+CO2↑+3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废铜制取CuSO4

(1)甲学生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含6.4g铜的废铜和10ml 18m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起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他根据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烧瓶中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其理由是:______.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好,他自己设计的思路是:2Cu+O2═2CuO;CuO+H2SO4

═CuSO4+H2O.对比甲的方案,乙同学的优点是:______

(3)丙同学采用向含有废铜屑的热的稀H2SO4中,不断通入空气也能制备CuSO4,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小,稀硫酸不与铜反应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硫酸用量少,且没有污染物SO2产生

2Cu+O2+2H2SO42CuSO4+2H2O

解析

解:(1)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气体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稀硫酸反应,由于只有浓硫酸才能和铜反应.而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小,稀硫酸不与铜反应,所以烧瓶中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

故答案为:是;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小,稀硫酸不与铜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对比两种设计方案:甲:Cu+2H2SO4(浓) SO2↑+CuSO4+2H2O,

乙: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可以看出制取等量的硫酸铜,乙方案消耗的硫酸少,并且产物中没有有毒气体,

故答案为:硫酸用量少,且没有污染物SO2产生;

(3)铜和稀硫酸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不断通入空气,反应生成硫酸铜与水,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

故答案为:2Cu+O2+2H2SO42CuSO4+2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氯酸镁[M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实验室用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制备Mg(ClO32•6H2O.其流程如下:

已知:几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上述流程中“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加MgO后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

(3)加入NaClO3饱和溶液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获得Mg(ClO32•6H2O的实验步骤为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其中过滤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

(5)产品中Mg(ClO32•6H2O含量的测定方法如下:

步骤1:准确称量a g产品溶解定容成100mL溶液.

步骤2:取10mL上述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稀硫酸和15.00mL 1.000mol/L的FeSO4溶液,微热.

步骤3:冷却后,用0.100mol/L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步骤4:将步骤2、3重复两次,平均消耗K2Cr2O7溶液15.00mL.

①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步骤3中滴定前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会导致结果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③a g产品中所含Mg(ClO32•6H2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上述流程中“氧化”过程为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H2O2与Fe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2)金属氧化物MgO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所以加入MgO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使杂质Fe3+形成沉淀完全除去.根据示意图可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BaSO4和Fe(OH)3

故答案为:BaSO4和Fe(OH)3

(3)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酸镁和氯化钠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MgCl2+2NaClO3═Mg(ClO32+2NaCl↓,

故答案为:MgCl2+2NaClO3=Mg(ClO32+2NaCl↓;

(4)过滤的原理: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过滤时需要制作过滤器的漏斗、滤纸、固定仪器的铁架台、引流用的玻璃棒、承接滤液的烧杯等,所以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故答案为:漏斗、玻璃棒;

(5)①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Cl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其转移电子总数是6,所以Fe2+的计量数是6、ClO3-的计量数是1,根据电荷守恒知,H+的计量数是6,根据H原子守恒知,H2O的计量数是3,所以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3-+6Fe2++6H+=6Fe3++Cl-+3H2O,

故答案为:ClO3-+6Fe2++6H+=6Fe3++Cl-+3H2O;

②步骤3中若滴定前不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会稀释K2Cr2O7溶液,使消耗K2Cr2O7溶液体积偏大,应用亚铁离子物质的量一定,故测定ClO3-的物质的量偏小,则导致最终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ClO3-+6Fe2++6H+=6Fe3++Cl-+3H2O以及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可以得出:ClO3-~6Fe2+,Cr2O72-~6Fe2+,Fe2+离子物质的量为0.015L×1.00mol/L=0.015mol,K2Cr2O7的物质的量为0.015L×0.100mol/L=0.0015mol,故与K2Cr2O7反应的Fe2+离子为0.0015mol×6=0.009mol,则与ClO3-反应的Fe2+离子为0.015mol-0.009mol=0.006mol,则ClO3-是物质的量为0.006mol×=0.001mol,故Mg(ClO32•6H2O的物质的量:5×10-4mol,

故答案为:5×10-4mol.

解析

解:(1)上述流程中“氧化”过程为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H2O2与Fe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2)金属氧化物MgO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所以加入MgO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使杂质Fe3+形成沉淀完全除去.根据示意图可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BaSO4和Fe(OH)3

故答案为:BaSO4和Fe(OH)3

(3)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酸镁和氯化钠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MgCl2+2NaClO3═Mg(ClO32+2NaCl↓,

故答案为:MgCl2+2NaClO3=Mg(ClO32+2NaCl↓;

(4)过滤的原理: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过滤时需要制作过滤器的漏斗、滤纸、固定仪器的铁架台、引流用的玻璃棒、承接滤液的烧杯等,所以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故答案为:漏斗、玻璃棒;

(5)①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Cl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其转移电子总数是6,所以Fe2+的计量数是6、ClO3-的计量数是1,根据电荷守恒知,H+的计量数是6,根据H原子守恒知,H2O的计量数是3,所以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3-+6Fe2++6H+=6Fe3++Cl-+3H2O,

故答案为:ClO3-+6Fe2++6H+=6Fe3++Cl-+3H2O;

②步骤3中若滴定前不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会稀释K2Cr2O7溶液,使消耗K2Cr2O7溶液体积偏大,应用亚铁离子物质的量一定,故测定ClO3-的物质的量偏小,则导致最终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ClO3-+6Fe2++6H+=6Fe3++Cl-+3H2O以及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可以得出:ClO3-~6Fe2+,Cr2O72-~6Fe2+,Fe2+离子物质的量为0.015L×1.00mol/L=0.015mol,K2Cr2O7的物质的量为0.015L×0.100mol/L=0.0015mol,故与K2Cr2O7反应的Fe2+离子为0.0015mol×6=0.009mol,则与ClO3-反应的Fe2+离子为0.015mol-0.009mol=0.006mol,则ClO3-是物质的量为0.006mol×=0.001mol,故Mg(ClO32•6H2O的物质的量:5×10-4mol,

故答案为:5×10-4mo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河南二模)某同学以甘蔗渣为原料用水解一氧化一水解循环进行制取草酸并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的某些性质.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草酸易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药物生产、高分子合成等工业,草酸晶体受热到100℃时失去结晶水,成为无水草酸.157℃时大量升华,并开始分解;草酸蒸气在低温下可冷凝为固体;草酸钙不溶于水,草酸蒸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①②的氧化一水解过程是在上图1的装置中进行的,指出装置B的名称______

(2)图示①②的氧化一水解过程中,在硝酸用量、反应的时间等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反应温度以考察反应温度对草酸收集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请选择最佳的反应温度为______

(3)请用下列装置组成一套探究并验证其产物的实验装置(草酸晶体分解装置略,连接导管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D→______→B→D;

②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③整套装置存在不合理之处为______

(4)草酸亚铁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草酸可以制备草酸亚铁,步骤如下:

    称取FeSO4•7H2O固体于小烧杯中,加入水和少量稀H2SO4溶液酸化,加热溶解.向此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H2C2O4溶液,将混合溶液加热至沸,不断搅拌,以免暴沸,待有黄色沉淀析出并沉淀后,静置.倾出上易溶于水且清液,再加入少量水,并加热,过滤,充分洗涤沉淀,过滤,用丙酮洗涤固体两次晾干.(丙酮易溶于水且易挥发)

①生成的草酸亚铁需充分洗涤沉淀,检验是否洗涤完全的方法是______

②用丙酮洗涤固体两次的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甘蔗渣用稀硫酸浸泡,水解得到葡萄糖,再加入稀硝酸进行氧化得到草酸,在A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B为球形冷凝管,硝酸易挥发,冷凝回流硝酸,

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

(2)根据图3可知,在温度为70℃时,醋酸的收集率最高,所以选择的最佳反应温度是70℃;

故答案为:70℃;

(3)①猜想其产物为CO、CO2和H2O,草酸在100℃时开始升华,157℃时大量升华,并开始分解,草酸钙不溶于水、草酸蒸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草酸蒸气在低温下可冷凝为固体,分析可知先冷凝挥发出的草酸,再检验水蒸气的生成,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并除去二氧化碳,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存在,利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一氧化碳的存在;装置连接顺序为:A→C→D→E→B→D;

故答案为:C;E;

②CO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或点燃会发生爆炸,所以需要C装置中充满CO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所以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收集D处气体,置于酒精灯火焰部,若发出“噗”的声音,再点燃酒精灯(或收集D处气体,检验CO的纯度),

故答案为:收集D处气体,置于酒精灯火焰部,若发出“噗”的声音,再点燃酒精灯(或收集D处气体,检验CO的纯度);

③CO有毒,污染空气,不能直接排空,所以要有尾气处理装置;

故答案为:没有一氧化碳尾气处理装置;

(4)①本题中草酸亚铁的制备是用FeSO4•7H2O固体于小烧杯中加入水和少量稀H2SO4溶液酸化,加热溶解,因而沉淀表面可能会有稀H2SO4杂质,因而应该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滤液中是否含有SO42-,具体操作为: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1~2 mL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1~2mL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②丙酮易挥发,草酸亚铁不溶于丙酮,降低草酸亚铁的溶解量,同时更快洗去表面的水分;

故答案为:降低草酸亚铁的溶解量,同时更快洗去表面的水分.

解析

解:(1)甘蔗渣用稀硫酸浸泡,水解得到葡萄糖,再加入稀硝酸进行氧化得到草酸,在A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B为球形冷凝管,硝酸易挥发,冷凝回流硝酸,

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

(2)根据图3可知,在温度为70℃时,醋酸的收集率最高,所以选择的最佳反应温度是70℃;

故答案为:70℃;

(3)①猜想其产物为CO、CO2和H2O,草酸在100℃时开始升华,157℃时大量升华,并开始分解,草酸钙不溶于水、草酸蒸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草酸蒸气在低温下可冷凝为固体,分析可知先冷凝挥发出的草酸,再检验水蒸气的生成,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并除去二氧化碳,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存在,利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一氧化碳的存在;装置连接顺序为:A→C→D→E→B→D;

故答案为:C;E;

②CO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或点燃会发生爆炸,所以需要C装置中充满CO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所以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收集D处气体,置于酒精灯火焰部,若发出“噗”的声音,再点燃酒精灯(或收集D处气体,检验CO的纯度),

故答案为:收集D处气体,置于酒精灯火焰部,若发出“噗”的声音,再点燃酒精灯(或收集D处气体,检验CO的纯度);

③CO有毒,污染空气,不能直接排空,所以要有尾气处理装置;

故答案为:没有一氧化碳尾气处理装置;

(4)①本题中草酸亚铁的制备是用FeSO4•7H2O固体于小烧杯中加入水和少量稀H2SO4溶液酸化,加热溶解,因而沉淀表面可能会有稀H2SO4杂质,因而应该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滤液中是否含有SO42-,具体操作为: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1~2 mL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1~2mL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②丙酮易挥发,草酸亚铁不溶于丙酮,降低草酸亚铁的溶解量,同时更快洗去表面的水分;

故答案为:降低草酸亚铁的溶解量,同时更快洗去表面的水分.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