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有引力与航天
- 共16469题
“嫦娥五号”探测器预计在2017年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后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带回约2kg月球样品.某同学从网上得到一些信息,如表格中的数据所示,则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地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故:
mg=G
解得:
M=
故密度:
ρ==
=
同理.月球的密度:
ρ0=
故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
=
=6×
=
故选:B.
飞船靠近月球,在靠近月球表面运行,如要估算出月球平均密度,唯一需要测的物理量是______.
正确答案
卫星的公转周期T
解析
解:飞船靠近月球,在靠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等于月球半径,设为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其中:
M=
联立解得:
ρ=
G为常数,故需要测量卫星的公转周期T;
故答案为:卫星的公转周期T.
宇航员登上某一星球并在该星球表面做实验.用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定滑轮,一端拴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宇航员拉住,如图所示.宇航员的质量m1=65kg,吊椅的质量m2=15kg,当宇航员与吊椅以加速度a=1m/s2匀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对吊椅的压力为175N.(忽略定滑轮摩擦)
(1)求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0;
(2)若该星球的半径为R0=6×106m,地球半径为R=6.4×106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
正确答案
解:(1)设宇航员受到绳向上的拉力为F,由于跨过定滑轮的两段绳子拉力相等,吊椅受到绳的拉力也是F,对他和吊椅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
2F-(m1+m2)g=(m1+m2)a
设吊椅对宇航员的支持力为FN,压力为F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FN=FN′.
对宇航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N-m1g=m1a
代入数据解得:g=6m/s2.
(2)由星球密度和
得:
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
代入数值解得:=
答:(1)求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6m/s2;
(2)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为
解析
解:(1)设宇航员受到绳向上的拉力为F,由于跨过定滑轮的两段绳子拉力相等,吊椅受到绳的拉力也是F,对他和吊椅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
2F-(m1+m2)g=(m1+m2)a
设吊椅对宇航员的支持力为FN,压力为F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FN=FN′.
对宇航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N-m1g=m1a
代入数据解得:g=6m/s2.
(2)由星球密度和
得:
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
代入数值解得:=
答:(1)求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6m/s2;
(2)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为
如图所示,是中国嫦娥一号卫星发回的第一张月球表面照片,陨石落入月球表面形成的美丽“花环”清晰可见.如果大量的陨石落入(忽略碰撞引起的月球速度变化),使月球的质量增加,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研究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
T=2π,M为地球质量.
大量的陨石落入(忽略碰撞引起的月球速度变化),使月球的质量增加,不影响地球的质量和地月距离,
所以地月距离不变,月球的公转周期不变.故A正确,B错误.
C、研究月球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
v= m为月球质量,
由于月球的质量增加,所以月球卫星的线速度v增大.故C错误.
D、研究月球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
T′=2π,m为月球质量,由于月球的质量增加,所以月球卫星的周期减小,故D正确.
故选AD.
两个质量均为50kg的人,在相距1m时他们间的万有引力为______N,这引力大约是50kg的人重力的______倍.(G=6.7×10-11Nm2/kg2,g=10m/s2)
正确答案
1.7×10-7
3.4×10-10
解析
解: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代入数据计算=1.7×10-7N
故答案为:1.7×10-7.3.4×10-10.
两个星球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星中心距离为R,其运动周期为T,求两星的总质量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设两星质量分别为M1和M2,都绕连线上O点作周期为T的圆周运动,星球1和星球2到O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
由万有引力定律提供向心力:
对 M1:…①
对M2:…②
由几何关系知:l1+l2=R…③
三式联立解得:M总=M1+M2=.
故答案为:
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星球表面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知道
=mg得出:g=
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
所以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g=0.4g
故选B.
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物体在距地心4R(R为地球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g:g0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
得:,其中M是地球的质量,r应该是物体在某位置到球心的距离.
所以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距离地心4R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所以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已知地球的平均密度为ρ1,火星的平均密度为ρ2,设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最小运行周期为T1,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最小运行周期为T2,则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卫星绕地球表面和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周期最小,
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公式得:
T=,
所以①
而星球密度
则,②
③
由①②③得:
故选:C
物体在地面上受重力160N,将它置于卫星中,当卫星在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到某高度处,物体与卫星中水平支持物相互挤压的力为90N,求此时卫星离地心的距离.(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地球半径R取6.4×103km)
正确答案
解:地面重力加速度g=10m/s2,所以可知地面上受重力为160N的物体其质量m=16kg,在卫星上升过程中某位置受到水平支持物的弹力N=90N,重力mg′,合力产生加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N-mg′=ma可得该位置的重力加速度:
又据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有:
在地面:m
卫星所处位置mgm
所以可得:
答:此时卫星离地心的距离r=2.56×104km.
解析
解:地面重力加速度g=10m/s2,所以可知地面上受重力为160N的物体其质量m=16kg,在卫星上升过程中某位置受到水平支持物的弹力N=90N,重力mg′,合力产生加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N-mg′=ma可得该位置的重力加速度:
又据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有:
在地面:m
卫星所处位置mgm
所以可得:
答:此时卫星离地心的距离r=2.56×104km.
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式F=G,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公式F=G,中G为引力常数,由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故A正确;
B、公式F=G,中从数学角度讲:当R趋近于零时其值是趋于无穷大,然而这是物理公式,所以R不可能为零.万有引力公式只适合于两个可以看做质点的物体,即,物体(原子)的自身半径相对两者的间距可以忽略时适用.而当距离无穷小时,相临的两个原子的半径远大于这个距离,它们不再适用万有引力公式.故B错误;
C、m1、m2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m1、m2之间的万有引力是属于相互作用力,所以总是大小相等,与m1、m2的质量是否相等无关,却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有关.故D正确;
故选:AD
已知地球半径为R=6400km,月地距离为r=3.84×108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求月球所处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g.
正确答案
解:在地面有:
可得:GM=gR2
在月球所处位置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有:
可得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
=0.27m/s2
答:月球所处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0.27m/s2.
解析
解:在地面有:
可得:GM=gR2
在月球所处位置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有:
可得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
=0.27m/s2
答:月球所处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0.27m/s2.
科幻大片《星际穿越》是基于知名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论,加入人物和相关情节改编而成的.电影中的黑洞花费三十名研究人员将近一年的时间,用数千台计算机精确模拟才得以实现,让我们看到了迄今最真实的黑洞模样.若某黑洞的半径R约45km,质量M和半径R的关系满足
=
(其中c为光速,G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大约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黑洞实际为一天体,天体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近似等于物体与该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对黑洞表面的某一质量为m物体有:,
又有,
联立解得g=,
带入数据得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1012m/s2,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卫星进入地球轨道后还需要对卫星进行10次点火控制.前4次点火,让卫星不断变轨加速,当卫星加速到vo=11.0km/s的速度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向月球飞去.后6次点火的主要作用是修正飞行方向和被月球捕获时的紧急刹车,最终把卫星送入离月面h=200km高的工作轨道(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81倍,月球和地球的半径分别为:R月=1800km,R地=6400km,卫星质量为2350kg,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引力恒量G=6.67×10-11N•m2/kg2.求:(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地球的质量.
(2)卫星从离开地球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稳定在离月球表面h=200km的工作轨道上外力对它做了多少功?(忽略地球自转及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影响)
正确答案
解:(1)忽略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得
=
=6.14×1024kg
(2)卫星离月球表面h=200km的工作轨道上,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得=
=1590m/s
根据动能定理:W==
=-1.39×1011J
答:(1)地球的质量为6.14×1024kg.
(2)卫星从离开地球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稳定在离月球表面h=200km的工作轨道上外力对它做了-1.39×1011J功.
解析
解:(1)忽略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得
=
=6.14×1024kg
(2)卫星离月球表面h=200km的工作轨道上,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得=
=1590m/s
根据动能定理:W==
=-1.39×1011J
答:(1)地球的质量为6.14×1024kg.
(2)卫星从离开地球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稳定在离月球表面h=200km的工作轨道上外力对它做了-1.39×1011J功.
据美联社2002年10月7日报道,天文学家在太阳系的9大行星之外,又发现了一颗比地球小得多的新行星,而且还测得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288年.若把它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都看作圆,问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最后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正确答案
解:设太阳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0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0,太阳的距离为R0;
新行星的质量为m,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与太阳的距离为R,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得:
=m
R,
=m0
R0,
由以上各式得
已知 T=288年,T0=1年
得:=44 (或
)
答: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44倍.
解析
解:设太阳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0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0,太阳的距离为R0;
新行星的质量为m,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与太阳的距离为R,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得:
=m
R,
=m0
R0,
由以上各式得
已知 T=288年,T0=1年
得:=44 (或
)
答: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44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