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共975题
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 )
①生物多样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
③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
⑤太阳能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
⑥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
⑦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即生物多样性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①正确;
②与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单一,恢复力强,抵抗力差,②错误;
③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简单,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说明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③正确;
④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程度高,营养结构复杂,④正确;
⑤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⑤正确;
⑥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传到顶级,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⑥正确;
⑦能量以身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这是生态系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原因,⑦正确.
故选:A.
某环保部门在凌晨2点选择某养猪场附近河流的四个不同地点测量其溶氧量,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地点3溶氧量最少,说明污染最严重,故A正确;
B、水中溶氧量从地点2减少,说明污染最可能从地点2附近开始,故B正确;
C、凌晨2时,该时间段内因为没有光照,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水中溶氧量减少,另外由于水中有机物较多,好氧型细菌消耗氧气增多引起的,故C错误;
D、地点4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即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故D正确.
故选:C.
有关如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b、c、d表示四个同类型的生态系统,d的遗传多样性最高,最能适应剧烈变化的环境,A正确;
B、a、b、c、d表示四个同类型的生态系统,d营养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最强,恢复力稳定性最弱,B错误;
C、Y表示鸽的种群的个体数,四个鸽的种群中,d的数量最多,鹰攻击d种群的成功率最小,C错误;
D、有毒物质在某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中的含量越高,营养级越高,则d代表最高营养级,D错误.
故选:A.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A正确;
B、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B正确;
C、抵抗力稳定性高低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C错误;
D、不同的生态系统,器物种数目一般不同,其抵抗力稳定性高低一般不同,D正确.
故选:C.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可用下图曲线( )表示: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也就是说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负相关.
故选:A.
下列关于“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同一物种的生物个体数,丰富度是同一环境下物种的数量,二者无直接关系,A错误;
B、丰富度指同一地点的不同物种数目的多少,B错误;
C、一片森林中的物种数目多于一片草原,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该草原,C正确;
D、自然界不同的群落,物种的丰富度不同,可能有较大差异,D正确.
故选:CD.
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生态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态瓶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A正确;
B、由于能量传递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B正确;
C、生态瓶不需要通空气,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进而提供氧气,可以确保该生态系统顺利进行,C错误;
D、生态瓶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但不能阳光直射的地方,以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D正确.
故选:C.
实验室里有一个封闭的生态球,已经维持了一年多,各类生物一直生活良好,后来仅仅移动了一下位置,生物就全死了.它原来是放在(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只有把这个生态球放在有光的地方,绿色植物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动物提供食物.此题目中只有窗台上可以见到光.
故选:B.
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叫做“林窗”,这时候往往最先进入的是杨树、白桦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程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A错误;
B、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林说明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B正确;
C、种群间的竞争关系是群落演替的内在因素,在演替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竞争关系,C错误;
D、群落演替就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因此群落的物种组成会不断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B.
(2015秋•大理市校级期末)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大和最小的依次是( )
①温带草原 ②热带雨林 ③北方针叶林 ④北极冻原.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②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最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最大;
④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最少,营养结构最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最小.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