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碘是人体必须的元素之一,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以碘离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在实验室中,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和实验装置如下:

(1)指出上述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的名称:步骤③______,步骤⑤______

(2)写出步骤④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步骤④除了加入过量Cl2,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______(填代号).

A.浓硫酸         B.H2O2溶液         C.KMnO4溶液

理由是______

(4)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______.(填编号)

A.酒精            B.醋酸            C.四氯化碳         D.苯

(5)为了使海藻灰中的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即完成步骤③至⑤,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和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过滤

萃取

Cl2+2I-=2Cl-+I2

B

过氧化氢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会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CD

分液漏斗、普通漏斗

解析

解:海藻在坩埚中灼烧得到海藻灰,将海藻灰浸泡得到海藻灰悬浊液,然后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海藻灰悬浊液,得到残渣和溶液,在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氯气和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失I2,向含有I2的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得到含有碘的有机溶液,再利用蒸馏的方法得到晶态碘.

(1)过滤适用于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步骤③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跟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步骤⑤将碘水中的碘单质萃取出来,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即可,

故答案为:过滤;萃取;

(2)氯气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I-=2Cl-+I2

故答案为:2I-+Cl2=2Cl-+I2

(3)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但是会引进杂质离子,浓硫酸的还原产物还会产生有毒物质二氧化硫,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在氧化过程中不会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故答案为:B;过氧化氢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会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4)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故可用四氯化碳或苯,

故选CD;

(5)③缺少用于过滤的普通漏斗、⑤缺少用于萃取使用的分液漏斗,恰好少了这两种玻璃仪器,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普通漏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③______.写出实验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关试剂是______

A.甲苯,酒精          B.四氯化碳,苯

C.汽油,乙酸D.汽油,甘油

(3)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经过蒸馏,指出上图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

(4)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的原因是______;最后,晶态碘在______里聚集.

正确答案

解:(1)①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③将碘水中的碘单质萃取出来,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即可,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即:Cl2+2I-=2Cl-+I2,故答案为:过滤;萃取、分液;Cl2+2I-=2Cl-+I2

(2)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故可用四氯化碳或苯,酒精、乙酸、甘油等和水是互溶的,不能选择.故答案为:B;

(3)冷凝水应是下进上出,烧杯加热应垫石棉网,温度计水银球应与烧瓶支管口相平.

故答案为:缺石棉网;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4)水浴加热的温度是使试管内或烧杯内试剂受热温度均匀,具有长时间加热温度保持恒定的特点.四氯化碳沸点:

76.8℃,碘单质沸点为184℃,故最后晶态碘在蒸馏烧瓶里聚集,

故答案为:受热比较均匀,温度容易控制;蒸馏烧瓶.

解析

解:(1)①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③将碘水中的碘单质萃取出来,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即可,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即:Cl2+2I-=2Cl-+I2,故答案为:过滤;萃取、分液;Cl2+2I-=2Cl-+I2

(2)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故可用四氯化碳或苯,酒精、乙酸、甘油等和水是互溶的,不能选择.故答案为:B;

(3)冷凝水应是下进上出,烧杯加热应垫石棉网,温度计水银球应与烧瓶支管口相平.

故答案为:缺石棉网;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4)水浴加热的温度是使试管内或烧杯内试剂受热温度均匀,具有长时间加热温度保持恒定的特点.四氯化碳沸点:

76.8℃,碘单质沸点为184℃,故最后晶态碘在蒸馏烧瓶里聚集,

故答案为:受热比较均匀,温度容易控制;蒸馏烧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所示:(碘是一种易升华的固体,在水中溶解度度不大,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氯气能将溶液中的I-氧化成碘)

(1)指出从海藻中提取I2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③______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

A.酒精    B.四氯化碳    C.苯

(3)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提取碘,还要经过蒸馏,指出图所示的蒸馏装置中的错误之处______

(4)进行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跟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

故答案为:过滤;萃取;

(2)萃取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碘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萃取剂和水不互溶,且萃取剂和碘不反应,四氯化碳和苯符合条件;酒精和水能互溶,不能做萃取剂,故选BC;

(3)冷凝水应是下进上出,温度计水银球应与烧瓶支管口相平,烧杯不能直接加热,故答案为:冷凝水水流的方向;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未垫石棉网;

(4)水浴加热的温度是使试管内或烧杯内试剂受热温度均匀,具有长时间加热温度保持恒定的特点,故答案为:使受热均匀,防止温度过高;

解析

解:(1)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跟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

故答案为:过滤;萃取;

(2)萃取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碘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萃取剂和水不互溶,且萃取剂和碘不反应,四氯化碳和苯符合条件;酒精和水能互溶,不能做萃取剂,故选BC;

(3)冷凝水应是下进上出,温度计水银球应与烧瓶支管口相平,烧杯不能直接加热,故答案为:冷凝水水流的方向;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未垫石棉网;

(4)水浴加热的温度是使试管内或烧杯内试剂受热温度均匀,具有长时间加热温度保持恒定的特点,故答案为:使受热均匀,防止温度过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钾的形式存在.从海带中提取碘是工业上获取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1)过程①中使用海带粉而不是海带碎片的目的是:______

(2)写出过程④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过程⑥的操作Ⅰ是萃取,如在实验室进行此操作则用到的最主要的仪器是______.(写名称),所选萃取剂一般是______(选填:水或四氯化碳).

(4)过程⑤所得碘的水溶液,不直接进行蒸发获取碘的理由是:______

(5)过程⑦后得到了仍含少量固体杂质的碘单质,可通过升化的方法对其进行提纯,过程⑦操作Ⅱ是______(填写操作名称).

正确答案

解:(1)海带粉比海带碎片颗粒小,表面积大,溶解容易,故答案为:增加海带与水的接触,有利于碘化钾的溶解;

(2)含碘离子溶液中加入氧化剂或通入适量Cl2可将碘离子氧化成单质碘,故答案为:2I+Cl2=I2+2Cl

(3)萃取用到的仪器主要是分液漏斗;选择的能提取碘的试剂除了对I2有强的溶解能力处,还必须难溶于水,否则不能进行分液分离,符合条件的是四氯化碳,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四氯化碳;

(4)碘水溶液浓度太小,直接进行蒸发将消耗大量能量并需很长时间,故答案为:碘水溶液浓度太小,直接进行蒸发将消耗大量能量并需很长时间;

(5)萃取后得到的是四氯化碳和碘单质的溶液,碘单质沸点较高,可用蒸发分离除掉四氯化碳,故答案为:蒸发;

解析

解:(1)海带粉比海带碎片颗粒小,表面积大,溶解容易,故答案为:增加海带与水的接触,有利于碘化钾的溶解;

(2)含碘离子溶液中加入氧化剂或通入适量Cl2可将碘离子氧化成单质碘,故答案为:2I+Cl2=I2+2Cl

(3)萃取用到的仪器主要是分液漏斗;选择的能提取碘的试剂除了对I2有强的溶解能力处,还必须难溶于水,否则不能进行分液分离,符合条件的是四氯化碳,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四氯化碳;

(4)碘水溶液浓度太小,直接进行蒸发将消耗大量能量并需很长时间,故答案为:碘水溶液浓度太小,直接进行蒸发将消耗大量能量并需很长时间;

(5)萃取后得到的是四氯化碳和碘单质的溶液,碘单质沸点较高,可用蒸发分离除掉四氯化碳,故答案为:蒸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以海带为原料获得少量碘水,并以四氯化碳(沸点76.8℃)为溶剂将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操作②中用到氯气,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向含碘单质的水溶液中加入CCl4 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操作③中,将含碘单质的水溶液与CCl4在分液漏斗中混合、振荡摇匀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分液漏斗的下端尖嘴处紧贴在承接的烧杯内壁上静置后,下面的操作步骤是______

(5)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经过蒸馏可以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该实验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除酒精灯、烧杯、温度计、锥形瓶外,还需要______,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所处位置为______,锥形瓶中收集到物质的名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过滤适用于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海带灰难溶于水,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所以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用过滤分离它们;

故答案为:溶解、过滤;

(2)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nO2+4HClMnCl2+Cl2↑+2H2O,MnO2、Cl2、H2O写化学式,所以其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

(3)根据四氯化碳能萃取碘水中的碘,但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碘溶解四氯化碳中呈紫红色,所以下层呈紫红色,上层是水层,呈无色,

故答案为:溶液分层,上层为水层接近无色,下层为CCl4层呈紫红色;

(4)根据萃取的实验操作,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或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颈的小口),目的是为了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液体顺利流出,再转动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缓慢流下后,因上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产生杂质,所以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或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颈的小口),再转动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缓慢流下后,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5)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经过蒸馏可以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蒸馏操作中所用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接收器),还需要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尾接管);因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故应放在支管口;根据含碘的有机溶剂中经过蒸馏可以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为常用的有机溶剂,碘为非金属单质,所以锥形瓶中收集到物质的名称为四氯化碳,

故答案为:带铁圈的铁架台、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尾接管);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四氯化碳;

解析

解:(1)过滤适用于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海带灰难溶于水,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所以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用过滤分离它们;

故答案为:溶解、过滤;

(2)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nO2+4HClMnCl2+Cl2↑+2H2O,MnO2、Cl2、H2O写化学式,所以其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2Cl-Mn2++Cl2↑+2H2O;

(3)根据四氯化碳能萃取碘水中的碘,但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碘溶解四氯化碳中呈紫红色,所以下层呈紫红色,上层是水层,呈无色,

故答案为:溶液分层,上层为水层接近无色,下层为CCl4层呈紫红色;

(4)根据萃取的实验操作,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或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颈的小口),目的是为了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液体顺利流出,再转动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缓慢流下后,因上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产生杂质,所以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或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颈的小口),再转动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缓慢流下后,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5)从含碘的有机溶剂中经过蒸馏可以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蒸馏操作中所用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接收器),还需要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尾接管);因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故应放在支管口;根据含碘的有机溶剂中经过蒸馏可以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为常用的有机溶剂,碘为非金属单质,所以锥形瓶中收集到物质的名称为四氯化碳,

故答案为:带铁圈的铁架台、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尾接管);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四氯化碳;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经灼烧后灰烬中的碘以碘离子形式存在.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从中提取碘并计算海带中的含碘量,设计了以下实验:

(1)在进行步骤①之前,他们称取完a g干海带,甲同学提出将海带先剪碎.然后用水洗净放入坩埚中.再灼烧至海带完全成灰烬.而乙同学认为甲的操作建议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

(2)将冷却的海带灰转移至小烧杯,步骤②用来浸泡海带灰的试剂是______

(3)接下来步骤③涉及的一系列操作名称是______

(4)步骤④中甲同学向溶液A中先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未发现明显变化,再滴加适量的稀硫酸发现溶液颜色变蓝,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乙同学观察完甲同学的实验后,为了使I-反应得更完全,他建议最好选用的氧化剂是______

A.浓硫酸    B.新制氯水    C.KMnO4溶液    D.H2O2溶液

(5)在步焉⑤提取碘的过程中.甲同学将溶液B放入仪器x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试剂Y,振荡,静置.写出仪器X的名称______

(6)步骤⑥从溶液C中提取碘并回收试剂Y的操作方法是______.若提取得到bg碘,则此海带中含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正确答案

用水洗净时,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会使得海带中的一些碘元素减少

蒸馏水

过滤

H2O2+2H++2I-=2H2O+I2

D

分液漏斗

蒸馏

解析

解:(1)将海带先剪碎.然后用水洗净放入坩埚中时,由于用水浸泡一段时间,这样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使得碘元素的含量减少,

故答案为:用水洗净时,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会使得海带中的一些碘元素减少;

(2)将海带灰放在蒸馏水中浸泡,故答案为:蒸馏水;

(3)分离难溶性的固体和可溶性的含有碘元素的液体的操作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4)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双氧是绿色氧化剂,在酸性环境下,氧化碘离子的实质是:H2O2+2H++2I-=2H2O+I2,还原产物是水,不会产生杂质,

故答案为:H2O2+2H++2I-=2H2O+I2;D;

(5)实现萃取操作的仪器可以选择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6)碘和有机物的分离可以采用蒸馏法,若提取得到bg碘,则碘元素碘元素的质量分数×100%,故答案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6春•浉河区校级月考)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现在用四氯化碳在碘水中萃取碘单质,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

(1)能选用四氯化碳在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

(2)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放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______

②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是______

A、热裂汽油     B、苯     C、酒精     D、四氯化碳.

正确答案

解:(1)萃取剂的选择原则有四条:一是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要大得多;二是萃取剂与水互不溶解能分成两层;三是萃取剂与水的密度差别较大;四是萃取剂与溶质不会发生反应.故答案为: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而且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

(2)①萃取(分液操作)正确操作顺序应把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有漏液现象放在最前面;然后再倒入溶液和萃取剂,经过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溶质从一种溶液进入另一种溶剂中,再经过静置、分层,将两种液体分开,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下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故答案为:CBDAGHEF.

②热裂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的烯烃,能与溴或碘发生反应,若用直馏汽油就可以了;酒精不分层,故答案为:故选AC.

解析

解:(1)萃取剂的选择原则有四条:一是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要大得多;二是萃取剂与水互不溶解能分成两层;三是萃取剂与水的密度差别较大;四是萃取剂与溶质不会发生反应.故答案为: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而且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

(2)①萃取(分液操作)正确操作顺序应把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有漏液现象放在最前面;然后再倒入溶液和萃取剂,经过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溶质从一种溶液进入另一种溶剂中,再经过静置、分层,将两种液体分开,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下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故答案为:CBDAGHEF.

②热裂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的烯烃,能与溴或碘发生反应,若用直馏汽油就可以了;酒精不分层,故答案为:故选A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 (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

(3)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______

(5)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______

正确答案

BDE

过滤

蒸馏

2I-+MnO2+4H+=Mn2++I2+2H2O

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

解析

解:(1)灼烧固体物质一般使用(瓷)坩埚,而坩埚加热需要用泥三脚支撑然后放在三脚架上,三脚架下面的空间放酒精灯.故答案为:BDE;

(2)步骤③是分离固体和液体,则实验操作为过滤,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是利用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则实验操作为蒸馏,

故答案为:过滤;蒸馏;

(3)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被MnO2氧化,故答案为:2I-+MnO2+4H+=Mn2++I2+2H2O;

(4)根据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故答案为: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5)碘遇淀粉变蓝色,故答案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海带提取碘的实验中,下列仪器选用不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3.0克海带

B在坩埚中灼烧海带

C用分液漏斗分离海带灰和水溶液

D在烧杯中用H2O2氧化I-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从海带提取碘的实验,先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再过滤,取滤液滴加稀硫酸和双氧水,然后加入CCl4振荡,最后用分液漏斗分液,

A.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克,可用托盘天平称取3.0克海带,故A正确;

B.坩埚是实验室常用容器,可直接加热,当有固体要以大火加热时,就必须使用坩埚,可在坩埚中灼烧海带,故B正确;C.分离海带灰和水溶液,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所以用过滤,分液漏斗是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故C错误;

D.滤液中的碘离子需用氧化剂将其氧化成碘单质,可用双氧水将其氧化,自身被还原成水,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提取海带中的碘:

①将海带晒干灼烧成灰 ②将海带灰浸泡得其悬浊液 ③过滤得含碘离子的溶液 ④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Cl2 置换出碘 ⑤对含碘溶液进行一系列的提取后得碘单质

(1)灼烧过程可在下列那种仪器中进行______

A.烧杯    B.试管     C.蒸发皿      D.坩埚

(2)过滤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主要______

(3)用有机溶剂将碘从水中提取出来的过程叫______

若用四氯化碳作溶剂进行提取,则分层后上层为______

(4)提取碘的过程中,还可选用的有机溶剂为______

A.酒精   B.汽油   C.苯.

正确答案

D

烧杯,玻璃棒,漏斗

萃取

BC

解析

解:(1)海带晒干灼烧成灰是固体高温灼烧,应在坩埚内灼烧;烧杯是加入溶液或溶解物质的仪器,试管是加热少量溶液,或加热少量固体,蒸发皿是蒸发溶液的仪器;

故答案为:D.

(2)依据过滤装置选择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漏斗;

(3)用有机溶剂将碘从水中提取出来,是利用碘单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通过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得到,该方法是萃取;用四氯化碳作溶剂进行提取,四氯化碳在下层,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于水中,混合后静置分层,下层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上层是水;

故答案为:萃取;水;

(4)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故可用汽油或苯,酒精和水是互溶的,故答案为:B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步骤②:Iˉ溶液的获取.操作是______

(3)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

(4)步骤④: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除此以外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______(填代号).

A、浓硫酸     B、新制氯水      C、KMnO4溶液       D、H2O2

理由是______

(5)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______

(6)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灼烧海带时用坩埚盛放海带,用带铁圈的铁架台放置坩埚,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所以灼烧海带时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坩埚、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故选:BDE;

(2)将灼烧后的固体溶于水,过滤后的滤液为I-溶液,萃取后得到,故答案为:溶解、过滤;

(3)步骤③是分离固体和液体,则实验操作为过滤;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是利用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则实验操作为蒸馏,

故答案为:过滤;蒸馏;

(4)二氧化锰在酸性环境下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即MnO2+2I-+4H+═Mn2++I2+2H2O,步骤④的目的是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被氧化生成单质碘,除此之外选择的氧化剂最好是过氧化氢,不引入新的杂质;

A.浓硫酸引入硫酸根离子,故A不符合;   

B.新制氯水会引入氯离子,故B不符合;   

C.KMnO4溶液会引入钾离子,故C不符合;   

D.H2O2 做氧化剂被还原为水,不引入新的杂质,故D符合;

故答案为:MnO2+2I-+4H+═Mn2++I2+2H2O;D;H2O2 做氧化剂被还原为水,不引入新的杂质;

(5)根据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

故答案为:苯与水互不相溶,且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6)碘遇淀粉变蓝色,检验方法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含有单质碘,

故答案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含有单质碘.

解析

解:(1)灼烧海带时用坩埚盛放海带,用带铁圈的铁架台放置坩埚,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所以灼烧海带时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坩埚、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故选:BDE;

(2)将灼烧后的固体溶于水,过滤后的滤液为I-溶液,萃取后得到,故答案为:溶解、过滤;

(3)步骤③是分离固体和液体,则实验操作为过滤;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是利用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则实验操作为蒸馏,

故答案为:过滤;蒸馏;

(4)二氧化锰在酸性环境下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即MnO2+2I-+4H+═Mn2++I2+2H2O,步骤④的目的是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被氧化生成单质碘,除此之外选择的氧化剂最好是过氧化氢,不引入新的杂质;

A.浓硫酸引入硫酸根离子,故A不符合;   

B.新制氯水会引入氯离子,故B不符合;   

C.KMnO4溶液会引入钾离子,故C不符合;   

D.H2O2 做氧化剂被还原为水,不引入新的杂质,故D符合;

故答案为:MnO2+2I-+4H+═Mn2++I2+2H2O;D;H2O2 做氧化剂被还原为水,不引入新的杂质;

(5)根据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

故答案为:苯与水互不相溶,且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6)碘遇淀粉变蓝色,检验方法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含有单质碘,

故答案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含有单质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酒精灯、三脚架和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______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

(3)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碘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缺乏碘会引起很多疾病.我国在居民食用盐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含碘物质______以确保人体对碘的摄入量.

A.I2B.KIC.KIO3D.KIO4

(4)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单质碘的简单方法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灼烧固体物质一般使用(瓷)坩埚,而坩埚加热需要用泥三脚支撑然后放在三脚架上,所以还缺少的仪器为坩埚和泥三角,

故答案为:坩埚、泥三角;

(2)步骤③是分离固体和液体,则实验操作为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3)步骤④中双氧水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I-+2H+=I2+2H2O;为了消除人体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食用盐必须是加碘食盐,所谓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所以C正确,

故答案为:H2O2+2I-+2H+=I2+2H2O;C;

(4)碘遇淀粉变蓝色,所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碘单质的方法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含有单质碘,

故答案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含有单质碘.

解析

解:(1)灼烧固体物质一般使用(瓷)坩埚,而坩埚加热需要用泥三脚支撑然后放在三脚架上,所以还缺少的仪器为坩埚和泥三角,

故答案为:坩埚、泥三角;

(2)步骤③是分离固体和液体,则实验操作为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3)步骤④中双氧水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I-+2H+=I2+2H2O;为了消除人体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食用盐必须是加碘食盐,所谓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所以C正确,

故答案为:H2O2+2I-+2H+=I2+2H2O;C;

(4)碘遇淀粉变蓝色,所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碘单质的方法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含有单质碘,

故答案为: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含有单质碘.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已知:四氯化碳沸点是76.8℃,碘单质的沸点是184.35℃.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填下列实验操作的名称:步骤③______;步骤⑥______

(2)步骤④:在滤液中加入1~2mL 2mol•L-1H2SO4溶液,再加入______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四氯化碳来提取碘的理由是______

(4)步骤⑤中使用到分液漏斗,使用之前需检验其是否漏液: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检查______处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______处是否漏水,待确认不漏水后方可使用.

(5)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

正确答案

过滤

蒸馏

H2O2溶液或氯水

2I-+H2O2+2H+═I2+2H2O或2I-+Cl2═I2+2Cl-

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旋塞芯

玻璃塞

淀粉溶液

解析

解:(1)步骤③是分离固体和液体得含碘离子的滤液,则实验操作为过滤,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是利用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则实验操作为蒸馏,

故答案为:过滤;蒸馏;

(2)碘离子具有还原性,H2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碘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I-+2H+=I2+2H2O,Cl2具有强氧化性也可氧化碘离子成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

故答案为:H2O2溶液或氯水,2I-+H2O2+2H+═I2+2H2O或,2I-+Cl2═I2+2Cl-

(3)根据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故答案为: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4)分液漏斗是用普通玻璃制成,漏斗颈部有旋塞芯玻璃活塞,使用之前需检验其是否漏液: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处是否漏水,不漏水的分液漏斗方可使用,

故答案为:旋塞芯;玻璃塞;

(5)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可用来检验碘单质,

故答案为:淀粉溶液;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反应①是自海藻灰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反应②是自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②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

已知NaIO3的氧化性与MnO2相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I2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产物

B两个反应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CNaI和NaIO3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I2

DNaIO3 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氧化剂不能做还原剂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反应①中氧化剂是 MnO2,还原剂是NaI,MnSO4是还原产物,I2是氧化产物;反应②中I2是还原产物,故A错误;

B.生成 1mol I2 时,反应①转移2mol电子,反应②转移电子10mol,两者在生成等量I2时转移电子数不相等,故B错误;

C.NaI中碘元素化合价是-1,而NaIO3中的碘元素化合价是+5,I2中碘元素化合价是0,故NaI与NaIO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故C正确;

D.NaIO3中氧元素是最低价,可以作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

(1)指出制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______

A.甲苯、酒精  B.四氯化碳、苯 C.汽油、乙酸   D.汽油、甘油

(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4)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液.还需要经过蒸馏.观察右图实验装置指出其错误之处.____________;(任意说两点即可)

(5)已知常压下碘的升华温度137.2℃,四氯化碳沸点77℃.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的原因是______.最后晶态碘在______里聚集.

正确答案

过滤

萃取、分液

B

分液漏斗、锥形瓶

缺石棉网;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

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受热比较均匀,温度容易控制

蒸馏烧瓶

解析

解:(1)过滤适用于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将碘水中的碘单质萃取出来,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即可,

故答案为:过滤;萃取、分液;

(2)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碘在四氯化碳或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四氯化碳或苯和水都不互溶,且四氯化碳或苯和碘都不反应,故可用四氯化碳或苯,

故答案为:B;

(3)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需要用到分液,分液需要用到分液漏斗、锥形瓶,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锥形瓶;

(4)冷凝水应是下进上出,烧杯加热应垫石棉网,温度计水银球应与烧瓶支管口相平,

故答案为:缺石棉网;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5)水浴加热的温度是使试管内或烧杯内试剂受热温度均匀,具有长时间加热温度保持恒定的特点,四氯化碳沸点:76.8℃,碘单质沸点为184℃,所以最后晶态碘在蒸馏烧瓶里聚集,

故答案为:受热比较均匀,温度容易控制;蒸馏烧瓶.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检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获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