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

读表格材料,回答问题。

(1)据表推断,我国农业生产受寒潮灾害最严重的季节。(2分)

(2)分析寒潮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和有利影响。(8分)

正确答案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1)秋末、春初(2分)

(2)不利:低温冻害,大风、冻雨、暴雪(4分);

有利:带来降雪能保持土壤墒情;减少病虫害等(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10月26日8时30分,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这标志着三峡工程由初期运行期转入正常运行期。长江三峡地区,河谷深且岩层软硬相间,断裂构造发育。现在我们所看到库区的高低水位区间的岸坡,除了宽厚的堆积阶地以外,都是基岩裸露或碎石堆积,这是百年出现一次的洪水(水位涨落约30米)侵蚀的结果;但三峡水库形成后,水库水位每年涨落30多米,这意味着库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比自然洪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增强100倍。

长江三峡枢纽工程正常蓄水后,分析对库区周围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

正确答案

可能诱发滑坡。(4分)因为水库水位的提高会淹没河谷低地,使两岸地势更加陡峭;库区水位每年涨落可达30多米左右,库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会增加;地下水位抬升,渗入软化岩层;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等,可能诱发滑坡。(每答对一点,可得2分,共6分)

试题分析:

从题中材料可知,三峡工程正常蓄水后会使库区岩层长期浸泡在水中而使其松软,而三峡地区,河谷深且岩层软硬相间,断裂构造发育,库区水位每年涨落可达30多米左右,库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会增加;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可能诱发滑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西南部分区域图8

(1)简析图示区域多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原因。(12分)

(2)用实例评价图示A区域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8分)

正确答案

(1)(12分)夏季(夏秋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坡度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岩石易破碎;乱砍乱伐,山坡缺少植被保护,地表碎屑物多,水土流失严重。

(2)(8分)图示A区域中有两千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乐山大佛,峨眉山等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美学,科学及历史文化价值,该区域旅游资源的质量高;成都附近汇集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峨眉山,乐山,青城山等众多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集聚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的积雨云中。下图示意我国南、北方多年平均雷电日数的月份分配。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我国南、北方雷电日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6分)

(2)简述雷电灾害天气来临时,人们应注意哪些事项?(4分)

正确答案

(1)南方出现雷电的月份较北方多,雷电日数较北方多。南方较北方:气温高,高温期长,对流旺盛;湿度大,雨季长。(6分)

(2)户内预防雷击:电视机的室外无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雷雨天气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波侵入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

户外防御雷击:为了防止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应尽快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孤独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的小建筑等;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任答一点给1分,共4分)

试题分析:

(1)从题目看,“对流旺盛的积雨云”这句话很关键,要“对流旺盛”,那得温度高,南方气温高;要“积雨云”,那得水汽多,而南方多雨。看图,就找出来了,月份、日数都是南方多。

(2)注意事项要从户内、户外两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有80%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一半左右。

材料二 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分布图。

(1)图中C地干旱灾害较为严重,试分析说明该地干旱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

(2)你认为我国减轻干旱灾害可采取哪些措施?(4分)

正确答案

(1)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多发;西南地区为季风区,冬春季节为旱季,降雨少;夏季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地形崎岖,地表起伏大,地表水存留时间短;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地表水储藏条件差。(6分)

(2)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种植耐旱作物;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植树造林;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4分)

试题分析:

(1)C的干旱自然原因从气温、降水和地形考虑。C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为西南季风区,降水不稳定,冬春干旱,夏季高温蒸发量大;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地表水缺乏;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多发;上述原因造成C地干旱。

(2)我国减轻干旱灾害可采取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种植耐旱作物;植树种草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所使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正确答案

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当地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可从降水、水文水系、地形等方面分析,应对措施要紧扣原因。洪灾的发生往往受降水和地形的影响较大。降水多且集中,地势低洼不易排水的地区易发生洪灾。该地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且多暴雨,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居民点位于河谷,地势低洼,上游有大面积的集水区域,所以一遇暴雨,河水暴涨,易发生洪灾。

【考点定位】该题以我国江南丘陵某一局部地图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等高线的判读,洪灾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1月中旬以来,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特别是郴州市遭受50年一遇的强降雪过程,损失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70亿元。

材料二: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南岭山脉中段与罗霄山脉南段交会地带,东经112°13′~114°14′和北纬24°53′~26°50′之间。京珠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在建的武广高铁贯通南北。

小题1:从地形角度,分析郴州市降雪较其他地区多的自然原因。

小题2:此次冰雪灾害还可能会引起哪些地质灾害?

小题3:你认为此次冰雪灾害可以带来哪些好处?

正确答案

小题1:郴州位于湖南南部,处于南岭北面,来自北方的寒冷气流受到抬升,与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相遇于此,形成锋面,受地形阻挡,停滞时间较长,因此暴雪强度大、时间长。

小题2:滑坡、泥石流。

小题3:①低温、降雪可以冻死一些病虫害;②降雪可以净化空气。

考查寒潮灾害的成因及其影响。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和材料可以看出,郴州处于南岭北面,来自北方的寒冷气流受到抬升,与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相遇于此,形成锋面,受地形阻挡,停滞时间较长,因此暴雪强度大、时间长。

小题2: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由于地形影响,雪灾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

小题3: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因此这次雪灾可以净化空气。加之低温、降雪可以冻死一些病虫害,保证农作物的生长。所以有“瑞雪兆丰年”之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火山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火山构造名称:

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

2.火山喷出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多火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说明火山爆发对人类的影响。

正确答案

1.火山通道 火山锥 火山口

2.二氧化硫 硫化氢 熔岩 固体喷发物

3.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壳薄弱地带

4.不利方面:破坏田园、村镇,引起地震,建筑物倒塌,漂浮的火山灰会导致大气污染加剧,能见度降低,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有利方面:会给人们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和丰富的硫磺资源。

要熟悉火山构造。

①是火山通道,②是火山锥,③是火山口。火山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壳薄弱地带。火山爆发对人类的影响注意要一分为二地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世界各大洲主要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洲西部与其他大洲相比,水旱灾害相对较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寒潮能够长驱直入影响北美大部分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史上南美智利曾多次发生大地震,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沙漠化现象严重,试分析产生该灾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述世界上酸雨主要发生地区及其成因和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水旱灾害;我国东部属于季风气候区,季风环流的不稳定性,常常会引起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

(2)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均匀,不易引起水旱灾害

(3)北美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中部平原南北纵贯,有利于北方冷空气长驱南下

(4)该地区正好处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因此火山地震频繁。

(5)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少,气候干燥;过度耕作和放牧,土壤

    表层缺乏植被的覆盖,造成土地沙漠化严重。

(6)西欧和北美洲东部,上述地区工业发达,大量排放的工业废气含有氮和硫氧化物的气体与空气中的

    水汽结合形成硝酸、硫酸的等,随大气降水回落到地面形成酸雨。酸雨破坏森林、污染水源、腐蚀建

    筑物等给人类带来灾害。(至少两个)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填空并回答。

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1)——(2)题相应空格内:

    A、洪水    B、风暴潮    C、干旱    D、水土流失    E、泥石流    F、台风

(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在图(四)中,地区I与地区III共

    有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在地区II内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

    区Ⅳ_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不定项选择)

(2)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___________,

    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_____________,发生在水圈中的是_____________。(双项选择)

(3)试列举我国防灾抗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两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C;ABCF;CD;E

(2)DE;CF;AB

(3)兴建长江三峡(或葛洲坝、小浪底)大型水利枢纽(水库);在黄河中上游(或黄土高原)、长江

    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或加固长江黄河堤防等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内疏通

    排水通道。

下一知识点 : 中国的气象灾害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中国的水文灾害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