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选做题: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是直角三角形,,以为直径的圆于点,点边的中点,连接交圆于点

(1)求证:四点共圆;

(2)求证:  

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点A,B是曲线C上两点,点A,B的极坐标分别为:

(1)写出曲线C的普通方程和极坐标方程;

(2)求|AB|的值。   

24.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是常数,∈R);

(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2)如果函数恰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正确答案

22. 

证明:

(1)连接,则

是BC的中点,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四点共圆

(2)延长交圆于点.

因为.

所以所以  

23. 

解:

(1)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消参数得曲线C的普通方程为:

由曲线C的普通方程为:

所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

(2)由点A,B的极坐标分别为:

得点A,B的直角坐标分别为:

所以   

24.

解:

(1){x|x≥2或x≤-4}.

(2)(-2,2)

①当a=1时,f(x)=|2x-1|+x-5=

解得x≥2; 由解得x≤-4.

∴f(x)≥0的解为{x|x≥2或x≤-4}.

②由f(x)=0得|2x-1|=-ax+5.作出y=|2x-1|和y=-ax+5 的图象

观察可以知道,当-2<a<2时,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函数y=f(x)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故a的取值范围是(-2,2).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函数零点的判断和求解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22.选修4一 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直线AB为圆的切线,切点为B,点C在圆上,∠ABC的角平分线BE交圆于点垂直BE交圆于点D.(1)证明:DB = DC;(2)设圆的半径为1,BC=,延长CE交AB于点F,求ABCF外接圆的半径.

 23.选修4一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经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及坐标系,曲线C2额极坐标方程为=2. (1)分别写出C1的普通方程,C2的直角坐标方程;(2)已知M,N分别为曲线C1的上,下顶点,点P为曲线C2上任意一点,求|PM|+|PN的最大值.

 24.选修4一 5 :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f(x)= 的定义域为R.(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最大值为n,当正数a,b满足==n时,求7a+4b的最小值.

正确答案

22(1)连接DE交BC于点G,由弦切角定理得,

∠ABE=∠BCE, ∠ABE=∠CBE,故∠CBE=∠BCE,

故BE=CE,

又因为DB垂直BE,

所以DE为直径,则∠DCE=90度,

由勾股定理可得,DB=DC

(2)由(1)知,∠CDE=∠BDE,DB=DC,

故DG是BC的中垂线,

所以,设DE的中点为O,

连接BO,则∠BOG=60°,从而∠ABE=∠BCE=∠CBE=30°,

所以CF⊥BF,

故Rt△BCF外接圆的半径等于    

23(1)曲线C1的普通方程为

曲线C2的普通方程为

(2)由曲线C1:,可得其参数方程为

所以P点坐标为

由题意可知,M,N

因此,

所以当=0的时候,有最大值,为。  

24(1)因为函数定义域为R,所以恒成立

设函数,则m不大于函数的最小值

的最小值为4,

所以

故m的取值范围为

(2)由1知m=4

所以

当且仅当时,

7a+4b有最小值,为

解析

22无 23主要是消去参数。利用解析几何相关知识求解 24先求出函数的最小值,然后确定m的取值范围,第(2)问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转换求解。

考查方向

 22主要考查圆切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计算 23本题主要考查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的相互转换,考察解析几何的简单应用  24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

解题思路

22利用线切角定理和勾股定理可证明第一问,第二问做出适当的辅助线即可求解 23消去参数方程中的参数即可,结合三角函数相关性质求得。24利用均值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相关性质计算

易错点

22相似度掌握不好计算能力弱 23直角坐标和极坐标不会转换 24对基本不等式掌握不牢

知识点

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  圆M与圆N交于A,  B两点,  以A为切点作两圆的切线分别交圆M和圆N于C、D两点,延长DB交圆M于点E,  延长CB交圆N于点F.已知BC=5,  DB=10.

(I)求AB的长;

(II)求

正确答案

(1)

(2)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平面几何问题,具体解析如下:

(Ⅰ)根据弦切角定理,

∴△∽△ ,则

(Ⅱ)根据切割线定理,知

两式相除,得(*).

由△∽△,得

由(*)得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平面几何中圆幂定理的应用,大体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弦切角定理的应用;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4、切割线定理的应用;

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平面几何内圆的相关知识,解题步骤如下:

 1、根据弦切角定理判定三角形相似,进而得到AB的值; 

2、根据切割线定理得到两边对应成比例,进而得出三角形相似;

 3、根据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得到比例。

易错点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应用时条件不全; 

2、切割线定理应用时两式相除这个技巧不容易想到; 

3、运算出错。

知识点

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2.选修4—l:几何证明选讲如图,∠BAC的平分线与BC和△ABC的外接圆分别相交于D和E,延长AC交过D、E、C三点的圆于点F.(Ⅰ)求证:EC=EF;(Ⅱ)若ED=2,EF=3,求AC·AF的值.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Ⅰ)求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Ⅱ)求曲线C2上的动点M到曲线C1的距离的最大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f(x)=|x-2|-|x+1|.

(Ⅰ)解不等式f(x)>1;(Ⅱ)当x>0时,函数g(x)=(a>0)的最小值大于函数f(x),试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正确答案

22.略.23.(1)(2).24.(1)(2)

解析

22.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平面几何中的基本问题,题目的难度是容易题。

 ⑴证明:

因为平分

所以

所以.

 ⑵解:因为

所以, 即

由⑴知,

所以

所以

23.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参数方程中的基本问题,题目的难度是容易题。

 ⑴解:, 即

可得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⑵解: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由⑴知曲线是以为圆心的圆,且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所以动点到曲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24.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不等式中的基本问题,题目的难度是容易题。

⑴解:当时,原不等式可化为,此时不成立;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即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即

 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⑵解:因为,当且仅当时“=”成立,

所以

所以,即为所求.

考查方向

22.本题考查了平面几何的知识,主要涉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三角形相似的考查.

23.本题考查了参数方程的知识,主要涉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4.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知识,主要涉及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解题思路

22.  1、利用圆的相关定理证明。2、利用切割线定理和相交弦定理证明。

23.本题考查参数方程的知识,解题步骤如下:1、利用公式消参。2、可以利用普通方程求解。

24.本题考查不等式的知识,解题步骤如下:1、利用公式解绝对值不等式。2、可以利用图像求解。

易错点

22.相关的定理容易混用。

23.消参的过程容易出错。

24.去绝对值时容易出错。

知识点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22.已知的外角的平分线,交的延长线于点,延长的外接圆于点,连接.

(Ⅰ)求证:

(Ⅱ)若外接圆的直径,,求的长.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Ⅰ)

证明:AD平分EAC,EAD=DAC

四边形AFBC内接于圆  DAC=FBC.

EAD=FAB=FCB

FBC=FCB  FB=FC. 

(Ⅱ)

AB是圆的直径

ACB=ACD=900

EAC=1200DAC=600D=300,

在RtABC中,BC=BAC=600

AC=3

在RtACD中,D=300,AC=3

AD=6.           

考查方向

圆的相关概念与性质、三角形的外接圆

解题思路

根据条件、认真推理

易错点

对概念性质理解不透彻

知识点

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百度题库 > 高考 > 文科数学 > 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