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新变法
- 共39题
4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 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
要求:依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作者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语言准确精练,论述清晰。
正确答案
材料作者认为康有为等民族资产阶级发起的戊戌变法如果这些改革者能谨慎些,改革就会成功,就会给中国带来希望。作者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首先这次改良运动不具备成功的客观条件,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专制势力十分的强大与顽固,并且他们内部并没有发生分化;其次,改良运动不具备成功的主观条件,由于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从而导致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他们在与封建势力进行斗争时表现出了较多的妥协性与软弱性,托古改制导致其措施不够彻底与得当。在改革过程中也表现出了过于急躁与方式不当的问题;再次,国际环境不够宽松,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在瓜分中国,这使得改革运动的阻力更大。第四,戊戌变法的方案是要在中国走日本式的君主立宪制道路,这条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走不通的。
总之,这场改良运动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不是历史的偶然,是近代中国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是某个历史人物能够最终决定的,所以材料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可能左右历史发展的方向。
解析
略
知识点
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1.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要求:依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作者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语言准确精练,论述清晰。
正确答案
材料作者认为康有为等民族资产阶级发起的戊戌变法如果这些改革者能谨慎些,改革就会成功,就会给中国带来希望。作者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首先这次改良运动不具备成功的客观条件,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专制势力十分的强大与顽固,并且他们内部并没有发生分化;其次,改良运动不具备成功的主观条件,由于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从而导致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他们在与封建势力进行斗争时表现出了较多的妥协性与软弱性,托古改制导致其措施不够彻底与得当。在改革过程中也表现出了过于急躁与方式不当的问题;再次,国际环境不够宽松,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在瓜分中国,这使得改革运动的阻力更大。第四,戊戌变法的方案是要在中国走日本式的君主立宪制道路,这条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走不通的。
总之,这场改良运动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不是历史的偶然,是近代中国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是某个历史人物能够最终决定的,所以材料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可能左右历史发展的方向。
解析
略
知识点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4.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称“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4.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别出自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8.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
正确答案
(1)孔子:仁、礼、中庸;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3)康有为。《孔子改制考》。翻译《天演论》;宣传、提倡进化论、成为维新派的理论武器。
解析
(1)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思想上,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孔子强调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老子主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希望回到小围寡民的理想社会,还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的。苏格拉底提出“认识自我”,注重道德。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2)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王夫之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3)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尧、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增强了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
知识点
15. 1900~1901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8.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5.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 的代表人物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