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8.有学者认为,电视台“名家讲座”虽然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琐事,离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提倡的“新史学”宗旨相去甚远。这里所说的“新史学”宗旨是(     )

A充当帝王的“政治教科书”

B让国民从中受益

C复兴传统史学

D宣传历史进化论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维新变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4.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维新变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32 分

37.留学生在国家发展和国际交往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留学生享受唐政府的优待。为了照顾外国和其他民族的学生,特设宾贡科,考中者称宾贡进士。宾贡进士以新罗、大食、渤海等过的留学生为多。宾贡进士在唐朝可入仕做官,如新罗留学生崔致远十大岁考中进士,后再唐淮南节使军中任职。各国入唐学生对国际交往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在长安招聘人才,交结其他国家使节,搜集或出资购买书籍,特别是他们将学习、了解的唐文化与典章制度传播于各国,从而更增加了盛唐的国际色彩。

    ——摘编于任士英《盛唐气象》

  材料二 玻利瓦尔在书信中写道;“我被送到欧洲学习。…… 我研究过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人。”玻利瓦尔研究者比拉认为:“近代法国作家和哲学家的作品给了他以最坚实的文化知识。孟德斯鸠的作品主要给玻利瓦尔以思想上的启迪,而卢梭的著作则引起他感情上的共鸣。”玻利瓦尔访问意大利期间,到蒙特萨克罗远足,想到罗马的光辉和贫困,激动得脸色骤变,宣誓要为美洲的独立献身。可以说,这就是解放者诞生的时刻。

    ——摘编自[委内瑞拉]傲骨斯托·米哈雷斯《解放者》

  材料三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东渡日本,重新探索救国真理。1901年,邹容离开重庆前往日本。到日本后,邹容一面勤奋地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和历史,如《民约论》、《法国革命史》等书;一面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在日本期间,他还写成《革命军》一书初稿,回国后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署名出版。章太炎为之作序,称许《革命军》为“义师先声”。

    ——摘编自周勇主编《重庆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入唐留学生增加唐朝国际色彩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罗在教育和科技方面受到唐朝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玻利瓦尔的思想来源和奋斗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玻利瓦尔作为“解放者”的巨大贡献。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邹容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邹容等留学生所传播的革命思想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4) 简要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应如何发挥留学生归国人才的积极作用。

正确答案

(1)入唐留学生来自多国;宾贡进士在唐朝入仕做官;推动了国际交往;将唐文化与典章制度传播于各国。设立国学,教授儒学;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

(2)欧洲启蒙思想;争取美洲独立。领导了西属南美独立运动,推翻了西班牙在南美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

(3)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历史;投身民主革命斗争;著《革命军》。为以后革命军的兴起制造了舆论;为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了思想准备。

(4)略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唐诗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2.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   )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维新变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31.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维新变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3 分

22. 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即为一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十多年前草写《中国政治思想史》 的时候,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 他的思想,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  因此我的论断不免有舛误的地方。  例如我说:“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 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冶 多看他的著作,细研他的思想之后,我 发现这个论断几乎与真相恰相反背。  现在我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为“康氏以保皇为立宪 之手段,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 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 之一体维新。冶我现在的看法……可以说是遵行“过则勿惮改冶的古训。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

  材料二  萧公权于 1940 年写作《中国政治思想史》时,亦不免认为康有为反对革命。  …… 直到后来看到大批有关康氏的原始材料,才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对康氏有新的认 识,所谓“假民权冶 、“假维新冶 ,原来都是真的。

  ———汪荣祖《康有为论》

  材料三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 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冶的内涵。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冶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 字左右)

正确答案

(1)内涵:抨击专制皇权;提倡君主立宪制度;宣传近代西方学说;政治制度变革和思想启蒙的双重目的。

(2)略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维新变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8.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

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维新变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维新变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0 分

28.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2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表2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

正确答案

(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前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

(2)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3)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维新变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1.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回答下题。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才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

A认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维新变法
下一知识点 : 新文化运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维新变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