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轮船招商局创设于1872年,是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在此以前,中国轮船运输业全部由外商轮船公司经营。该局设立后,于1877年用220万两白银盘购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的全部财产。以下是轮船招商局初期发展和经营的情况。

金额单位:万两

注 借款主要是官款(官府贷款)

(1)轮船招商局在上表所涉及时期内的经营状况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它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一直在发展,轮船吨位增多,收入日增,私人资本不断增加,官款膨胀快于私人资本,利息负担加重等。

(2)引进了先进交通工具和刺激了私人资本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侵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德森说,“……前现代的帝国与王国竞能够轻易地维系他们对极度多样而异质并且经常是居住在不相连的领土上的臣民的长期统治”。各地人民效忠的通常不是一个现实国家,而是经由文字和经典从古代继承下来且已沉淀了集体意识的伦常制度,它维系着一个抽象的国家观点……交通落后成倍放大了国土的距离。当时中国国土面积比整个欧洲还大,路上走一年半载,未必能从京城到达最偏远的边疆,更别说全国的有效管理了。

——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

材料二 秦王朝将中央政府统一规划的交通建设视为执政要务之一,除了“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之外,还由中央直接主持,“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汉书·贾山传》)……政务军务紧急时,还可以通过驿传系统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赵充国自金城申请军事计划至汉宣帝批复后颁下,往返不过7天,驿递行速达到每天400公里以上。

——王子今《古代交通与秦汉文明》

材料三 1919年5月4日的北京学生运动能立即席卷全国……与电报快捷传递消息和社会动员的功能密不可分。电报,其重要性在于,在交通系统远不足以把全国连为一体时……电报系统至少可把全国连为一个时间共同体,这是后来全国同步的社会和思想运动的技术基础,而这样的全国运动训练了国民的现代国家共同体意识。

——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安德森认为中国是“抽象的国家”的理由。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汉王朝加强对“抽象的国家”控制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中国人自办电报始于何时何地?根据材料二、三,与古代“驿骑传递”相比,近代电信技术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理由:国土面积太大,中央政府难以有效治理;交通落后,国内各地区之间联系十分困难;主要靠儒家思想(“伦常制度”)维护统治。

措施:修驰道(加强全国道路交通网建设);建立和健全驿传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制(皇帝制度);强化思想控制(或:统一思想以巩固国家统一)。

(2)1877年(或19世纪70年代),台湾。特点: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距离远,范围广。

(3)作用:有利于加强国内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有利于中央政府加强时地方的有效管辖和治理;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或:现代国家共同体的意识);推动了全国性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为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或:技术基础)。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课后,想探寻近代以来成都的交通变迁情况,他们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一些相关资料。

材料一

图1滑竿            图2轿子            图3人力车          图4马车          图5自行车

材料二

图1成都上班高峰                    图2成都地铁                  图3双流机场

(1)该小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你对此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2)材料一中,除了图5自行车还仍被人们广泛使用外,其他的出行工具已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在现实中你还能在哪里看见它们的身影,请举两例说明。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体现了成都交通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4)据统计成都私家车的排名已居全国第三,但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拥堵也成为影响人们出行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正确答案

(1 )方法与途径: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收集资料;分类归纳的方式。建议:还可以通过调查、采访、分析比较等方式。

(2 )在峨眉山等旅游区可以看见滑竿;在一些民俗古镇还可以看见轿子、人力车等;一些博物馆、照相馆中等。

(3 )趋势:由人力到机械力;更方便快捷;地下、地面、空中立体发展。

(4 )建议:完善道路建设;发展公共交通;错时上下班;强化交通规则,开发新的交通工具和途径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81年底,有人赋诗赞扬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诗中的通讯手段应是

[ ]

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话

D无线电话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造成近代中国交通、通信发展缓慢的根源是

[ ]

A政治腐败

B外国势力入侵

C社会性质

D落后的思想文化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7年11月“嫦娥一号”成功近月,再次激起了中国“航天热”,可你知道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何时吗

[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新中国成立后

C20世纪20年代初

D20世纪30年代中期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交通工具的进步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②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③开阔人们的视野④使近代中国迅速走向富强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事件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②轮船开始进入中国

③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④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创刊

[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大众传媒的变迁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