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并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图中代号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A         B        C        

D            E              

正确答案

大陆架   大陆坡   洋盆   海岭   海沟

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依次为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洋中脊(海岭)。

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

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

洋盆:在海洋的底部有许多低平的地带,周围是相对高一些的海底山脉,这种类似陆地上盆地的构造叫做海盆或者洋盆。

海岭:耸立在深海盆地和大陆坡上的海底山脉。

海沟:海沟是海底最深的地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17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当我国北方冷空气频繁活动时,澳大利亚珀斯的气候特征是                   ;图中所示地区的风向为        风。

(2)图中所示季节该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                          

(3)选择其中一种灾害,分析其形成的原因。(5分)

正确答案

(1)高温少雨(1分)    东北风(1分)

(2)洪涝 飓风  风暴潮 (每项1分)

(3)洪涝的原因:位于河流三角洲(1分)地势低平(1分)河流众多(1分)热带季风气候(1分)降水量大(1分)降水集中(1分)东北部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1分)

(答出5点即可)

风暴潮的原因:孟加拉湾为喇叭形海湾(1分)地势低平(1分)河流众多(1分)城市密集人口集中(1分)海平面上升加剧风暴潮灾害(1分)地理位置处于海上大风正面袭击(1分)(答出5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某天文爱好者在某市旅游时,在A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是36°30′,在B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为36°32'。当此人在B山顶观测到太阳正好在正南方向时,他从收音机里收听到“BBC”播报的国际标准时间为7月20日4点整。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则经过A山的经纬线的度数分别是                。(2分)

(2)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推测,该气候类型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在世界上最典型的分布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该市规划在D地建设一新的居民小区,但有些居民认为该地处在A山顶的阴影区,日照不足,有碍身体健康,因而提出反对。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近几年,发现市区地面在缓慢下沉,自来水也不断变咸,为解决D处居民小区的吃水问题,经有关部门勘测决定在E处建设一水库,此地建水库的有利条件是(两点)

                                                                         。

请在图上适当的位置用“=”画出坝址。勘探单位同时规划了两条向小区输水的方案(图示a、b),较合理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                                         。(5分)

(5)如规划在F、G、H三地选择一地建海港,最佳港址是     ,理由           。(2分)

(6)如果要建一康复疗养中心,下列最合适的地点是(   )(2分)

①A山顶        ②B山南坡          ③C南侧        ④D地区

正确答案

(1)36.5°N    120°E

(2)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

(3)②   不正确   山的阴影不会遮盖居民区

(4)盆地地形,利于蓄水;并且支流众多,水量大      E坝画在E河峡谷处

b   利用自然高差进行自流

(5)F   地处港湾、风小

(6)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i8分)

(1)简述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6分)

(2)分析A、B、C三地农业生产存在的差异及其造成差异的自然原因。(12分)

正确答案

(1)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3分)一主要受夏季风(东南季风)的影响。(3分)

(2)A地区为以水田为毒的种植业,A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地势低平,水热条件好;B地区为高寒牧业,B她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水分不足;C地区为以旱地为主的种植业。C地区(位于渭河平原)处于河昝地带,地势较平坦,年降水量小于800mm(毫米),水分相对不足。(1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9年10月11日上午10时许,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此次考察为期约180天,拟定于次年4月10日返回上海。

材料二 此次前往南极科考航线示意图

(1)科考船从上海出发时,沿途海域此时多台风天气,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2分)

(2)图中③点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3分)

(3)经过图中②点海域附近时,周围海域与陆地上的等温线分布如右图所示,此时影响甲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乙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2分)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双选题)(3分)

正确答案

(1)B(2分) (2)地中海气候(1分) 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2分)

(3)洋流(寒流)(1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同纬大陆上温度较高)(1分)

(4)BD(3分)

下一知识点 : 宇宙的演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恒星的一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