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材料和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1年11月29日到12月10日举行。自2009年以来,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倡议下每年都会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旨在凝聚政治共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材料二: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这种现象与大气中的________增加有关。

(2)把图中预测海平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空格中,使之与能源利用状况相适应。(每空1分)

(3)按图中①状况发展下去,未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选三项)(   )。

A.岛屿面积和岛屿数量将有所减少  B.华北地区的春旱现象将有所缓和

C.宁夏平原地区将更加干旱       D.天山山脉的雪线将会明显下降

E.台湾海峡将变宽

正确答案

(1)变暖(升高)  温室气体(或二氧化碳)

(2)②①④③(从上到下)  (3)ACE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二的图示判断,全球气温波动上升,即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原因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加强了大气逆辐射使气温升高。(2)根据其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分析,大量使用矿物能源则加速了全球变暖,而随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率的上升,则能延缓全球变暖的趋势,且越早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则对缓解全球变暖的作用越大。(3)由于全球变暖,故海平面上升,故淹没沿海低地和岛屿,故A正确;随着全球变暖,中纬度地区降水将减少,且蒸发加大,故华北地区缺水将更加严重,B错误;随着全球变暖,内陆干旱地区蒸发加大,干旱将变得更干旱,C正确;由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故高山冰川大量融化,故雪线将上升,D错误;由于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故台湾海峡将变宽,E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全球变暖的主要影响原因、治理和危害等内容即可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渭河谷地的古代农业发达,人类活动频繁。渭河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茏,但由于开疆拓土、修筑宫殿、营造坟墓,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环境逐渐恶化。公元4世纪时,一次山洪爆发,竟冲下百万颗大树。唐代以后,渭河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于记载。

(1)说出古代渭河谷地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6分)

(2)分析导致山洪爆发和渭河流量减少这一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4分)

(3)你认为对该地区进行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4分)

正确答案

(1)地形平坦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6分)

(2)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破坏土地资源,导致地表破碎(4分)

(3)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结构等(4分)

本题考查区域综合分析。

(1)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2)由于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结合材料反映,长期的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植被破坏严重,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则导致山洪爆发和河流径流量减少。

(3)结合该地区生态环境产生的主要原因:植被的破坏,故治理措施主要从恢复植被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

级地震,数百人丧生。读图分析回答:(12分)

(1)洋流A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这里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该渔场形成的

主要原因是                                                   

(2)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的是           处,此处地貌形

成的主要原因是                                                   

(3)遇上突然到来的地震,楼上教室里正上课的学生,正确的逃生方式是(  )

A.立即从窗户往外跳 

B.遵守纪律,坚持上课

C.快速进入电梯下楼 

D.双手抱头,就近在桌旁躲避

(4)智利和海地地震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如果赶赴灾区,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海洋运输

正确答案

(1)降温减湿   秘鲁寒流属于上升的补偿流,能够把海底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给

鱼类提供饵料。

(2)乙   向斜的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因此形成山地。

(3)D   

(4)A

本题考查海拉丁美洲。

(1)图示A表示秘鲁寒流;由于秘鲁寒流为上升补偿流,从上升补偿流角度可分析渔场成

因。

(2)向斜则表示中间岩层向下凹;为乙处,但形成的地貌为山,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判断。

(3)考查地震的正确逃生方式,注意是楼上的学生,故需要就近躲藏;

(4)救援队需要及时、快速到达当地。故空运速度最快。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图(3)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图,图(4)为该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读后回答。

(1)夏至时,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2分)

(2)我国一科学考察队在该地形区东南部考察时,发现此地自然景观奇特,山河相间、山高谷深,A地所处纬线在该地形区中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三条大河:怒江 、澜沧江、  金沙江形成世界独有的“三江并流”地理奇观。该地形区中还有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近年来“三江源”所在地区生态呈现恶化趋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应采取什么措施?(4分)

(3)指出图(4)中山地两坡雪线分布高度差异的因素(4分)

正确答案

(1)83°26′(2分)具体表现:①冰川退缩,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②气候反常,自然灾害加剧,草地沙化,虫鼠危害,水土流失等现象严重;③野生动物锐减,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3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等(3分)。(3)降水(或南坡由西南季风带来较多水汽,形成海洋性冰川,海拔较低;北坡是大陆性冰川,海拔较高)(2分)。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该地区春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0°,结合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当地纬度为30°N,故再次利用公式计算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即可。(2)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气候干旱、降水少,气候寒冷,冰川广布,生态环境脆弱;故在全球变暖和人类不合理开发的影响下,生态恶化的主要表现为冰川退缩,影响湖泊、河流水源补给;草地破坏,导致荒漠化扩张;破坏动植物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等。治理措施主要针对原因,从加强对植被和湿地的保护,建自然保护区等方面分析。(3)根据图示的自然带倾斜判断,其南坡为向阳坡,向阳坡气温高,雪线应该高;而图示南坡雪线较低,故主要是降水量的影响,主要从南坡为偏南风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故雪线低。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春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能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计算。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分析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掌握影响雪线的主要影响因素:降水和气温影响。

下一知识点 : 宇宙的演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恒星的一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