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星的一生
- 共265题
(20分)阅读下表和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的差值最大接近(不超过)________百帕。图中M点在1月风向为_______(2分)
(2)新西兰的库克海峡与澳大利亚的巴斯海峡所处的纬度差不多,2011年7月在此旅游的王先生发现前者的风浪远大于后者,这是为什么?(8分)
(3) 对比分析表中珀斯和悉尼两城市的降水季节差异及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1)(4分)22 (2分)1月为西北风。(2分)
(2)(8分)根据等压线分布,巴斯海峡冬季(7月)吹偏北风,,夏季(1月)吹偏南风,风向与东西向的海峡有较大的夹角,(2分)同时澳大利亚大陆对该海峡的盛行风有阻挡作用,故风浪小(2分)。新西兰周围是广阔的海洋,受强盛西风带影响显著,(2分)库克海峡西北—东南走向与风向基本一致,故风浪大(2分)。
(3)(10分)悉尼夏季多雨,珀斯冬季多雨。(2分)1月为夏季:悉尼受来自海洋上的偏南风影响,地处迎风坡,沿岸暖流影响,降水多;(2分)珀斯受副高控制,沿岸寒流影响,降水少。(2分) 7月为冬季:珀斯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2分)悉尼受来自大陆内部干燥的西北风影响,降水少。(2分)
试题分析:
(1)找出澳大利亚大陆图例上实线的最大值和虚线最小值的差值即可; 1月份亚洲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成西北风影响澳大利亚大陆西北部,M点在1月风向为西北风。
(2)根据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的画法,可判断巴斯海峡冬季(7月)吹偏北风,夏季(1月)吹偏南风,风向与东西向的海峡有较大的夹角同时澳大利亚大陆对该海峡的盛行风有阻挡作用,削弱了风力,故风浪小;新西兰周围是广阔的海洋,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显著,库克海峡西北—东南走向与风向基本一致,狭管效应明显,故风浪大;
(3)影响降水的因素有气压带和风带、地形、洋流等因素,1月为南半球夏季,悉尼受来自海洋上的偏南风影响,加上地处大分水岭的迎风坡和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降水多,此时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珀斯受副高控制加上沿岸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水少;7月为南半球冬季,珀斯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而悉尼受来自大陆内部干燥的西北风影响,降水少。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写出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根据图中②、③两处的地貌类型,说出其成因并据此简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分)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并说出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所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6分)
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3)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3分)
(4)若图中丙、丁两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分别写出⑤、⑥两地极易诱发的自然灾害。(2分)
正确答案
(1)水循环环节:地表径流。
成因:②、③处均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地理意义:塑造地表形态。
(2)对气候的影响:降水减少;气温日、年较差增大。
或对河流的影响:含沙量增大;水量季节变化增大。
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甲处。原因:位于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水体容易在此汇集。
(4)⑤地为海啸,⑥地为滑坡、泥石流。
(1)河流属于地表径流。②、③均为流水堆积地貌。这说明水循环可以塑造地表形态。(1)森林破坏,会导致降水减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大;河流含沙量大,水量季节变化大。
(2)甲为向斜,会发生透水事故,乙为背斜,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3)⑤位于沿海,地震会引发海啸,⑥位于山区,地震会引发滑坡和泥石流。
(10分)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河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 。(6分)
(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4分)
正确答案
(1)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2)从沿海到内陆(干湿度地带) 水分
第(1)题,根据维多利亚、梅迪辛哈特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难确定维多利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梅迪辛哈特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规律,从图中两地的海陆位置及地形状况可得出答案。
白洋淀被称为“北国江南”。近10年来白洋淀天然入淀水量几乎为0,水域面积急剧缩减。流域内的保定市农业区位优势明显,全市建成7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8个果品基地和8个牧渔基地,
材料一 白洋淀流域图
材料二 白洋淀流域蒸发量、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三 白洋淀附近普遍存在的开采地下水剖面图
小题1:白洋淀流域分布在________(地形区)上,地势特征________。
小题2:1990年以来,白洋淀湖面面积最小的时间约是________年,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造成该地地下水位低的原因是________。地下水位的下降对该区域造成的直接影响是________
小题4:简述解决白洋淀湖水急速减少的措施。
正确答案
小题1:华北平原 西高东低
小题1:2000 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而且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差值最大,导致湖泊水量最小
小题1: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 地面出现陷落
小题1:跨区域调水(实施南水北调);流域内合理调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用水;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用水效率;在白洋淀流域上游植树造林。
本题考查我国华北地区的区域综合分析。
小题1:结合当地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所处的地形区;结合河流流向可判断当地的地势分布。
小题1:注意1990年以来;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差值最大时,湖面最小。
小题1:结合材料三,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华北地区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而直接导致地面下沉。
小题1:该湖泊水量减少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大量引水。故措施主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开源方面:跨流域调水;在流域上游植树造林,涵养水源;节流方面: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耗水量大、水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强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农业: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节约用水;居民:节约用水,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提高水价等。
(26分)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某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
(1)简述该区域第四纪冰期以来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8分)
(2)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状况,说明S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12分)
(3)分析S半岛主要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自然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共8分)
冰川作用(2分):导致西部海岸曲折,多峡湾,东部湖泊广布(2分);
流水作用(2分):导致 东部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主要位于河流中上游(2分)。
(2)(共12分)
北部高于南部(2分),北部纬度高,气温低,降雪比重大(2分)。
中部大于东西部(2分),中部海拔高,气温低,降雪比重大(2分)
西部等固态降水率线密集,东部等固态降水率线稀疏, 西部变化大于东部(2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加上西部坡度大,气温变化快(2分)。
(3)(共6分)东南部地势比西北部缓(2分),东南部土层深,土壤肥沃(2分),东南部光照条件比西北部充足(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中定义,读图,图中数值显示,该地的固态降水率较高,约占一半左右。即降水以雨、雪、雹为主,所以第四纪冰期以来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冰川作用和流水作用。由于冰川的侵蚀,导致半岛西部海岸曲折,多峡湾,半岛东部湖泊广布,主要是冰蚀湖。而流水的侵蚀,导致半岛东部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主要位于河流中上游。
(2)根据图中的固态降水率等值线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出固态降水率北部高于南部,中部大于东西部,西部固态降水率变化大于东部。因为北部纬度高,气温低,降雪比重大,导致固态降水率高。中部因为海拔高,气温低,降雪比重大,导致固态降水率高。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加上西部坡度大,气温变化快,固态降水率数值变化幅度大,等固态降水率线密集,东部受暖流影响小,坡度较小,气温变化较慢,固态降水率数值变化幅度小,等固态降水率线稀疏。
(3)读图,根据河流的分布和河流长度,可以判断,东南部地势比西北部平缓,所以东南部土层深,土壤肥沃。西北部土壤易流失,土层较薄。S岛这里纬度高,气温低,东南部纬度较低,光照条件比西北部充足。所以植被条件较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