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乙两人参加一次英语口语考试,已知在备选的10道试题中,甲能答对其中的6题,乙能答对其中的8题.规定每次考试都从备选题中随机抽出3题进行测试,至少答对2题才算合格.

(Ⅰ)分别求甲、乙两人考试合格的概率;

(Ⅱ)求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考试合格的概率.

正确答案

(Ⅰ)设甲乙两人考试合格分别为事件A、B,

则P(A)===

P(B)===

答:甲乙两人考试合格的概率分别为

(Ⅱ)因为事件A、B相互独立,

所以甲、乙两人考试均不合格的概率为P()=P()•P()=(1-)(1-)=

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考试合格的概率为P=1-P()=1-=

答: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考试合格的概率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把圆周分成四等份,A是其中一个分点,动点P在四个分点上按逆时针方向前进.现在投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四面体,它的四个面上分别写有1、2、3、4四个数字.P从A点出发,按照正四面体底面上数字前进几个分点,转一周之前连续投掷.求点P恰好返回A点的概率.

正确答案

投掷一次正四面体,底面上每个数字的出现都是等可能的,概率为,则:

①若投掷一次能返回A点,则底面数字应为4,此时概率为P1=

②若投掷两次能返回A点,则底面数字一次为(1,3),(3,1),(2,2)三种结果,其概率为P2=()2×3=

③若投三次,则底面数字一次为(1,1,2),(1,2,1),(2,1,1)三种结果,

其概率为 P3=(

1

4

)3×3=

④若投四次,则底面数字为(1,1,1,1),其概率为 P4=(

1

4

)4=

则能返回A点的概率为:P=P1+P2+P3+P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高校数学系计划在周六和周日各举行一次主题不同的心理测试活动,分别由李老师和张老师负责,已知该系共有位学生,每次活动均需该系位学生参加(都是固定的正整数)。假设李老师和张老师分别将各自活动通知的信息独立、随机地发给该系位学生,且所发信息都能收到。记该系收到李老师或张老师所发活动通知信息的学生人数为

(1)求该系学生甲收到李老师或张老师所发活动通知信息的概率;

(2)求使取得最大值的整数

正确答案

(1)     (2)见解析

本题是概率压轴题,难度大,文字多,考生不一定能够有时间去读懂,不仅如此还考查到了分类讨论思想,难度更高一层,但细细想来,它也就那回事.第(1)题该系学生甲收到李老师或张老师所发活动通知信息要从反面角度去思考,没有收到信息的概率是什么,由于A和B是相互独立,,没有收到信息的概率正好是,所以最后的结果就能求出;第(2)题考查的考点比较多,而且都是变量,遇到变量就要做好讨论的准备,于是本题要从两个角度考虑.当时,;当时,整数满足,其中中的较小者,从而表示出,接着要根据题意找出不等关系:,化简分离出,而是否为整数,需要讨论,还需要考虑是否成立的问题,于是,接下来一方面需要讨论是否为整,另一方面要证明,详细的解答如下.

设事件A:“学生甲收到李老师所发信息”,事件B:“学生甲收到张老师所发信息”,由题意A和B是相互独立的事件,则 相互独立,

所以

因此,学生甲收到活动通知信息的概率为

时,只能取,有

,整数满足,其中中的较小者.“李老师和张老师各自独立、随机地发活动通知信息给位同学”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

时,同时收到李老师和张老师转发信息的学生人数恰为,仅收到李老师或仅收到张老师转发信息的学生人数为,则由乘法计数原理知:事件所含基本事件数为

此时

化简解得

假如成立,

则当能被整除时,

,故处达到最大值;

则当不能被整除时,处达最大值.(注: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

下证:

因为,所以

,故,显然

因此

点评:考查古典概型,计数原理,分类讨论思想等基础知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学科在市模考后从全年级抽出100名学生的学科成绩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得到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估计该次考试该学科的中位数和平均分;(精确到0.1)

(2)估计该学科学生成绩在[100,130]之间的概率.

正确答案

18.(1)∵前四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和为0.02+0.04+0.12+0.2=0.38,设0.38+0.026×x=0.5,

解得x=4.6,∴中位数是124.6,

样本的平均数为85×0.02+95×0.04+105×0.12+115×0.2+125×0.26+135×0.2+145×0.1+155×0.06=124.4,

所以本次考试平均成绩为124.4.

(2)由统计图知,由图可知样本中成绩在100到130之间的学生有100×(0.12+0.2+0.26)=58人,样本容量为100,

得到样本中学生身高在100~130之间的频率为0.58.

用样本的频率来估计总体中学生身高在100~130之间的概率为0.58.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由4名同学组成的志愿者招募宣传队,经过初步选定,2名男同学,4名女同学共6名同学成为候选人,每位候选人当选宣传队队员的机会是相同的.

(1)求当选的4名同学中恰有1名男同学的概率;

(2)求当选的4名同学中至少有3名女同学的概率.

正确答案

(1)将2名男同学和4名女同学分别编号为1,2,3,4,5,6,

(其中1,2是男同学,3,4,5,6是女同学),

该学院6名同学中有4名当选的情况有(1,2,3,4),(1,2,3,5),(1,2,3,6),(1,2,4,5),(1,2,4,6),(1,2,5,6),(1,3,4,5),(1,3,4,6),(1,3,5,6),(1,4,5,6),(2,3,4,5),(2,3,4,6),(2,3,5,6),(2,4,5,6),(3,4,5,6),共15种,

当选的4名同学中恰有1名男同学的情况有:(1,3,4,5),(1,3,4,6),(1,3,5,6),

(1,4,5,6),(2,3,4,5),(2,3,4,6),(2,3,5,6),(2,4,5,6),共8种,

故当选的4名同学中恰有1名男同学的概率为P(A)=

(2)当选的4名同学中至少有3名女同学包括3名女同学当选(恰有1名男同学当选),

4名女同学当选这两种情况,而4名女同学当选的情况只有(3,4,5,6),则其概率为P(B)=

又当选的4名同学中恰有1名男同学的概率为P(A)=

故当选的4名同学中至少有3名女同学的概率为P=+=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校高三有甲、乙两个班,在某次数学测试中,每班各抽取5份试卷,所抽取的平均得分相等(测试满分为100分),成绩统计用茎叶图表示如下:

(1)求a;

(2)学校从甲班的5份试卷中任取两份作进一步分析,在抽取的两份试卷中,求至多有一份得分在[80,90]之间的概率.

正确答案

(1)依题意得=,…(2分)

解得a=3.…(4分)

(2)从甲班的5份试卷中任取2份的所有结果有:(88,89),(88,90),(88,91),(88,92),(89,90),

(89,91),(89,92),(90,91),(90,92),(91,92),共10种.     …(7分)

其中至多有一份得分在[80,90]之间的所有结果有:(88,91),(88,92),(89,91),(89,92),(90,91),

(90,92),(91,92),共计7种,…(10分)

所以在抽取的样品中,至多有一份得分在[80,90]之间的概率P=,…(11分)

答:在抽取的样品中,至多有一份得分在[80,90]之间的概率P=.…(1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校高三有甲、乙两个班,在某次数学测试中,每班各抽取5份试卷,所抽取的平均得分相等(测试满分为100分),成绩统计用茎叶图表示如下:

(1)求a;

(2)学校从甲班的5份试卷中任取两份作进一步分析,在抽取的两份试卷中,求至多有一份得分在[80,90]之间的概率.

正确答案

(1)依题意得=,…(2分)

解得a=3.…(4分)

(2)从甲班的5份试卷中任取2份的所有结果有:(88,89),(88,90),(88,91),(88,92),(89,90),

(89,91),(89,92),(90,91),(90,92),(91,92),共10种.     …(7分)

其中至多有一份得分在[80,90]之间的所有结果有:(88,91),(88,92),(89,91),(89,92),(90,91),

(90,92),(91,92),共计7种,…(10分)

所以在抽取的样品中,至多有一份得分在[80,90]之间的概率P=,…(11分)

答:在抽取的样品中,至多有一份得分在[80,90]之间的概率P=.…(1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将两颗正方体型骰子投掷一次,求:

(1)向上的点数之和是8的概率;

(2)向上的点数之和不小于8的概率.

正确答案

将两骰子投掷一次,共有36种情况,向上的点数之和的不同值共11种.

(1)设事件A={两骰子向上的点数和为8};

事件A1={两骰子向上的点数分别为4和4};

事件A2={两骰子向上的点数分别为3和5};

事件A3={两骰子向上的点数分别为2和6},则A1与A2、A3互为互斥事件,且A=A1+A2+A3

故P(A)=P(A1+A2+A3)=++=

即向上的点数之和是8的概率为

(2)设事件S={两骰子向上的点数之和不小于8};

事件A={两骰子向上的点数和为8};

事件B={两骰子向上的点数和为9};

事件C={两骰子向上的点数和为10};

事件D={两骰子向上的点数和为11};

事件E={两骰子向上的点数和为12}.

则A,B,C,D,E互为互斥事件,且S=A+B+C+D+E.

P(A)=,P(B)=,P(C)=,P(D)=,P(E)=

故P(S)=P(A)+P(B)+P(C)+P(D)+P(E)=++++=

即向上的点数之和不小于8的概率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设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1)若是从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是从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

(2)若是从区间任取的一个数,是从区间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

正确答案

(1)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为;(2)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为.

试题分析:(1)先将全部的基本事件以及问题中涉及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列举出来,确定基本事件总数与问题中涉及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数目,然后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出相应事件的概率;(2)先利用方程有根这一条件转化为,从而确定所满足的条件,然后综合这些条件,将问题量化为平面区域的面积比的几何概型的概率来进行处理.

试题解析:设事件为“方程有实根”,

时,方程有实根的充要条件为.

(1)基本事件共个:

其中第一个数表示的取值,第二个数表示的取值.

事件中包含个基本事件,

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2)试验的全部结束所构成的区域为

构成事件的区域为

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校高三年级有男生105人,女生126人,教师42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13人,进行问卷调查.设其中某项问题的选择支为“同意”,“不同意”两种,且每人都做了一种选择.下面表格中提供了被调查人答卷情况的部分信息.

(Ⅰ)请完成此统计表;

(Ⅱ)试估计高三年级学生“同意”的人数;

(Ⅲ)从被调查的女生中选取2人进行访谈,求选到的两名学生中,恰有一人“同意”一人“不同决的概率.”

正确答案

(I)被调查人答卷情况统计表:

(II)∵由表格可以看出女生同意的概率是,男生同意的概率是

用男女生同意的概率乘以人数,得到同意的结果数

×126+×105=42+63=105(人)

(III)设“同意”的两名学生编号为1,2,

“不同意”的四名学生分别编号为3,4,5,6,

选出两人则有(1,2),(1,3),(1,4),(1,5),(1,6),

(2,3),(2,4),(2,5),(2,6),(3,4),(3,5),

(3,6),(4,5),(4,6),(5,6)共15种方法;

其中(1,3),(1,4),(1,5),(1,6),(2,3),(2,4),

(2,5),(2,6),8种满足题意,

则恰有一人“同意”一人“不同意”的概率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汽车厂生产A,B,C三类轿车,每类轿车均有舒适型和标准型两种型号,某月的产量如下表(单位:辆):

按类型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这个月生产的轿车中抽取50辆,其中有A类轿车10辆.

(1)求z的值

(2)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C类轿车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从这5辆车中任取2辆,求至少有1辆舒适型轿车的概率.

正确答案

(1)由题意可得 =,解得z=400.

(2)这5辆车中,舒适型的有 5×=2辆,标准型的有 5×=3辆.

从这5辆车中任取2辆,所有的取法有 =10种,至少有1辆舒适型轿车的取法有+=7种,

∴至少有1辆舒适型轿车的概率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五对夫妻要排成一列,则每一位丈夫总是排在他妻的后面(可以不相邻)的概率为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本小题满分12分)

袋内装有6个球,每个球上都记有从1到6的一个号码,设号码为n的球重克,这些球等可能地从袋里取出(不受重量、号码的影响)。

(1)如果任意取出1球,求其重量大于号码数的概率;

(2)如果不放回地任意取出2球,求它们重量相等的概率。

正确答案

(1)

(2)

(1)由题意,任意取出1球,共有6种等可能的方法。

由不等式  …………3分

所以,于是所求概率为                           …………6分

(2)从6个球中任意取出2个球,共有15种等可能的方法,列举如下:

(1,2)(1,3)(1,4)(1,5)(1,6)(2,3)(2,4)(2,5)(2,6)(3,4)(3,5)

(3,6)(4,5)(4,6)(5,6)                                                  …………8分

设第n号与第m号的两个球的重量相等,

则有

 …………10分

故所求概率为                                                                          …………1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中学对高三年级进行身高统计,测量随机抽取的20名学生的身高,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单位:cm)

(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这20名学生身高中位数的估计值和平均数的估计值.

(2)在身高为140-160的学生中任选2个,求至少有一人的身高在150-160之间的概率.

正确答案

(1)中位数的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相等,由此可以估计中位数的值,∵0.1+0.3+0.04×2.5=0.5

所以中位数的估计值为162.5.

平均数的估计值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

则平均数的估计值为145×0.1+155×0.3+165×0.4+175×0.2=162,

(2)这20名学生中,身高在140-150之间的有2个,分别为A,B,身高在150-160之间的有6人,

从这8人中任选2个,有=28种选法,

两个身高都在140---150之间的选法有1种选法,

所以至少有一个人在150-160之间的选法有28-1=27,

故至少有一人的身高在150-160之间的概率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中学对高三年级进行身高统计,测量随机抽取的20名学生的身高,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单位:cm)

(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这20名学生身高中位数的估计值和平均数的估计值.

(2)在身高为140-160的学生中任选2个,求至少有一人的身高在150-160之间的概率.

正确答案

(1)中位数的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相等,由此可以估计中位数的值,∵0.1+0.3+0.04×2.5=0.5

所以中位数的估计值为162.5.

平均数的估计值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

则平均数的估计值为145×0.1+155×0.3+165×0.4+175×0.2=162,

(2)这20名学生中,身高在140-150之间的有2个,分别为A,B,身高在150-160之间的有6人,

从这8人中任选2个,有=28种选法,

两个身高都在140---150之间的选法有1种选法,

所以至少有一个人在150-160之间的选法有28-1=27,

故至少有一人的身高在150-160之间的概率为

百度题库 > 高考 > 数学 > 概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