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的普遍性
- 共322题
由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郧文聚研究员和中国农业大学宇振荣教授合作完成的《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方法和技术》专题研究报告称,中国在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治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景观理论和技术指导,致使原有村庄的乡土气息消失殆尽,出现严重的“景观污染”或“千村一面”现象,导致孕育不同地域文化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的乡土景观严重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
针对中国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城乡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郧文聚等在专题研究报告中提出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中的生态景观建设战略,内容包括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综合性和科学性、做好土地整治生态景观规划和建设示范、加快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科技支撑、把握不同类型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关键环节等4个方面。
请你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并阐述其唯物论和认识论依据。(9分)
正确答案
①增强有关部门领导的土地生态景观建设意识。哲学依据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②使新农村建设符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哲学依据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或物质决定意识)。
③针对“景观污染”或“千村一面”现象,有关部门要不断纠正错误认识。哲学依据是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如答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言之成理,亦可)(每点3分)
本题审题是关键。审准问题:-是提合理化建议是针对材料中的问题提,先找出材料中存在问题。二是审准答题范围。用唯物论和认识论知识点答题。材料中存在问题①缺乏生态景观理论和技术指导。②在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治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景观污染”或“千村一面”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找解决办法,依据办法找唯物论和认识论依据多角度组织答案作答即可。
材料一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世博会作为人类文明集中展示的平台,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材料二 上海世博会各参展国与国际组织在展馆设计和建筑上,创意独特,并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表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尼泊尔馆则截取了其首都加德满都在两千余年历史中,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非洲联合馆将带您进入充满神秘色彩的新奇而陌生的非洲大陆……这些展馆又不约而同地凸显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理念,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谈谈你对推进节能降耗、低碳生活的建议。(12分)
(2)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和建筑如何体现矛盾的观点?(8分)
正确答案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消费者要改变消费观念,提倡绿色消费。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不断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让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艰巨性和重要性。③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每个人都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节水,节电,节约纸张等。④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坚持创新.开发并运用节能减排新技术,多开发节能降耗的新发明、新设备,落实减排任务。(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2)(8分)①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创意独特,分别展示各自的文化魅力和最新的文明成果,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分)②各国展馆既各具特色,又不约而同地凸显低碳经济理念,表达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4分)
试题分析:(1)题目要求的知识点范围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中的原理方法论有: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消费者要改变消费观念,提倡绿色消费,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断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让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的艰巨性和重要性,这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每个人都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节水,节电,节约纸张等,这体现了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开发并运用节能减排新技术,多开发节能降耗的新发明、新设备,落实减排任务,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坚持创新。
(2)题目要求的知识范围是矛盾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包括:矛盾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上海世博会各参展国与国际组织在展馆设计和建筑上,创意独特,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展馆又不约而同地凸显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理念,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点评:哲学的主观题一般都是需要用原理和方法论来回答,所以考生要把书上的所有原理方法论放在一起来识记,记忆的时候既要整体记忆,又要把其分成四个部分: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对于辩证法又要分成三个部分: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来记忆。做哲学主观题,先要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有的放矢的回答。
面对低效照明电光源存在浪费能源和污染环境的严峻形势,中国1996年启动绿色照明工程。实施之初照明节电产品存在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通过多年不懈努力,高效照明产品的普及应用,推动了全社会照明节电意识的普遍提高。2011年11月1日中国发布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五个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采用高效照明产品替代白炽灯,将有利于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1)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分析上述材料。(10分)
(2)请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启动绿色照明工程、逐步淘汰白炽灯的必要性。(6分)
正确答案
(1)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实施之初照明节电产品存在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和困难,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通过多年不懈努力,节能灯的市场占有率大大提高,推动了高效照明产品的普及应用和全社会照明节电意识的普遍提高,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前途充满信心,支持、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各种困难和挫折。(5分)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做好量的积累,又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五个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体现质变和量变的辩证统一。(5分)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采用高效照明产品替代白炽灯,就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5分)
注意:三点只要答其中两点即可。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面对低效照明电光源存在浪费能源和污染环境的严峻形势,要求我国启动绿色照明工程,节能减排。(3分)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绿色照明工程属于正确的社会意识,有利于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3分)
本题以面对低效照明电光源存在浪费能源和污染环境的严峻形势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发展观知识的理解。(1)可以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三个方面结合材料回答。(2)可以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等方面回答。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启动, 国务院组成部门减至25个。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最大的亮点在于整合各部的职能,重新优化组合。以重新组建的国家海洋局为例。(见下图)请运用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
(1)国务院机构改革思路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哪一种形式?(2分)
(2)请运用哲学“辩证否定”相关知识简要说明国务院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的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6分)
正确答案
(1)答:事物总体数量不变,而是由于事物的成分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引起质变。(2分)
(2)①肯定和否定作为矛盾的双方,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既不是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是扬弃。
②国务院重组国家海洋局是管理体制的创新。它是对现有管理体制的突破,绝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
③在新的海洋局组建过程中,重组后的国家海洋局保留了中国海监。
④在否定的同时又补充了例如:公安部边防海警等新的内容。
⑤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使重组后的国家海洋局的职能发生了新的改变和提高,更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海洋权益。
试题分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明白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一种是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另一种是结构调整引起质变。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最大的亮点在于整合各部的职能,重新优化组合,体现出的是结构调整引起质变这种情形。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重组后国家海洋局职权结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重组后的国家海洋局具有原国家海洋局的部分职权又有原边防海警、中国渔政、海上缉私警察的职权。这正体现出“辩证否定” 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的要求。关键是将知识点与材料相结合,得出较为全面的答案。
材料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1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通知》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突破,努力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材料二 2011年2月17日,清华大学、人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七校签约组成的合作自主招生考试开考,第二天,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十三所知名高校组成的“中国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择录取联合考试”开考。以北大和清华为首的两大自主招生“结盟”团体的出现,被网友戏称“中国高校自主招生进入‘北约’与‘华约’的对抗时代”。专家认为,以“考试联盟”为代表的自主招生改革只是初始阶段,功过是非尚无法定论,不妨给予更多一点的空间和时间。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高校成立自主招生“考试联盟”的认识。 (12分)
正确答案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招生考试联盟;(3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自主招生考试是多元化选择人才的新举措,既要坚信其前途的光明,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3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自主招生考试联盟;(3分)矛盾具有特殊性,自主招生考试要允许多样化的形式,真正实现“不拘一格取人才”。(3分)
本题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知识的理解。可以从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具有特殊性等方面结合材料回答。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