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赋税制度体现了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的是

[ ]

A初税亩

B租庸调制

C地丁银

D一条鞭法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管仲改革期间,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数是

[ ]

A300亩

B200亩

C500亩

D100亩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春秋末期,鲁国实行初税亩以后,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开垦荒地2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

[ ]

A100亩

B200亩

C300亩

D500亩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结果是

①增加了国家的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

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直接作用是

[ ]

A促进了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导致土地所有制发生重大转变

C加快了新兴封建制度确立的进程

D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

[ ]

A建立地主阶级政权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春秋时期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初税亩”等政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土地兼并停止

B土地私有走向合法化

C突出了土地的征税标准

D新兴地主阶级已掌握政权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齐国的“相地而衰征”与鲁国“初税亩”的共同本质是

[ ]

A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

B有利于农民获得土地

C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D赋税有了统一的标准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下列关于初税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只对私田征收赋税

B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C促使土地公有制逐步转向私有制

D无论公田、私田,均按亩收税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改革中,含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是

[ ]

A管仲改革

B鲁国的初税亩

C商鞅变法

D王安石变法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春秋时期各国的改革中,出现了“相地而衰征”“初税亩”等内容,反映了

①各诸侯国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要求②对土地私有的承认

③生产力水平的提高④封建土地私有制得到确立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魏国李悝(或李克)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关于上述记载,下列各项解释何者较适当?

[ ]

A盗贼现象的普遍出现,反映出战国时期国家权力的衰弱

B当农民生产失调、生计无着之时,转而成为盗贼

C李悝努力地维护封建秩序,因而夸大盗贼问题的严重性

D李悝尽地力之教,强迫农民生产,引起农民反对而为盗贼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李悝主张“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其主要作用是

A打击了旧贵族特权

B破坏了井田制

C稳定了政局

D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谷梁氏《谷梁传·宣公十五年》中记载“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税……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履亩,意思是按实际亩数),十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已悉矣。”整个意思是说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之后,田税既取之于公——藉田,也取于民——私田。原来私田之收全归自己,现在也要按亩纳税即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征收赋税,这表明公田私田之间的界限被取消了。这种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初税亩推行的历史意义重大

B私田与公田一样具有合法性,二者平分秋色

C反映出土地私有化发展的趋势

D井田制已经完全崩溃了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北魏孝文帝改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商鞅变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