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共1251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相关信息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简述新疆地形和气候特征(6分)
(2)新疆风能资源丰富,试结合上图说明达坂城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
(3)2010年春季该地出现了影响农业生产的洪水灾害,试根据城市附近降水季节分布图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或三山夹两盆)(1分),地势起伏较大(1分),沙漠广布。(1分)
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1分)。气候干旱(或降水少)(1分),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较大。(1分)
(2)达坂城地处西北内陆,受冬季风的影响大(1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气温变化剧烈(或多山谷风)(1分);处于山口位置,是空气流通的通道(或狭管效应)(1分),因此多大风
(3)2009年冬—2010年春降水(雪)量明显高出多年平均值(约15%—20%)(2分),2010年4月底以前气温持续低于0℃(2分),4月末到5月初气温快速上升到0℃以上,积雪在短时间内融化形成融雪性洪水灾害(2分)。
试题解析:
(1)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地形特征主要分析地形分布和地势特征,根据所学知识,新疆地形为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地势起伏大,沙漠广布。
(2)考查风能分布,我我国风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和沿海地区,其中新疆为主要的风能分布地,主要充地理位置(近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冬季风大);气候特征(大陆性气候,温差大);地形(山口)、植被(植被稀少,挡风作用小)考虑。
(3)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气温变化示意图,在1—4月份,持续低温,在0℃以下,4月末到5月初气温快速上升到0℃,同时根据降水量季节分布图,冬春季降水量偏多,在气温快速上升和降水量增多的情况下,短时间融化大量的积雪形成洪灾。
浙江省人多地少,资源小省,随经济快速发展,土地成为稀缺资源,尤其是耕地,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一局面,采取了许多措施。据以下材料分析回答(20分)
措施一 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集中
因务工和经商已成为很多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对土地依赖渐弱,许多农民愿意把为数不多的土地出租转让。而承租的农民获得更多土地经营农业,使双方双赢。发达地区较欠发达地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集中普遍。
措施二 走出浙江异国种田
靠近我国黑龙江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大片撂荒地,土地便宜,租期为10年,平均每亩租金只有3-4元(人民币)。俄罗斯租出的虽是撂荒地,但最高产量每公顷可达6000斤,国内一般产量只有2000-3000斤。浙江农民在俄罗斯租了约浙江一个中等县的耕地面积,成为国际农民。
(1)针对措施一从区域产业结构和农产品市场区位分析发达地区较欠发达地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集中普遍的现象。试推测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集中后对区域经济带来哪些积极的作用。(10分)
(2)俄罗斯远东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和制约农作物种植的自然因素为__(填字母)(2分)
(3)据材料比较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种植各自区位优势(8分)
正确答案
(1)产业结构 发达地区二三产业比重较欠发达地区高,而一产业比重欠发达地区较高,发达地区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农民转租积极性较高(2分)。农产品市场区位 发达地区农产品市场近,交通便利,市场需求大,农业经济效益好。农民承租积极性较高(2分)。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2分),有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分),有利农业人口转移,促进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2分)
(2)D(2分)
(3)浙江:劳动力丰富,生产技术较高,市场需求大,气候条件优越。(答对2点4分)俄罗斯: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租金低。(答对2点给4)分
试题分析:
(1)发达地区较欠发达地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集中普遍主要原因从产业结构方面分析为:发达地区二三产业比重较欠发达地区高,而一产业比重欠发达地区较高,发达地区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农民转租积极性较高。从农产品市场区位分析为:发达地区农产品市场近,交通便利,市场需求大,农业经济效益好。农民承租积极性较高。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集中后对区域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有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农业人口转移,促进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2)俄罗斯远东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所以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为大豆,限制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热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浙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为劳动力丰富,生产技术较高,市场需求大,气候条件优越。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为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租金低。
下图示意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___________(字母)。
(3)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①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___________;
②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___________;
③北京郊区的乳畜业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形;土壤;政策;交通运输;市场
(2)E
(3)水源 ;光照;市场
读我国某河流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1)指出该三角洲的名称。
(2)分析图示M地区发展成为蔬菜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正确答案
(1)黄河三角洲;
(2)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光照充足;平原和滩涂地,土壤肥沃;多河汊、沟渠,灌溉水源较充足;临近工矿区与城市,市场需求量大;有铁路、公路经过,交通便利;靠近经济发达地区,资金、技术有保障;政府政策支持等。
试题分析:
(1)从经纬网可知该三角洲为黄河三角洲。
(2)影响农业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气候(降水、热量、光照)、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基础、劳动力、地价;技术经济因素:良种、化肥、机械、灌溉。该地区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光照充足;平原和滩涂地,土壤肥沃;多河汊、沟渠,灌溉水源较充足;临近工矿区与城市,市场需求量大;有铁路、公路经过,交通便利;靠近经济发达地区,资金、技术有保障;政府政策支持等。
下面两图中,图甲的曲线表示年等降水量线,A所示区域是位于渭河以北的渭北黄土高原,如今这里已成为“陕西苹果”这一绿色果品的主要产区。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保证“绿色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科技人员与果农们摸索了果、畜、沼、窖、草“五配套苹果园”生态生产模式(见图乙)。分析该生产模式为什么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生产“绿色苹果”?
(2)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为什么?
正确答案
(1)沼渣和沼液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施入果园,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由于沼液含有大量的养分和抗生素,对影响果树生长的病虫害有防治作用,也减少了农药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了苹果无公害无污染。
(2)大面积的果树和草被,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减少旱灾的作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试题分析:(1)直接根据图乙从提高资料的利用率、减轻化肥、农业的使用,保护土壤肥力和减轻土壤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方面综合分析。(2)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林果业的发展利于恢复植被,并能结合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综合性功能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生态农业的基本生态特征可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分析,并结合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综合分析其林果业的环境效益。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