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共1251题
根据我国五个农业区域图(如图),回答:
(1)(4分)A、C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
(2)(双选4分)B地区淡水养殖产品其加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是 ( )
A.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 B.原料充足
C.周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D.能源充足
(3)(4分)C地区粮食产量比B地区低,但粮食商品率却比B地区高的原因是
(4)(4分)D地区能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条件是 ; D地区发展种植业
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有 , , 。
(5)(4分)请评价E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气候条件。
正确答案
(1)A地是:低温(热量条件);C地是:低温(热量条件)
(2)BC (3)C地区耕地面积大,人口密度小,故人均占有量比D地区多;
(4)有黄河水灌溉;降水少,多风沙,土地盐碱化。
(5)光照强,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但水分不足。
(1)A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光照充足但是热量不足;C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2)B地区是太湖平原,既是商品粮基地又是淡水鱼养殖基地,该地区人口稠密,因此市场广阔,原料充足。
(3)C地为三江平原,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这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小麦和玉米;且B地是太湖平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占用大量的耕地,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等,因此C地粮食产量比B区低,但是商品率却高就是这个原因。(4)D地区位于内蒙古河套平原,属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在200 mm以下,发展农业需解决水源问题,D区能发展种植业是因为靠近黄河,有黄河水灌溉。
由上可知,D区气候干旱,降水少,风沙多,土地盐碱化,这是该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5)E地为哈密盆地,地处内陆,为干旱地区,降水少,水源不足,晴天多,因此光照强,热量充足;深处大陆内部,昼夜温差大;这是该地特色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点评:本题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据图判断出各农业区的名称和所在位置;二是熟知各农业区生产的条件。
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图5-2),回答问题。
图5-2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对A因素进行改造要注意什么问题?
(3)在C、D、E三个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___________。
(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
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________。
②东北平原一年一熟,海南岛一年三熟___________。
③江南丘陵种植茶树___________。
④河套平原的灌溉农业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形 土壤 政策 交通 市场
(2)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陡坡过大不易开垦为耕地。
(3)E
(4)①地形 ②气候 ③土壤 ④水源
试题分析:
(1)根据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回答。A为地形,B为土壤,C为政策,D为交通,E为市场。
(2)对地形和土壤利用不当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对地形的改造要注意:陡坡过大不易开垦为耕地。
(3)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所以填E。
(4)各地农业类型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对应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地形。②东北平原一年一熟,海南岛一年三熟——气候。③江南丘陵种植茶树——土壤。④河套平原的灌溉农业——水源。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①②两国分别是 、 。
(2)A河流是 ,该河的最长支流在北部邻国的名称是 ,流入①国后称为 。
(3)A河流出现汛期时,②国的草类 (茂盛、枯黄),①国南部海洋海水向
流,洋流呈 时针流动。
(4)①②两国均是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之一,①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为 、 、 等,②国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国发展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有 、 、
。
正确答案
(1)印度 阿根廷
(2)恒河 雅鲁藏布江 布拉马普特拉河
(3)枯黄 东 顺时针
(4)棉花 茶 黄麻 大牧场放牧业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有港口,交通便利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1)直接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①为印度;②为阿根廷。(2)A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主要流经印度,为恒河。其最大的支流为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我国的雅鲁藏布江。(3)A河流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流域内降水量丰富,出现汛期,②为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冬季,则该地区草类枯黄。此时受西南季风影响,北印度洋海区的海水自西向东流,呈顺时针大洋环流。(4)印度的主要经济作物包括棉花、茶叶、黄麻等。阿根廷是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国家,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地广人稀、草场广阔和近港口、交通便利等。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智利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中部的陷落谷地大多冲积物深厚。智利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国家,拥有稳定的金融市场、政治经济体系和健全的法律制度。国内能源缺乏,电价是周边国家的两倍,政府主张兼顾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优先发展清洁能源。下图是智利地理位置及葡萄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
(1)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是“天涯之国”,请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理由。
(2)智利中部极为干旱,却生活着100多万人,请推断当地居民用水的主要来源。
(3)简述智利吸引我国企业前往投资清洁电力项目的有利条件。
(4)简析图示区域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正确答案
(1)东有高大山脉、北有狭长沙漠与邻国阻隔,西部和南部濒临广阔的海洋;地处美洲大陆的西南边缘。
(2)高山冰雪融水;利用昼夜温差形成的凝结水。
(3)水能、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丰富;投资环境好;能源短缺,市场需求大;国家政策支持等。
(4)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生长季节的光热充足;多晴朗天气,山谷地形,昼夜温差大;有冰雪融水,灌溉便利;冲积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天涯之国”拥有对外来害虫和疾病的天然屏障。
试题分析:
(1)地理位置要从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灯角度综合分析。从海陆位置角度看,西部和南部濒临广阔的海洋,地处美洲大陆的西南边缘。东有高大山脉、北有狭长沙漠与邻国阻隔,是很好的描述“天涯之国”的理由。
(2)从右图的信息看,智利的中部分布着许多发源于东部山地的河流,山上的高山冰雪融水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同时由于处于副热带地区,同时位于沿海,昼夜温差大,也会形成一定的凝结水。
(3)材料中的“国内能源缺乏,电价是周边国家的两倍,政府主张兼顾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优先发展清洁能源”,可以看出智利能源短缺,市场需求大的状况。“政府主张兼顾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优先发展清洁能源”,体现了国家政策支持的条件。同时智利位于副热带地区的范围大,太阳能资源丰富。处于盛行西风带控制区面积大,同时又位于沿海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4)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要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角度综合分析。从气候角度看,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区内,生长季节的光热充足,多晴朗天气。从地形和土壤角度看,材料中的“中部的陷落谷地大多冲积物深厚”,提供了充足的信息。从水源角度看,有冰雪融水,灌溉便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盟一些国家牛奶价格遭腰斩,引发多国奶农倾倒大量鲜牛奶,仅比利时就有300万升鲜牛奶被倒掉。
材料二 西欧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
材料三 2012年我国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单位:万头)。
(1)这次欧洲奶农的大规模倾倒鲜牛奶行为,反映了哪一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A.科技 B.交通 C.市场 D.政治
(2)结合材料二与欧洲自然环境特征,分析西欧乳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原因。
(3)由材料三总结我国乳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并说明其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1)C
(2)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且地形以平原为主,适合乳畜业大规模发展;西欧城市化水平高,且饮食结构中乳畜品占重要地位,使乳畜产品市场广大。
(4)分布于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及大城市周围。饲料和市场。
试题分析:
(1)金融危机,使市场需求萎缩, 奶农的大规模倾倒鲜牛奶。
(2) 发展乳蓄业的自然条件好: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且地形以平原为主,适合乳畜业大规模发展;西欧工业化早,城市化水平高,且饮食结构中乳畜品占重要地位,使乳畜产品市场广大。
(3)我国乳畜业主要分布于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及大城市周围。其中西北、东北发展饲料种植;华北主要接近消费市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