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共1251题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用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分析A所在省的地形、地势特点。
(2)请分析说明A—B—C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大致特点,并分析原因。
正确答案
(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高、东南低)。(4分)
(2)A→B降水量增加.B→C降水量减少。(6分)
第(1)题.A所在省位于浙闽丘陵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由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或西北高.东南低)。第(2)题.A--B--C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沿海向内陆)递减.但由于武夷山东南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所以A→B降水增加,而B→C降水量减少。
(8分)如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②两地比较,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更好的是________地;③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加强________工程建设是实现农业稳产的保证。
(3)④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与②地相比,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 水源
(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水旱灾害频繁 水利
(3)商业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试题分析:
(1)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热量和水分,①②两地比较,①低纬度更低,热量和降水条件更好;③地位于我国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发展农业的制约性因素是水源。
(2)我国东部有大面积的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生长;由于夏季风进退规律和进退异常,导致降水变率大,易造成水旱灾害;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是实现农业稳产的保证。
(3)④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产品主要面向市场,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读下图,该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五种农业,请在A、B、C、D、E五个区位安排这五种农业,并说明理由。(10分)
A ,理由是 。
B ,理由是 。
C ,理由是 。
D ,理由是 。
E ,理由是 。
正确答案
A应该安排养鱼,因为A处是水库;
B应安排果园,因为B处地形为丘陵,适宜发展经济林业;
C应安排乳牛,因为鲜牛奶易变质,应选择距离市场(即城镇)较近且交通便利(靠主要公路)的地方;
D应安排花卉,因为花卉要保鲜且其生长需要大量的水,所以应该安排在有水源且离城镇近的地方;
E处种小麦,因为E处地形为平地,面积大,有河流灌溉,距城镇远,地价低
略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A、B 两城市的名称:A ,B 。
(2)A 所在的地形区为 ,A 西部沿海平原种植水稻,试描述水稻种植区内的降水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3)A 城市有“花园城市”之称,是享誉世界的印度“硅谷”、 “ 科学之都”、 “ 印度信息技术的麦加”。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软件大国。该城市以 工业著名,试分析影响其布局的有利区位因素。
(4)B 城市是所在国最大海港,又是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影响其布局最主要的区位优
势是接近原料产地。试从自然和人文因素分析棉花生产的有利区位。
(5)以 B 城市为起点的纵向铁路向北延伸,试说明该铁路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1)A 是班加罗尔,B 为印度最大海港孟买。 (2)德干高原 A 城市西部沿海平原降水丰富并由沿海向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水汽,遇地形阻挡被迫抬升而形成地形雨。
(3)具有气候适宜、接近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交通便利的“环境+人才+交通”的优势;又具有其自身优势(政策、语言):曾是英国殖民地,英语是官方语言,对于 IT 产业来说有语言基础;政府大力支持。
(4)优势区位:气候适宜,降水较少,光热充足;土壤肥沃;临近河流,有充足的灌溉水源;位于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地形有利于排水;劳动力资源丰富;孟买的棉纺织工业原料需求量大;农业技术提供了优良的品种;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交通便利。
(5)以 B 城市为起点的纵向铁路,沿海岸线分布南北延伸。其影响分布的因素主要是地形,受西高止山地形影响,平原地区工程量小;其次是人口和城市分布,沿海地区城市人口分布集中。
对城市进行定位的依据是经纬度和海陆轮廓,但要注意 A 城市西部是河流,而不是海岸线。考查城市及相对位置的地形分布,由此引出对气候、农业、工业、交通的区位考查。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最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 ]
正确答案
×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