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读图,回答小题。

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概述聚落分布特点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10分)

正确答案

甲区域:聚落主要沿河谷、交通线分别,平原(河流谷地)聚落密度较大,山区和高原聚落密度较小;该区域雨热同期,大部分地区黄土覆盖,土层深厚,易于耕作。

乙区域:聚落主要沿河湖及交通线分布,长江以南聚落密度较大,以北聚落密度较小;该区域水热条件优越,地势低平,水网密集,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聚落主要受地形、河流和交通线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因素,甲区域为渭河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乙区域为长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聚落的区位条件和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解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12中A、B、C三地的农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阅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5分)

1..从地形类型看,C地属于_______ ,A地属于_________  。

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A地主要是   ______ ,B地主要是  ________ 。

C地的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_________    。

2.简要分析C地发展橡胶生产、B地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3.简要分析目前A地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

正确答案

1.丘陵 平原 热量条件不足  水源条件不足   农业技术(各1分,共5分)

2.C地: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B地: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温差大。(各2分,共4分))

3.生产特点: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2分)

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广人稀,利于机械化耕作;国家政策扶持。(任四点给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下图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试着指出流水作用对图示南部地区地表形态的影响。(4分)

(2)请试着分析图示区域南部地区地形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8分)

正确答案

(12分)

(1)流水一方面侵蚀形成了众多河谷(谷地)。(2分)另一方面把带来的泥沙、石块等在地势低缓的地区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河漫滩等沉积地貌。(2分)

(2)图示区域南部地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2分)不利于大规模发展种植业,(2分)但适于发展立体农业。(2分)另外,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植被,以防造成严重水土流失。(2分)

试题分析:

(1)流水形成的地貌可以分成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侵蚀地貌主要有河谷(峡谷)、瀑布、溶洞(溶蚀),沉积在貌主要有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等。图中可见是我国西南地区,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谷是典型的侵蚀地貌,下游为沉积地貌。

(2)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主要有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和技术条件(机械、化肥、良种、冷藏技术等)。西南地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不利于发展大规模种植业,但可以发展多种经营,发展立体农业。只是发展农业时可能会形成水土流失,需注意保护植被。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⑴图中字母代表的农业带名称分别是:(2分)

B       C     D       E         

⑵A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E地的典型植被是             。(2分)

⑶农业生产实现专业化的好处是:                                           。

正确答案

⑴小麦区;玉米带;棉花带;水果蔬菜和灌溉农业区。(2分)⑵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分)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2分)  

本题考查美国的农业。(1)结合各区域的位置分析:B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为小麦带;C位于乳畜带南部的玉米带;D位于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棉花带;E位于美国西南部地中海气候下的水果和灌溉农业区。(2)A位于五大湖周围,为温带大陆性气候。E地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3)农业专业化生产的优势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利用发展机械化、提高科技水平,最高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自然区划示意图”,回答问题。(15分)

小题1:b、c两区域大致以          为界, g区域与b和c以           为界。

小题2:a、b、c、d四个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之处是                ,不利之处是                       

小题3:制约f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该区域的农业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              

小题4:就种植方式而言,b地以        为主,c地以       为主,f地以      为主,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是       

小题5:不同区域种植的粮食作物也不同,b地以        为主,c地以          为主,d地区以      为主,g地以          为主,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是       

正确答案

小题1:秦岭—淮河  横断山

小题2: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降水不稳定,旱涝频发

小题3:水源 高山冰雪融化

小题4:水田 旱地 畜牧业  水分

小题5:水稻 小麦 玉米 青稞 热量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b、c两区域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 g区域与b和c以横断山为界。

小题2:根据图示:a、b、c、d四个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之处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不利之处是降水不稳定,旱涝频发。

小题3:根据图示:制约f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水源,该区域的农业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化。

小题4:根据图示:就种植方式而言,b地以水田为主,c地以旱地为主,f地以畜牧业为主,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是水分。

小题5:不同区域种植的粮食作物也不同,b地以水稻为主,c地以小麦为主,d地区以玉米为主,g地以青稞为主,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是热量。

点评: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下一知识点 : 混合农业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