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人均大气温室气体排放图”(15个总排放最高的国家)(共8分)

(1)除前苏联外,世界人均大气温室气体排放量前四位中的另三位国家按顺序是                     。这四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共同特点是               

(2)这15个国家中,哪些国家人均排放量少,但对世界大气保温气体排放总量的“贡献”仍不可低估,列举前两位的国家                     。这两个国家在人口方面都是                      ,在经济发展方面都是                 。

正确答案

(1)美国  加拿大 德国   发达国家   

(2)中国  印度    人口大国   发展中国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至19日,有190多个国家参与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在经历复杂曲折的协商后,发表了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主题的《哥本哈根协议》。

材料二  1979年和2005年北冰洋冰雪覆盖面积的卫星照片(下图)。

材料三 下表为2005年各国GDP与碳排量情况(部分)。

(碳均GDP指单位二氧化碳的GDP产出水平)

(1)与1979年相比,2005年北冰洋冰雪覆盖面积__      _(变小或变大),这种变化将导致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_      ___(减少或增多),从而进一步造成北极地区气温升高。(2分)

(2)极冰融化造成海平面升高,图瓦卢、马尔代夫等国家面临“灭顶”之灾。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看,工业化国家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做法,违背了权利的观念、___   __的观念和____   __的观念。(2分)

(3)根据材料三,2020年四国的碳均GDP指标将___   ___(上升或下降),四国的碳均GDP数值最低的将可能是__       ____。(2分)

(4)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碳均GDP的差距,我国可采取哪些措施?(6分)

正确答案

(1)变小  减少(2分)

(2)公平   环境(2分)

(3)上升   中国(2分)

(4)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每条1分,共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将备选答案的代号填入相关的空格内。

A. 气候恶化      B. 水旱灾害增加

C. 农业减产      D. 土地肥力下降

E. 威胁人类生存  F. 全球变暖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

(2)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要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必须走_____。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众参与是一个重要方面,下列哪些行动符合这一要求_____(多选)

A. 实行垃圾分类存放

B. 充分享受生活,购买象牙雕刻的工艺品,用野生鸟类羽毛装饰房间

C. 逢年过节,给新朋好友寄送贺卡

D. 出门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

E. 购物时,自备布袋或篮子

F. 建议家人购买小汽车,提高消费档次

正确答案

(1)①B ②D ③A ④F ⑤C ⑥E(或⑤E ⑥C)

(2)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DE(2分,答对两个得2分,一个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中甲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乙图为“‘八五’末期我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甲图和乙图的关联性体现如丙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B处,则丙图空格中①表示                            

②表示                  ;该地区综合整治措施有                       。(2分)

(2)图乙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三个省(区),它们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               

       

(3)图甲中C、D两处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产生的自然背景分别为

                                                            

(4)A、F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是:                                  。(2分)

(5)图中F地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特征突出的地区,简述F地生物多样性的成因。(2分)

正确答案

(1)水土流失(1分)破坏植被、轮荒(1分)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小流域综合治理,修筑梯田,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答中其中1点得1分,共2分)

(2) 森林破坏(1分) 土壤侵蚀(1分)生物多样性锐减(1分)

(3)土壤侵蚀  C处为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  D处为亚热带丘陵地区

(4)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1分)F涵养水源、保持水土(1分)

(5)位于横断山区,纬度低;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较丰富。自然带垂直变化显著。(答中其中1点得1分,共2分,其他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大陆架海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若以二氧化碳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积聚造成所谓的“温室效应”,则原因与图中代码______________相关,理由是什么?(6分)

(2)针对全球变暖,有人建议向南极附近海域撒入大量铁以促进海藻生长,以此来降低温室效应的危害,请评价其可行性,并说明理由。(4分)

正确答案

下一知识点 : 中国区域环境问题防治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