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20-10是 “我国防护林体系图”,读图回答问题:

(1)防护林体系A、B的名称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其作用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2)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主要人为原因之一是长江上游地区______________,请将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含义填入图20-11方框内,以说明该人为原因造成的严重后果。

A.水土流失  B.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C.水位上升  D.地表径流增加

E.汛期险情  F.滥伐森林  G.河床淤积  H.河流含沙量增加

正确答案

(1)三北防护林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2)滥伐森林(从左至右、由上而下依次为) FAHBGDCE

考查森林的环境作用。

我国三北防护林主要是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则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

由于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涵养水源功能减弱,进而引发了其他生态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水资源和人才、技术的缺乏是妨碍西部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读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历史名城堙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古城附近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

(2)该地区的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该地区发展了水稻种植业,为解决耕地的用水不足,在a处上游筑坝修水库,那么对该流域生态的负面影响最大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其后果可能会造成________消失。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发展_________等第三产业;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时,要发展___________型农业,同时可推广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灌溉技术。

(3)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4)为防止沙漠的扩展,在做好退耕还牧、退耕还林的同时必须做到“退人”,如可以将零星分布的聚落居民迁入a地,加速a地的城镇化。这一举措对该区域的生态建设、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正确答案

(1)该地区水量减少,河流退缩,因水源干涸而废弃 风力侵蚀

(2)冰雪融水、地下水 水库以下流域 楔形绿洲 旅游业 节水 喷灌 滴灌

(3)冰雪融水补给减少,绿洲退缩,沙漠扩大。

(4)①可以切实做好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工作;②可以促使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从图中古城遗址处于沙漠腹地,且通向古城的古河道消失、只剩下遗址的现象可知,古城的消失与河道干涸、水源枯竭有关;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沙漠地区降水稀少,农业用水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由于河流径流量少,上游建水库拦水会引起下游水量减少或短缺,进而使下游绿洲因水源缺少而废弃。所以,当地的一切生产活动都要围绕节水进行,推广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退耕还林、退耕还牧,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

(1)填内容:①建筑材料 ②燃料 ③农田 ④水土流失 ⑤文明衰落

(2)玛雅文明在公元前形成于________洲。

(3)从图中能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要年________地力才能重新使用。

(4)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5)从图中看出,玛雅文明在十五、十六世纪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的恶化。

正确答案

(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①②③⑤④

(2)中美

(3)20

(4)水土流失 流水侵蚀

(5)生态环境

(1)从图中可推断,玛雅人砍伐森林可以获得建筑材料、燃料,焚烧会获得农田,以进行耕种,但是过度地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会导致水土流失、农业生产力下降,最终造成文明的衰落。

(2)玛雅文明在公元前形成于中美洲。

(3)从图中能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从废弃的田地上再生树林最少需要20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

(4)热带雨林地区流水侵蚀非常严重,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

(5)由以上可知,玛雅文明在十五、十六世纪消失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过度砍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的恶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黄河河段流域面积狭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简要分析图中黄河河段越往下游流量越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郑州及其附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简述其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河段出产一种刀鱼,这种刀鱼近年几乎绝迹,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此河段为“地上河”;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支流少;河水下渗量大;雨季短,蒸发量大等。

(2)处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靠近黄河,灌溉便利;交通便利;市场广大;劳动力丰富等。(4 点即可)

(3)黄河断流,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做出的重要承诺。良好的空气质量不仅靠北京自身治理,更需要周边各省的配合。近年,北京城区小煤炉完成了“煤改电” ,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首钢等多家重污染企业陆续搬迁或停产;在奥运空气质量重点保障区域启用大气自动监测仪器全天实时监测。北京等六省区市已经统一行动,重点对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集中治理,共创“蓝天”。

材料二

北京某区环境监测站利用GIS预测模型技术建立了市区工业污染源造成的大气SO2浓度空间变化预测模型。图3为该区1月份近地面大气中同一高度处的SO2浓度空间分布示意图(A、C为工业区,B为居民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保北京奥运期间有更的多“蓝天”,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4分)

(2)材料二图中预测模型得出的结果与实际观测的结果相比,有何异同点?

为什么?(10分)

(3)图3中大面积的SO2高浓度区分布在_       (A、B或C)城区。其污染程度严重的原因是什么?(6分)

正确答案

(1)①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③与周边地区加强协作,共同行动。(4分,答对两点即可)

(2)工业区内SO2浓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比较切合实际;(2分)

居民区内SO2浓度的预测值,明显小于实测值。(2分)

其原因:一方面,该预测模型反映的是工业污染源排入的SO2扩散情况及其浓度变化规律,据此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工业区内SO2浓度分布值(2分);由于1月份该市盛行西北季风污染小,故预测值低(2分)。

另一方面,此时该市处于取暖期,居民因取暖而燃烧大量的煤炭,SO2的排放量大,故实测值高。(2分)

(3)A  重污染型企业位于本区;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6分)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第(1)题从材料中直接得到答案;第(2)(3)题,首先从材料三中获取有用的信息:①我国北京的某区,②1月份为冬季,③A、C为工业区,B为居住区;其次从图示中提取有用的信息:①不同的阴影部分表示不同大小的SO2浓度预测值,②等值线为实测值;最后结合问题归纳整理得出答案。方法总结:对于文字和图示材料的题目,通常先通读一遍,结合问题再从文字和图示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调动自己平常学过的与之有关的知识加以解析,最后用简明规范的地理语言描述好、阐释好。在平常的学习中,还要多联系,由此及彼,融会贯通,增强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下一知识点 : 中国区域环境问题防治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