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酸的性质
- 共1220题
A-N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及化合物,A、B、F每个分子中电子总数相同,A、C、D均为可燃性气体,B通常为无色液体,D、E、G、J、M为单质,其中J为黑色粉末,M为中学常见的金属,N可用作耐高温材料。各物质间存在下列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
(2)写出M与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写出加热条件下J与K的热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实验室保存K的浓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正四面体形
(2)2Mg+CO22MgO+C
(3)C+4HNO3(浓)CO2↑+4NO2↑+2H2O
(4)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并置于阴凉处
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
(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常见的变价金属的单质,D、F是气态单质,且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请写出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已知光照条件下D与F反应生成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略”;C+4HNO3(浓)CO2↑+4NO2↑+2H2O
(2)2Fe2++Cl2==2Fe3++2Cl-;H2+Cl22HCl
(3)2C+SiO2Si+2CO↑
下列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产物已略去,常温下,G为固体单质,B、I为液体,其余都为气体.A为化合物,I的浓溶液与G在加热条件下生成F、B和C.H可用作工业上冶炼金属的还原剂.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F+B→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G和I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H3;H2O;CO2(2)3NO2+H2O==2HNO3+NO↑
(3)C+4HNO3(浓)CO2↑+4NO2↑+2H2O
下图所示各物质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生成物未列出。其中A、D、K为单质,其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处不同周期,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原子是D原子的两倍.K原子是A原子的两倍;E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工业上常用C的无水晶体制备A。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按要求回答: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_, I的电子式_________。
(2)从C溶液制备C无水晶体的操作要点是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
(4)常温下,B溶液的pH____7(填“>”“<”或“=”),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Mg ;
(2)将C溶液先蒸发浓缩结晶,然后将晶体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去结晶水,得无水氯化镁
(3)①4NH3 +5O24NO+6H2O ;②C+4HNO3(浓)=CO2+4NO2↑+2H2O
(4)< ;NH4++H2ONH3 · H2O+H+
如图所示涉及的物质所含元素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均为1~ 18号元素。已知:A、F为无色气体单 质,B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为黑色氧化物,E为红色金属单质(部分反应的产物未列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J、K是同种金属的氯化物,且K为白色沉淀。写出SO2还原J生成K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汽车尾气中常含有D,B与D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HNO3
(2)3CuO+2NH33Cu+N2+3H2O
(3)2Cu2++2Cl-+SO2+2H2O=2CuCl↓+4H++SO42- (4)6NO+4NH35N2+6H2O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