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酸的性质
- 共1220题
已知四种元素A、B、C、D 为1~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 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写出铜与稀HBO3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A、B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____ ;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形成过程 ___________;
(4)写出D与C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ⅥA
(2)“略”
(3);极性键;
(4)“略”
短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X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请回答:
(1)X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 ;Y元素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 Z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XZ3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___________,电子式是 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X、Y的含氧酸的分子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氮 碳 氢
(2)NH3 ;
(3)HNO3 ;H2CO3
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
(1)X元素是________。
(2)X与W组成的化合物中存在________键(填“离子”或“共价”)。
(3)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A
①已知1 mol A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 L气体。写出加热条件下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又知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氯水反应,写出A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X、Y、Z、W和Fe五种元素组成的式量为392的化合物B,1 mol B中含有6 mol结晶水。对化合物B进行如下实验:a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过一段时间白色沉淀变为灰 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b另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①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
②已知1 mol/L 100 mL B溶液能与1 mol/L 20 mLKMnO4溶液(硫酸酸化)恰好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H
(2)共价
(3)3Cu+2NO3-+8H+===3Cu2++2NO↑+4H2O
(4)①NH4++OH-H2O+NH3↑;②SO32-+Cl2+H2O===SO42-+2Cl-+2H+(5)①(NH4)2Fe(SO4)2·6H2O;②5Fe2++MnO4-+8H+===5Fe3++Mn2++4H2O
五种主族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均为气体,D、E两种元素形成的单质均为固体。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元素B、C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A、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A、B、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A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
(4)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与Cu反应,其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__;
(5)从E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看,E元素具有______性,它具有这种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O>F
(2)HNO3>H3PO4;HF>H2O>NH3
(3)
(4)NO
(5)金属性和非金属;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
(1)1g液态联氨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0.05kJ的热量,写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又已知:①H2O(l)=H2O (g)△H=+44kJ•mol-1
②2H2O2(l)=2H2O(l)+O2(g)△H=-196.4kJ•mol-1
联氨在O2中燃烧也生成氮气和水,则联氨的燃烧热为______.
(2)将0.6mol 铜加入到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铜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硝酸在该反应中表现的性质为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若此时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0.16L(其中不含N2O4 ),则该气体为______.
③用NH3吸收硝酸生产中产生的尾气(最终生成氮气和水)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吸收方法,其吸收产物对环境无污染,目前在工业生产以及汽车尾气处理中已被广泛应用.上述反应所产生的气体恰好被吸收时消耗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正确答案
(1)①1g液态联氨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0.05kJ的热量,则1mol即32g液态联氨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0.05kJ×32=641.6kJ的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H=-641.6kJ•mol-1,
故答案为:N2H4(l)+2H2O2(l)=N2(g)+4H2O(g)△H=-641.6kJ•mol-1;
②燃烧热的含义: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最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根据N2H4(l)+2H2O2(l)=N2(g)+4H2O(g)△H=-641.6kJ•mol-1,4H2O(g)=4H2O(l)△H=-176kJ•mol-1,
2H2O(l)+O2(g)=2H2O2(l)△H=196.4kJ•mol-1,氨在O2中燃烧也生成氮气和水,则联氨的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的反应可以看成是上述三个反应的和,即N2H4(l)+O2(l)=N2(g)+2H2O(l)△H=-621.2kJ•mol-1,,所以联氨的燃烧热为621.2kJ•mol-1,
故答案为:621.2kJ•mol-1;
(2)①铜与硝酸溶液反应,硝酸在该反应中部分化合价没变化,部分得电子作氧化剂,所以硝酸表现的性质为酸性和氧化性,故答案为:酸性、氧化性;
(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铜失去的电子数,当0.6mol铜消耗时,铜失去的电子数为:0.6mol×2=1.2mol;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0.9mol,若只生成NO2气体,令生成的物质的量为x,则电子转移为(5-4)×0.9=0.9mol,若只生成NO气体,令生成的物质的量为y,则电子转移:(5-2)×0.9=2.7mol,由于0.9mol<1.2mol<2.7mol,所以气体为NO、NO2 混合物.故答案为:1.2mol;NO、NO2;(3)设其中NO、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据得电子总数列出3x+y=1.2 mol,据总物质的量列出x+y=
=0.9mol,求得x=0.15mol,y=0.75mol,
则混合气中n(NO):n(NO2)=1:5,NO、NO2与NH3的反应产物为N2和H2O,设方程式中NO前计量数为1,则NO2前计量数为5,再设NH3前计量数为x,
据N、H原子个数守恒配平结果为NO+5NO2+xNH3═N2+
H2O,据O原子个数守恒列出1+5×2=
,得x=
,
代入整理得配平了的化学方程式为3NO+15NO2+22NH3=20N2+11H2O,当消耗0.15mol二氧化氮和0.05mol一氧化氮的同时消耗氨气的物质的量是1.1mol,
故答案为:1.1.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