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酸的性质
- 共1220题
“套管实验”具有装置简洁便利等优点,结合下面的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欲利用图A比较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并检验分解产物,最好应在大试管内底部加入 ____(填化学式),石灰水变浑浊的烧杯是 ___(填“甲”或“乙”)。
(2)欲利用图B验证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产物,该装置除简洁外,你认为最明显的一个优点是___。
(3)用锌粒和稀硫酸用图C仪器制取并收集一试管氢气,锌粒和稀硫酸应放在____(填“大”或 “小”)试管中组成发生装置,理由是____,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正确答案
(1) Na2CO3 ;乙
(2)污染物未排入大气,便于控制 反应的进行与停止
(3)小 ;便于收集H2 ;Zn+ 2H+=Zn2++H2↑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入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____,其作用是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储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 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_____。(填字母)。
a.水
b.酸性KMnO4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溶液
(4)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与一定体积18 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铁粉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
正确答案
(1)
(2)NaOH溶液;吸收SO2气体
(3)广口瓶B中液体被压入到漏斗中;d
(4)①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稀,而稀硫酸不与铜发生反应 ②ad
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I实验装置中能否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气体_____(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Ⅱ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可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___。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硝酸,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空气,稀硝酸沿着干燥管慢慢上升,直到充满整个干燥管,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止水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停止后,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事先已将注射器内原有的空气推出),关闭止水夹后取下注射器,并抽取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完成后,将注射器内的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Cu+8H++2NO3- = 3Cu2++2NO↑+4H2O
(2)不能;因烧瓶内有空气,用排水法收集时,NO与O2生成NO2,NO2又与水反应生成NO
(3)NO;铜片上产生大量无色气泡,管内液面下降,液面上有无色气体;无色气体立即变为红棕色
(4)防止氮的氧化物污染大气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设计使用如下装置验证: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产生。(假设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导气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忽略反应中溶液的体积变化)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铜和浓硝酸反应前,挤压打气球,经A、B、C三个装置后,进入装置D中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通入该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进行此步操作时应关闭____(填“K1”“K2”或“K3”,下同),打开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中出现堵塞,则装置B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K1、K2,打开K3,由分液漏斗向装置D的试管中滴加浓硝酸。待Cu和浓硝酸反应结束后,再通过分液漏斗向装置D的试管中加入CCl4至满。则装置D的试管中一定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装置E所得溶液中取出25. 00 mL,加两滴酚酞,用0. 100 0 tool/L的NaOH溶液滴定,到滴定终点时消 耗NaOH溶液18.00 mL,则装置E中所得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5)实验前量气管的液面读数为368.50 mL,实验后量气管的液面读数为224.00 mL。则上述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中________(填“有”或“无”)NO生成,写出推导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2;排出D中的空气;K3;K1、k2
(2)锥形瓶中玻璃管液面上升
(3)Cu+2NO3-+4H+==Cu2+ +2NO2↑+ 2H2O
(4)0.072mol/L
(5)有;装置E中得到100 mL硝酸时产生的NO约为80.64 mL,而试管中原有50 mL N2,二者之和为
80.64 mL+ 50 mL= 130.64 mL.而量气管测得的气体体积为368.50 mL -224.00 mL= 144.50 mL,说明生 成NO2的同时有NO生成,且生成的NO体积为144.50 mL - 130.64 mL= 13.86 mL。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粗铁粒与某浓度硝酸反应,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称取粗铁粒10g放入某浓度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为了探究溶液X中铁的价态,同学甲设计如下实验:
现有药品和仪器:药品有:0.1mol/LKSCN溶液;0.1mol/LKI溶液;0.2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等;器材有:试管和滴管
(1)请你设计简单实验,探究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探究二:为了探究气体Y的成分,同学乙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2)装置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收集到满气体后,通过气泡鼓入空气后,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能否确定气体Y中含NO?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丙对同学乙的实验设计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中的丙中的现象不足以证明NO存在,稍作改进即可。试回答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丁为了探究气体Y的组成,将224mL气体Y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所得溶液再用0.15mol/'L酸性KMnO4溶液滴定,消耗20mLKMnO4溶液。 则气体Y中NO、N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 (已知2NO2+2NaOH = NaNO3+NaNO2+H2O和NO2+NO+2NaOH = 2NaNO2+H2O)
正确答案
(1)
(2)验证NO2的存在并除去NO2
(3)不能确定,由于NO2与水反应也能生成NO,故不能确定气体Y中含NO。
(4)在乙和丙装置间加一个检验NO2是否除尽装置(可加一个装有Na2S溶液的洗气装置)
(5)1:3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