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灾害与防治
- 共101题
选考题二 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堰塞湖形成示意图1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简述图中堰塞湖的形成过程。(6分)
21.指出堰塞湖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4分)
正确答案
西坡由于坡度陡,引起山崩滑坡;崩塌堆积物堵塞河谷;河谷贮水而形成湖泊。
解析
堰塞湖的形成是由于河道被堵塞,河谷储水形成,而河道堵塞的主要原因是滑坡,泥石流带来的堆积物。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湖泊形成的过程,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图示材料信息,根据地形、河流和堰塞体,即可分析得出答案。
易错点
根据图文材料,说明形成过程即可。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湖泊形成过程,考查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自然灾害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正确答案
容易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湖坝崩溃造成洪水灾害。
解析
堰塞湖形成后,河水受阻,对上游侵蚀作用增强,可能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堰塞体崩塌后水集中下泄,会导致下游洪涝。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质灾害,具体考查地质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
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堰塞湖是滑坡堵塞河谷而形成的湖泊,水位上涨会引起新的滑坡和泥石流,也会因堰塞体不稳定,导致洪涝灾害。
易错点
利用自然灾害额关联性即可得出答案。
教师点评
本题考查地址灾害的关联系,引发次生灾害的知识,在几年的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自然灾害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26.读华北平原主要冲积扇分布图(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冲积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该
区域冲积扇形成的原因。
(2)分析该区域冲积扇上多古城的原因。
(3)说出对该区域春季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一
种气象灾害,并说明其成因。
正确答案
(1)分布特点:分布在太行山山麓地带或位于第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出山口。成因:河流流经太行山区,(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2)靠近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古城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气候条件优越。
(3)寒潮。亚洲高压强盛,强冷空气南下,引起剧烈降温、降雪、大风等天气。
或春旱。雨季未到,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多大风,加快蒸发;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
解析
(1)冲积扇位于华北平原上,是由流经太行山的河流携带大量了泥沙出了太行山在太行山前的平地堆积起来而形成的冲积扇平原。
(2)古代城市是在自然条件优越,农副产品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而冲积扇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经过,水源丰富,自然灾害少,所以会吸引大量人口在此居住,从而形成大城市。
(3)春季正是北方农作物生长的季节。容易受到各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华北平原农业受到的自然灾害比较多,春季多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寒潮,还有北方春季雨季还未到来,降水少,容易发生春旱。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冲积扇在山前,可知冲积扇的泥土来自于山区,山区的泥土被带到山前与河流有关。
(2)城市的发展一般都靠近河流,确实方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发展农业的地方,冲积扇刚好满足这些条件。
(3)华北农业受到的自然灾害较多,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灾害,题目叫回答是春季的气象灾害,而寒潮春旱是最常见的问题,所以根据这些即可得到答案。
易错点
(1)冲积扇的分布特点容易达成三角形的特点,两边宽,顶部窄。成因答不完整。
(2)不能联系城市的形成与农业之间的关联性,从而答题的时候答不上与农业有关的知识点。
(3)不容易把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区别看来,从而答题的时候容易把盐碱化等其他灾害也答出来,从而偏离题目。
知识点
5. 建设雅万高铁需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建设雅万高铁需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需考虑爪哇岛低处东南亚,处板块交界处,多地震、火山活动,对施工影响比较大。爪哇岛处赤道附近,没有台风危害,更不会有寒潮和风沙危害。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自然灾害。
解题思路
1、建设雅万高铁需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需重点考虑地质灾害。
2、考虑爪哇岛低处东南亚,处板块交界处,多地震、火山活动,对施工影响比较大。爪哇岛处赤道附近,没有台风危害,更不会有寒潮和风沙危害。
易错点
学生容易错选台风,考虑处东南亚地区,而忽视了该地处赤道附近,没有台风危害。
知识点
5.图中,最易发生滑坡灾害的地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由图可知②处下方岩层为修公路已经被破坏,稳定性差,且该处坡度较大,所以②处最易发生滑坡灾害,故选B。
考查方向
自然灾害
解题思路
依据滑坡的形成机制分析
易错点
不能正确辨析各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知识点
14. 冬季日本雪灾频发。图10为日本位置和山地分布示意图。
指出日本雪灾分布的主要地区,并分析原因。
正确答案
分布:雪灾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北部)日本海沿岸地带。原因: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的季风气候区域,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增温增湿,在日本西部沿海地区受山地抬升水汽大量凝结,因冬季气温低,而形成大量降雪,从而引发雪灾。
解析
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冬夏季降水都较多,冬季来自亚欧大陆的西北风掠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受到山地的阻挡,被迫抬升,降下丰富地形雨,由于冬季气温低,且降水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形式以降雪为主。由于降雪量大,引发雪灾。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日本的自然灾害。
解题思路
1、据问题确定日本雪灾主要考查日本冬季降水的空间分布。
2、日本冬季降水受西北季风影响下在日本海一侧多。
易错点
学生对降雪反映的是冬季风影响下的降水缺乏分析,而不会应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