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6分)利用Cu + 2FeCl3 = CuCl2 + 2FeCl2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确答案

(每空2分,共6分)

原电池如图:

负极(Cu):Cu -2e= Cu2+       正极(C):2Fe3+ +2e= 2Fe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盛放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    棒;乙池中的       棒。

②在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若两池中均盛放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乙池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池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待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蓝色褪去,这是因为过量的Cl2将生成的I2氧化。若反应的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乙池转移0.02mol电子后停止实验,池中溶液的体积是200mL,则溶液混匀后的pH=           

正确答案

(1)① 碳(C );铁(Fe) (2分) ② 4OH―4e=2H2O + O2↑  (2分)

(2)①2Cl+2H2O2OH+H2↑+Cl2↑(2分) ②5Cl2 + I2 + 6H2O=10HCl + 2HIO3 (2分) ③13 (2分)

试题分析:(1)①根据装置图可知,甲池为原电池,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碳棒做正极,有Cu析出。乙池为电解池,外电路电子流向电源正极,所以碳棒为阳极,放出氯气。阴极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有Cu析出。

②乙池中,惰性电极为阳极,电解硫酸铜溶液,阳极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极反应为4OH―4e=2H2O + O2↑。

(2)①若电解质溶液为饱和氯化钠溶液,则乙池就是用惰性电极为阳极电解氯化钠溶液,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l+2H2O2OH+H2↑+Cl2↑。

②反应的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其中一种是盐酸。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碘元素的化合价应该升高到+5价,所以氧化产物是碘酸,因此反应的方程式是5Cl2 + I2 + 6H2O=10HCl + 2HIO3

③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程式为2Cl+2H2O2OH+H2↑+Cl2↑,乙池转移0.02mole-后,会生成0.02mol的氢氧化钠,所以所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0.02mol÷0.2L=0.1mol/L,则pH=13。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难易适中,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答题时要明确不同装置中所发生的电极反应,熟悉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即可解答。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Zn是 ① 极(填正或负),发生的反应类型为 ②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③  片(填锌、铜)上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④  (填氢气、氧气) , 电子由⑤  片通过导线流向 ⑥ 片(填锌、铜),溶液中的H+移向  ⑦ 极(填正或负),溶液中的H+浓度 ⑧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该装置能将 ⑨     能转变为  ⑩    能。

正确答案

负;氧化;铜;氢气;锌;铜;正;减小;化学;电

考查原电池的概念及有关判断。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负极所失去的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锌比铜活泼,锌是负极,铜是正极。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10分)由铜、锌和稀盐酸组成的原电池中,

①铜是      极,发生       反应,电流的方向从   极到    极;锌是      极,发生       反应,电极反应式是                         

②当导线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锌片质量          (填增加或减少)        g

③铜片上析出          

正确答案

(1)正极 还原 正极到负极  负极  氧化  Zn +2e-=Zn2+

(2)减少  32.5g          ③氢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7分)I.KNO3俗名硝石,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农业上用途十分广泛,下面是一种KNO3制备方法的主要步骤:

(1)反应Ⅰ中,CaSO4与NH4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Ⅱ需在干态、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加热的目的是        ;从反应Ⅳ所得混合物中分离出CaSO4的方法是             (填“趁热过滤”、“冷却过滤”)。

(3)检验反应Ⅱ所得K2SO4中是否混有KCl的方法是:取少量K2SO4样品溶解于水,     

(4)整个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NH4)2SO4外,还有    (填化学式)。

(5)将硝酸与浓KCl溶液混合,也可得到KNO3,同时生成等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B是三原子分子,B与O2反应生成1体积黄绿色气体A和2体积红棕色气体C。B的分子式为    

II.(1)工业上可采用电化学的方法获得N2H4,装置如右图所示,则通入氧气的 一极为       (填“正极”、“负极”),NH3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2)肼(N2H4)可以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为了充分利用其能量, 有人设计了原电池装置,电极材料是多孔石墨电极,电解质为能够传导H+的固体电解质,请写出负极反应式                  

正确答案

I.(每空2分)(1)CaSO4+2NH4HCO3=CaCO3↓+(NH4)2SO4+H2O+CO2↑ 

(2)分离NH4Cl与K2SO4,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趁热过滤

(3)加入Ba(NO3)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有沉淀生成,说明K2SO4中混有KCl

(4)CaSO4、KNO3

(5)NOCl

II.(1)正极(1分)2NH3—2e‾+2OH‾=N2H4+2H2O(2分)

(2)N2H4—4e‾=N2+4H+(2分)

试题分析:I.(1)根据流程图可知反应物有CaSO4和NH4HCO3、生成物有CaCO3、(NH4)2SO4、CO2、H2O,配平可得化学方程式:CaSO4+2NH4HCO3=CaCO3↓+(NH4)2SO4+H2O+CO2

(2)反应Ⅱ生成K2SO4和NH4Cl,所以在干态、加热的条件下进行,有利于分离NH4Cl与K2SO4,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温度低时小,为了防止KNO3结晶,提高KNO3的产率,应趁热过滤。

(3)要检验K2SO4中是否混有KCl,需要排除SO42‾的干扰,所以正确方法为:取少量K2SO4样品溶解于水,加入Ba(NO3)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有沉淀生成,说明K2SO4中混有KCl,反之,不含KCl。

(4)根据化学流程图,CaSO4、KNO3可循环使用。

(5)B是三原子分子,B与O2反应生成1体积气体A和2体积红棕色气体C,C应为NO2,黄绿色气体应为Cl2,则B中含有N元素和Cl元素,反应的方程式应为2B+O2=Cl2+2NO2,可知B的分子式为NOCl。

II.(1)NH3转化为N2H4,N元素化合价升高,NH3作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所以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NH3失去电子转化为N2H4,根据化合价的变化配平可得电极方程式:2NH3—2e‾+2OH‾=N2H4+2H2O

(2)肼(N2H4)可以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电解质为能够传导H+的固体电解质,所以负极上N2H4失电子生成N2和H+,电极方程式为:N2H4—4e‾=N2+4H+

下一知识点 :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